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日记】三星堆归来③

毛狗2爹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三星堆的青铜王国</b></p> <h3><b>青铜尊与罍</b></h3> <h5>青铜尊</h5> <h5>青铜罍(lei)</h5> <h5>青铜尊</h5> <h3><b>青铜兽面</b></h3> <h5>青铜兽面 商代晚期 公元前1250年-前1100年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h5> <h5>青铜兽面</h5> <h3><b>青铜人头像</b></h3> <h5>A型盘辫人头像。<br>宽10.8厘米、高13.6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该像头顶较圆,面部戴有面罩,头顶盖和颅腔分铸。其脸形瘦削,刀眉栗眼,蒜头鼻,耳廓丰厚。人像头顶的辫绳状装饰可能是头戴的帽箍或是将发辫挽在头顶上,这与今天四川一些地方的人头上缠绕的头巾形式也相似。该像造型简洁明快,线条分明,面容朴实敦厚,体现出浓郁的地方土著风格。</h5> <h5>戴发簪人头像<br>通宽23.8、通高51.6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这是C型人头像中的戴发簪头像,系采用浑铸法铸造。人像整体造型优美,神完气足。其头型为圆头顶,头上似戴头盔。脑后用补铸法铸有发饰,似戴蝴蝶形花笄,中间用宽带扎束,两端有套固定发饰。人像面部特征为蒜头鼻,阔口,出土时其眉毛、眼眶绘有黑彩,耳孔、鼻孔、口缝均涂朱砂,原应为彩像。一般认为,这种戴发簪人像应比一般平顶头像所代表的地位高。</h5> <h3><b>青铜面具</b></h3> <h5>铜戴冠纵目面具 </h5><h5>面具高31.5、宽77.4、通高82.5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该面具出土时,尚见眼、眉描黛色,口唇涂朱砂。</h5> <h5>Da型铜人面具 </h5><h5>高15、宽20.7、厚0.25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面部上宽下窄,前额两侧及下颌后缘各有一小穿孔。其眉梢上绘有黑色,原来的整体视觉效果当更加威武有神、更具威慑力。</h5> <h5>青铜纵目面具 </h5><h5>宽138、高66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是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一款。</h5> <h3><b>奇绝秘宝</b></h3> <h5>青铜鸟足人像</h5> <h5></h5><h5>青铜人身形牌饰<br>背部上宽17、下宽17.6、高34、通高46.4厘米 二号祭祀坑出土<br>青铜人身形器整体造型颇似一无头无手之人体,古怪莫名,用途难测。</h5> <h5>青铜鸡</h5> <h5>D型铜鸟<br>宽15.4、通高27.8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铜鸟立于圆座上。圆座顶微隆,腰部内凹处有四圆孔,下为中空圈足,估计铜鸟原可能是套接在某器物顶部的装饰物。鸟昂首向前,大眼尖喙,鸟身修长,两侧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并上翘。鸟背部铸饰的一支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使鸟身原本较为平实的构型生出了几分奇趣。</h5> <h5>各式青铜鸟</h5> <h5>A型铜鸟</h5><h5>宽19.2、高34厘米 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h5><h5>全器形式构成为流畅的“S”形。铜鸟双眼浑圆,鸟喙长而尖,羽翅较小,尾羽长垂。鸟冠羽硕大,有如一排迎风招展的旌旗,冠羽形式与冠羽形内的纹饰风格清朗婉丽,鸟头、颈与前胸所饰鱼鳞状羽纹及腿部外侧所饰卷云纹精细繁密,其与鸟体婉曲的构型形式相呼应,给人以典雅庄重之美。</h5> <h5></h5><h5><font color="#333333">青铜大鸟头<br></font></h5><h5>通高40.3厘米,1986年二号祭祀坑出土<br>在三星堆全部鸟类造型文物中,这青铜大鸟头是形体最大的一件。出土时,发现其勾喙口缝及眼珠周围皆涂有朱砂。鸟颈部下端有三个圆孔,当作固定之用。此器可能是神庙建筑上的装饰物,也有可能安装于某种物体之上,作为仪仗用途的象征标志。</h5> <h5>青铜蛇</h5> <h5>青铜虎樽</h5> <h5>青铜龙柱形器</h5>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数量惊人,整理修复后用于展示的不过九牛一毛。我们所见也如管中窥豹。难免遗憾。 <h3>毛狗2爹和橡果儿制作 2022/10/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