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生命力——记数学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花园中学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10月21日上午,花园中学数学组在二楼录播教室开展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生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叶小武副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主题会议开始前,徐老师对近期的工作进行布置和分享:1.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将举行新教师的展示课。2.各位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和培养优生,他鼓励各备课组适时开展“数学阅读课”。3.月考三份试卷点评。他充分肯定三份试卷,但也指出了在细节处存在的一些瑕疵。根据试卷和成绩数据,各备课组内部还应该开展试卷评价和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接着,徐老师从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1.二十大报告里关于教育的新变化;2.核心素养的发展、表述与特征;3.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p> <p class="ql-block">分享一:几何直观</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从定义出发,围绕“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四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一图胜千言.”图表具有信息量大、整体性强、直观明了等特点,常成为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从数学角度来看,图表属于多维结构,如平面图形、表格、坐标系都是二维的,便于表达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地显示出其中的规律. 因此,在所有数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都需要几何直观这一素养.</p> <p class="ql-block">分享二:抽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金老师先解释了抽象能力的具体定义以其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的联系与区别,然后从抽象能力的四个主要表现形式上做了细致的剖析,最后,金老师又从思维过渡、概念抽象、思想方法三个维度对抽象能力做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帮助老师立足理论,落于实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是培养数学抽象能力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观点,金老师从算术思维和代数思维的本质差异、问题解决过程、表达式的作用、思考路径等方面对两者做了详细对比,并结合经典的鸡兔同笼案例形象地解释了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的核心差别,最后围绕知名学者基兰提出的思维过渡的五个条件给出了日常教学的关注点。</p> <p class="ql-block">分享三:运算能力</p><p class="ql-block"> 何老师从初中阶段运算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算理和运算的一致性是提高运算教学效率的关键、初中代数学习是培养学生符号运算能力的关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感悟算法思想的特点与意义。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讲解给出教学建议,落实运算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初中阶段运算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针对这一点何老师首先讲解了理解运算对象、运算律和运算规则的关系,进一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然后从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运算和意义,能利用乘法公式和运算规律对代数式进行化简与变形去阐述,最后从初中阶段最主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中的运算问题去感悟算法思想。</p> <p class="ql-block">分享四: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先从空间观念的定义,培养以及与其他的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进行分享。接着在初中阶段主要表现为物体的表象、物体之间的关系、方位以及运动和变化规律。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多加关注表象操作、实际测量活动、图形变换重构以及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表象操作,我们脑海中表象的形成、感知、操作和表述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关键。而空间观念本质上是借助表象操作促进对空间形式的理解。在实物模型与图形的转化过程中,利用表象来建立联系,借助表象得到准确的平面图形。而在图形与文字符号之间的转化,利用表象建立几何概念、命题和图像之间的直观联系。</p> <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希望能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挖掘其隐性的教学目标,将数学核心素养不断融入到实际课堂中,实现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一定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p>

运算

素养

表象

图形

老师

教学

思维

能力

数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