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活动背景</p><p class="ql-block"> (一)游戏缘起</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每天都在玩着积木,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孩子们之前已经玩了无数次积木搭建的游戏活动了,但是今天下午孩子们依然选择了积木搭建,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这项活动的喜爱。因此,为了支持幼儿动作发展,我班开展了“挑战搭建梦想小镇”自主游戏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游戏准备</p><p class="ql-block"> 各种各样的积木</p><p class="ql-block"> (三)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p><p class="ql-block"> 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类型,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班幼儿已经具备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p><p class="ql-block"> 二、活动过程实录</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室内,也可以把室外广阔的天地作为幼儿活动的场所,引领幼儿感知户外活动的乐趣,而搭建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幼儿在快乐的户外游戏活动中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小设计师们决定啦!今天要搭建一座梦想小镇,经过大家商议决定分成了小男生、小女生两组同时进行,男生搭建城堡,女生负责搭建通往城堡的道路和小花园。小朋友们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行动了起来,有负责运输的、负责把积木分开的、负责设计搭建的,各司其职的“忙碌”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1.梯形缝隙 </p><p class="ql-block"> 杨继淼:付嘉航,你帮我拿这种宽的长方形小积木,咱们先把底板搭好。底部搭完大部分的时候,她们几个小伙伴开始往高搭了。淼淼在搭底部最后的梯形缝隙时,尝试了几次没有合适的积木可以放进去。她叫小朋友过来帮忙,她们又尝试了几次,最后,她说:“没关系,这个就当小花园吧”,说完继续搭起来。</p> <p class="ql-block"> 2.基础不牢固</p><p class="ql-block"> 拼搭中只听“轰”的一声,还没建好的高楼就倒塌了,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出奇的兴奋,再倒再建,孩子们愉快地重复着他们的工作。看到此情景,教师介入到了游戏之中。</p><p class="ql-block"> “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是啊,怎么光倒啊。”孩子们开始注意到高楼倒塌的原因,接下来的搭建中孩子们尝试想办法避免高楼再次倒塌。小朋友们有意识的将积木尽量的垒齐。有的小朋友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可高楼还是一再倒塌。教师再次介入孩子们的游戏中。</p><p class="ql-block"> “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可楼还是倒了,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老师,积木不一样。”孩子们发现了积木形状大小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有大的有小的。”</p><p class="ql-block"> “城堡怎样垒才不会倒呢?”</p><p class="ql-block"> “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p><p class="ql-block"> “大家是一起往上垒好还是一个一个地往上垒好?”</p><p class="ql-block"> “一个一个垒,不能乱挤。”孩子们意识到了秩序问题。“好,大家再试一试,这个办法行不行。”孩子们再次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楼还需要一个大大的停车场呢!孩子们非你合作,这次垒得齐,垒得稳固,还加入了圆柱等其它元素。美丽的停车场建好了!</p> <p class="ql-block"> 三、教师的分析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分析:建构游戏大型的操作材料木质积木,对幼儿来说特别的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为什么会倒塌,怎样解决。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困难,已有初步的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游戏中教师能够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情感等,抓住教育锲机,教师及时地介入,指导幼儿探索。</p><p class="ql-block"> 反思:</p><p class="ql-block"> 1.关注幼儿需求,引领幼儿探索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走进幼儿的游戏,改善调控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充分的表现表达。如在游戏初,幼儿只会随意用积木垒高。游戏反复重复,没有新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高楼没等建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孩子们尽量把积木垒齐或用手扶住快要倒塌的高楼。孩子们观察到积木的大小和秩序问题,并在实践中证实他们的想法。在教师的参与下使游戏有了新的进展。</p><p class="ql-block"> 2.关注幼儿情感体验</p><p class="ql-block"> 幼儿为什么会喜欢游戏,因为游戏会带给孩子愉悦的情感体验。游戏中幼儿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幼儿能够获得满足。但对幼儿来说,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甚至是破坏性行为。如在搭建高楼过程中,高楼的倒塌,孩子们反倒异常的兴奋,用脚使劲的踩踏破碎的高楼。出现了重复搭建再次推到在破坏中寻找乐趣的现象。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而是感觉到了游戏给大家带来的意外惊喜,孩子们没有能力调控自己的行为。如何让幼儿正确的宣泄情感,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到更大的情感满足,这就需要教师的观察、引领。</p><p class="ql-block"> 3.注重幼儿智慧潜能的开发。</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营造开放式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要自己寻求帮助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搭建高楼游戏时,幼儿遇到了建筑物倒塌、搭高够不着等问题。教师就引发幼儿讨论和再实践的探索兴趣。孩子们想出站在墩子上可以搭得高,自己能力达不到时可以请老师帮忙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