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所以,我们南关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之光照进校园时尽情地阅读,沐浴书香,聆听书语,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p> 一、创建书香班级 <p class="ql-block"> 一首轻快的乐曲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样在天空飞翔;一幅绚烂的图画为眼睛洗去尘埃,像钻石一样折射人生的七彩光芒;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使头脑踏上想象的旅途,像乘坐时光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畅游……</p> 1.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伊始,五年级语文组的全体老师群策群力、共同商议为孩子们精心挑选、推荐了阅读推荐书目。并决定结合第三单元的快乐读书吧,前五周师生共读、亲自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这一口耳相传的经典,林海音的《城南旧事》。</p> <p class="ql-block">推荐书目:《中国民间故事》</p> <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的内容真是有趣极了。可以写出我们永远想不到的事情。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关于乡下的故事。他们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这些故事就像珍珠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又像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不但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且让我了解到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这本书的许多故事的人物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成长的动力。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滋润着我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书名:《城南旧事》</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海音</p> <p class="ql-block">推荐理由:</p><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 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从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懂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p> 2.阅读·悦心·越精彩 <p class="ql-block">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窗户,几方光亮和教科书合在一起。一双双小手打开书页,一股阳光的味道扑鼻而来,教室里散发着诱人的书香。新的一天开始了,晨诵开始了!当午阳把大地晒暖,明亮安静的教学楼里只听得见翻页声,那一部部或薄或厚的书籍向孩子们敞开怀抱,午读开始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同学们都沉浸在书香的校园,书香的班级,度过每一个充实快乐的日子。</p> 晨诵·午读·暮省 3.七彩连环画 4..好故事要分享,要有新鲜感 二、师生共写随笔 <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五班岳梦琪</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在整理书柜时看到一本叫《城南旧事》的书,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我翻开了那本书。用了三天半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使人泪崩。</p><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里,主人公是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她和家人一起从故乡台湾来到北京,在胡同里居住,在此期间认识了,“疯子”秀贞,在她看来是一个耽于爱情,丢了孩子的可怜女人;偷东西的小伙子在她看来是迫于生计为了帮助弟弟上大学的可怜人。英子说:“海和天我分不清,疯子和贼我分不清,好人和坏人我也分清。"很多时候好与坏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英于通过对这些人的接触既感受到了人生的凄凉,体会生离死别的痛苦,也对这些人有了是非好歹的认识。她的童年既是丰富多彩的,也充满了悲观离合。</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美好的,是珍贵的,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真情,也懂得了成长必须付出代价。我们要珍惜,是这本书让我懂了什么是珍惜什么是担当。</p> <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五班 程雨彤</p><p class="ql-block"> 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岁月轮回着,可是我们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了,唯有记忆可以沉淀下来。《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在北京城南的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和她的一家人。这本书描写了旧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惠安馆内被称作“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了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主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奶奶宋妈,因病而去的爸爸……</p><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像一幅童年的风景画,很多童年的生活细节都被作者描绘的栩栩如生,意趣盎然。可以直立放着的棉裤筒,毛茸茸的小油鸡,树上的虫子,草丛里的皮球 不明就里跟大人胡乱学的歌谣,还有对付大人的鬼点子、虚荣心 ,对待伙伴的真诚、直率等等。“我们真快乐,胡说胡唱胡玩,西厢房就是我们快乐的窝,我连做梦都想着它。”尤其是对童年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特点的逼真描绘 。比如英子得知妞儿的父母不是亲爹亲妈,她就赶紧回家问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 ,妈妈怎么生自己的 。比如看到蓝姨娘可能会抢走爸爸,因此就赶紧改变对的德先叔的态度,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 。比如看到妈妈总是生孩子,就暗地里给妹妹起外号等等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则更精彩,她童年的每一件事都印在了我心上,她的童年故事真实、淳朴。再看看我,为自己还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而感到羞愧。</p><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影响,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间真情,也知道成长必须付出代价。</p> <p class="ql-block"> 《城南旧事》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五班梁秀</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翻开《城南旧事》这本书,充满了新奇和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成为了我成长中的导师和伴侣,给我无数的启迪和教育。这本书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在书中,我随着童年英子的脚步,一起去看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感受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一起去年充满悲欢离合的惠安馆,疯子秀贞和妞儿演绎的母女情;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一起去看冬日下的骆驼队,听那缓慢悦耳的驼声……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呢?还是从蓝色的天空中升上来的呢?”</p><p class="ql-block"> 在英子幼小而又纯洁的内心,没有太多的对错之分。当人们只知道小偷的可恨,全然不管一个青年为何要走上偷窥犯罪的道路,只有善良的英子,愿意去倾听一个小偷的故事,愿意却帮助一个小偷,订下一起去看海的约定。成长往往伴随着数不尽的烦恼,我们会在经历了某些事情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童年时的那一份纯真,多了一点对未来的憧憬,多了一份要承担的责任。对于英子来说,是在父亲去世过后,可对于我来说是记不清在哪个傍晚或黄昏,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才褪去稚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道送别回响于耳畔,掩卷深思,骆驼队仿佛沐浴着冬日,向远方走去,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北平城南那斑驳的城墙,沉淀着历史的沧桑,沉浸在英子的故事之中,却又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星光飞逝,亦如时光无法停留。</p> <p class="ql-block"> 浅悟《新教育》 </p><p class="ql-block"> 李亚萍</p><p class="ql-block"> 读完《新教育》,我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这一切不禁让我油然而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年轻的我应该 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人。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p><p class="ql-block"> 我理解的新教育,她是“爱的教育”,即“心的教育”;她更是“信的教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学习;她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说前两者是一种理念,那么最后都会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我将会怀揣新教育的理想,践行新教育,实现新教育,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p><p class="ql-block">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看来新教育还是“行动”的教育。在新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一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新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来源于网上拼凑几个案例,几段文章,而是来源于我们教师自身的课堂。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做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同时,我们还要以自身的行动带动学生行动起来,每天有“晨读,午诵,暮省”的习惯,在每天的常规的学习活动中不断进步。让学生走向生活,积极开展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小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这样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数,而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学生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活奔乱跳的生命体。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病态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改变。</p>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p><p class="ql-block"> 韩成军</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中“学会欣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书中讲到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被俄国著名作家屠咨涅夫发掘的故事。屠咨涅夫说,列夫·托尔斯泰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涂一定不可限量。列夫·托尔斯泰在得知此事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手涂鸦大发心中寂寞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我们教师当然不可能个个都是屠格涅夫,也不可能都有一双发现的慧眼,但是,我们的校园里可能有无数个托尔斯泰。只要我们学会欣赏,只要我们学会发现,就会为无数个学生找回自己的自信,寻回他们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欣赏是一种善良,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至。”其实,欣赏不是施舍,不是恩赐,欣赏之善总是不经意间自然流淌,是无功利心的真诚赞许,是长者对幼者的呵护,是智者对智者的敬佩。欣赏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繁杂的技巧。对于欣赏者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欣赏者铭记终身,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如果老师都能学会欣赏,我们的教育就会改变摸样,学生们的心田就会充满阳光。</p> <p class="ql-block"> 相遇皆是缘,且行且珍惜 </p><p class="ql-block"> --读《走,我们去找好教育》有感 </p><p class="ql-block"> 张 政</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流,白驹过隙,匆匆复匆匆。掐指算来,拿到这本书已经两个月了。断断续续,读完全书,掩卷沉思,感慨良久。这本书记录了朱雪晴老师在银河前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铮铮誓言,有的只是教学中的一点一滴,有的是相遇皆是缘的美好,有的是且行且珍惜的努力。朱老师十分质朴的所作所为,表达着她在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朱老师娓娓道来的语言,抒发着她作为教育人的情怀。十万字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朱老师对教育、对孩子深深的爱,银河的孩子很幸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做第一,只做唯一。让每一个银河学子,就读六年,受益终身。如果银河学子身上该有什么烙印的话,那就是:一种诚实守信的品质,一种终身受益的习惯。银河的亮度,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熠熠生辉;银河的高度,有赖于每一位教师的集体站立。......就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感受着作为银河人的气质与胸怀,就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追寻着作为银河人的幸福与梦想。</p><p class="ql-block"> 读完这本书后,深深的认识到,无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如今提倡的新教育中,都要带着爱去工作。向工作倾注爱,它才能让你倾听到孩子发出的“窃窃私语”,甚至听到孩子内心的“哭泣声”。当你把一个个学生完全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孩子真诚的回馈。如书中所说,教育,该是软的、暖的,轻柔而无声的;教育也该是明亮的、有力的,能够直直照彻心扉的。教育也是一场心灵之约,更是“相遇是缘,相聚是缘,相亲相爱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同样是缘。”“其实,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伸一伸手,就能抓到一大把的幸福。”做银河的孩子真幸福!对于孩子们来讲,这种新教育是符合儿童教育的思维方式的。从设计到实施,从启用到效果,处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小见大的,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从孩子们以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每一个孩子的小学阶段,需要的是兴趣盎然的观察,专心致志的聆听,银河人做到了,银河的孩子们享受到了。银河人的那种执着,那种坚守,让我感动不已。银河人的那种无私,那种敬业,让我愧疚不已。以后,我也应该将银河人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尽力让我际遇到的每颗小星星也在属于他的银河里闪光。</p><p class="ql-block"> 此路漫漫,人海茫茫,相遇皆是缘,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彼此温暖,彼此感化,孩童最可爱。</p> <p class="ql-block">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李随喜</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怀着敬仰的心情阅读了《新教育之梦》,与其说是阅读专著,不如说是仰视大师,因为作者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他及教师、学者、行政官员于一身,在他的身上闪烁着教育理想的光芒。手捧这本书,似乎捧着一本圣贤书。</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写给教育的书,该书从十个方面谈,谈了作者理想中的教育,包括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校长、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学生等,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张文凭,一张入学通知单,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了为了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行,体育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美育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第七章“理想的教师”中朱永新教授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爱学生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清晰的记着在理想的教师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授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书多少年。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一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学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是啊,扪心自问,教了十几年书,可真正用心去教的有几年了?很多时候都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教育素人灵魂的神圣职责。此刻,我对用心教书也有了新的认识,用心的前提就是爱,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之后,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历,我觉得为了成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教师,就得像2019年9月29日荣获“人民教育家”光荣称号的于漪老人所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即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成全学生,也就成全了自己。同时,也要像李镇西博士一样,让学生因我而幸福。</p> 三、聆听窗外的声音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 <p class="ql-block"> 10月21下午,全国知名诗人、作家、静宁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李满强走进南关小学,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我校全体师生作了题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是学校第二届校园阅读节系列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本次讲座由杨校长主持,在多媒体厅设立主会场,各班级通过“陇政钉”设立分会场。</p> <p class="ql-block"> 李主任的讲座立足学生认知特点,彰显本土地域特色,从“我的读书缘起”“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快乐,阐述了阅读在小学阶段甚至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书籍和阅读方式等内容和全体师生进行了探讨,并呼吁通过阅读的方式以书会友,广交好友,从书本当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智慧丰富自己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教室静静地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阅读与写作技巧。</p> 四、家校合作共建书香家庭 <p class="ql-block"> 孩子是我们的影子,只要阳光灿烂,他们永远跟随。虽或长或短,却形影不离。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平凡生活里最美的涟漪!所以,与孩子同阅读,共成长,是平淡生活中最美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讲故事,一起写感悟。</p> <p class="ql-block"> 阅读点亮人生,阅读丰富生活,阅读成就未来。通过本次阅读活动,推进了师生、亲子共读共写,提高了全体同学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