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许多人说,书非借不读。其实,书无闲也不读!我是二者兼而有之。</p><p class="ql-block">想扔掉自己没事就刷手机的习惯,于是跟同事借了现今书市上畅销的几本书,5加2、白加黑,都是挤出零碎整块时间在很短时间内读完的。与其说我读书,不如说是在研读,每读到一些陌生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到百度搜一搜,或在身边的地图上找一找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仿佛在重新温习一遍中国近代史或世界近代史。书中展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跳动着强劲的脉搏,正如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唱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可恶的新冠在和人类赛跑,人类在繁衍生息,新冠病毒也在不断变异,比人类基因改善还快,弄出个奥密克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神秘感,本身就带杀气!对付它,你最好就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的,或者别与他人(它物)赤裸裸地接触!实在不行,就百分之百响应政府的静默政策,享受“足不出户”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和平年代,“足不出户”的生活方式还真是一种考验,有人说这是一种煎熬,但如果把抗击疫情与病毒斗争,把这种考验当作一场战争,当作空袭情况下的隐蔽室躲藏,你就会什么都能适应了。当你把这种“足不出户”用作去与书交流,用作对灵魂的拷问,你会乐此不疲!甚至会感谢造物主让你在缤纷的大千世界、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得以“清闲”!比各种姿势举着手机反复刷屏惬意得多,真正让你有比葛优躺还浑身舒坦的肉体与精神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书非借不读,无闲不读。这“借”书的行为背后一定有闲的因素,借来必忙里偷闲去读。无闲不读,对于在岗在职人的这个“闲”也一定是阴差阳错的安排让自己有了一块一块的时间。这闲,绝不是无所事事,一定是内心的安静,心无旁骛。</p> <p class="ql-block">这波疫情,静默管理。在久违的书架上找了几本书,利用疫情防控静默状态“禁足在家”的“清闲”期,每日在线处理完必要公务后,在书房对自己以往买的书“非闲”未及读的可谓“大块朵颐”,耐心品尝了“静下心来好读书”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疫情管控期虽然压缩了每个人自由的空间,却又给予了任由支配的相对宽裕的时间!禁足在家本就给人压抑、烦躁的心绪,捧起书读读也是给百无聊赖的禁足日常生活增添点趣味,真可谓“因疫得闲殊不恶,静心读书寻良方”。</p> <p class="ql-block">其实,读书总得要“静”,这个“静”就是内心的“闲”,灵魂安歇下来,心里的每个角落都静下来,才能隔着时空与书里的人和事对话,才能去欣赏书中与己时空相隔的涟漪、浪花,亦或是拍岸惊涛,让荒芜的故事经记忆的清洗更显得鲜亮,才能悟出闲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捧书闲读与捧“机”闲读有本质上的不同,读书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亦或在精彩处作下批注,亦可在空白处写下阅读偶得,为自己留下阅读的影子。而手机阅读感觉信息量很大,回头盘点一下,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感受到的只是手指的僵硬和酸疼。</p> <p class="ql-block">闲读不必刻意追求书的高雅,更不必附庸风雅,为自己今后在人前阔论装点门面,完全凭自己的好恶在书柜上信手拈来,为的是清闲,求的是心静,真正能让书中流淌的溪水灌溉进烦躁不安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何以解压,唯有闲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1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