“年年秋色最深处 岁岁霜降日日寒”——南宁市秀田小学三(2)扬帆中队“跟着节气去实践”项目式劳动学习之“霜降”

南宁市秀田小学四(2)班

项目学习分析 <p class="ql-block">  露珠透,北风凉,清秋时节起寒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时节。霜降节气,万物毕成,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也会越来越频繁。</p> 项目学习成员 <p class="ql-block">项目成员:三(2)扬帆中队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 陈业坤 黄莉</p><p class="ql-block">家长导师:三(2)扬帆中队全体家长</p> 项目学习成果展 食霜降 尝秋味 <p class="ql-block">队长:杨益 </p><p class="ql-block">队员:黄一航 葛俊宇 卫婉怡 刘林轩 唐荺浩 梁浩轩 陈俊赫 李坤逸 傅文凯 陆敬哲 李星妘 张若芯 方洛烯</p> <p class="ql-block">  晚秋是柿子的味道,自古以来柿子都被赋予美好的寓意,因此衍生出“好柿成双”、“柿柿如意”之词。队员们吃着美味的柿子,绽放灿烂的笑容,一个个柿子,一层层美味,真让人流连忘返。</p> 话霜降 知习俗 <p class="ql-block">队长:卫婉怡</p> <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文字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昭显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字述说霜降故事,是队员们展现节气魅力的方式。</p> 吟霜降 诵秋韵 <p class="ql-block">队长:张若芯</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队员们通过吟诵霜降古诗,感悟诗人悠悠之情怀,体会诗词之美。</p> 绘霜降 画秋色 <p class="ql-block">手抄报队长:傅乔棠</p><p class="ql-block">树叶贴画队长:陆建和</p><p class="ql-block">绘画创作队长:张紫萌</p><p class="ql-block">队员:陈姿晓 李紫莹 廖艺琳 梁雯彦 李坤逸 梁浩轩 甘语恬 杨益 张若芯 覃雨涵 周子涵 梁佳颖 农雅淇 张艺馨</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画作,一处处秋色,动人心弦,真是好一回画中游。</p> 描霜降 读秋语 <p class="ql-block">队长:陈姿晓</p><p class="ql-block">队员:甘语恬 黎增新</p> <p class="ql-block">  书签制作小队的队员们结合霜降节气,制作了一枚枚书签,鼓励自己多阅读,与书为伴,用书香浸润童年。</p> 品霜降 烹佳肴 <p class="ql-block">队长:黄一航</p><p class="ql-block">队员:陈欣怡 谢铨 潘俊睿</p> <p class="ql-block">  霜降至,板栗香。队员们用自己的一双双小手动手去制作糖炒板栗,在劳动中收获了烹饪技巧。</p> 写霜降  赏秋景 <p class="ql-block">队长:李坤逸</p><p class="ql-block">队员:杨益 邓程予 刘林轩 何世嘉</p> <p class="ql-block">  书法自古以来就具有悠久的历史意思。写一首诗,犹如赏一幅画,队员们用笔记录下了一处处秋末之美景。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p> 项目学习总结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队员们在“霜降”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在一项项的劳动实践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学习小队们通过品霜降、话霜降、吟霜降、绘霜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进行劳动项目式实践学习,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体验了快乐。同时,也培养了队员们的探究思维以及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用自己的方式告别最后一抹秋色,感受多彩节气文化,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渐渐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体验了一番二十四节气里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主编:陈业坤 黄莉</p><p class="ql-block">摄影:三(2)扬帆中队全体家长</p><p class="ql-block">编辑:陈业坤</p>

霜降

队员

节气

队长

学习

秋色

扬帆

项目

柿子

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