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p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一:作者2005年在阳城横河镇调研犁镜</p></h5> 点石成金这四个字,原本属于一群穷人的梦想。一代一代的梦想人为梦而实验着,他们终于把没有价值的东西经过加热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我的舅舅就是一位承接祖上几代人炼石的手艺匠人。<br> 舅舅的村子叫东炉上,东炉上是南村镇马匠村的一个自然庄。偌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一进三院的大宅子。四舅妈、七舅妈、八舅妈与我的亲舅妈共同守护着这个奢华的大院与大门前那气势磅礴的炉渣山。炉渣山的体量之大应该是舅舅承接外祖父与他前辈的家业遗迹。舅舅们早年过世,我都没有见过,童年故事的记忆里只留下那一代男人点火、装炉仪式的背影,还有一大堆方炉、炒炉、烘炉、条炉具有雄性文化的代名词。妈妈说:舅妈家住的南厅房中堂挂着一幅写着“人醉梅花竹影中”的字画,曾惹来了许多的古董商人。字画中的一个“醉”字,道出了当年姥爷舅舅们的精神境界,父子陶醉在那红红火火的铁业中。<br> 舅舅家东炉上的铁业规模无可非议是泽州南村马匠铁业历史的一角,能说清楚的是1870年德国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进行地质和地理考察的《中国旅行日记》。这份珍贵的文献生动地展现了一幅19世纪70年代泽州南村冶铸业发展的生动图景。这位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是否亲历了马匠东炉上姥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炉场,我不得而知。李希霍芬曾对中国进行过七次考察,足迹遍布当时18个行省中的13个省,涉及500多个清代的地名,对中国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查,李希霍芬带着他的专业兴趣记录各地的地形地貌之特征,更带着普鲁士帝国的野心,圈点那些具有矿产资源开采潜力的区域,对煤铁资源虎视眈眈。从踏入中国那一刻就开始寻找煤铁,从南到北见过许多煤矿,但在河南黄河渡口见到了来自太行山的无烟煤。<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进斗金</b></h1></div>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二:陵川北炉河炉渣山</h5> 欧洲人并不怎么认得这种煤,李希霍芬的同事埃利亚斯先生在考察黄河的时候,曾经乘船前往下游更远的地方,得到了这样一块煤块,有人告诉他是产自太行山的。这一个小小的煤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旅行路线,于是他经历千难万险无论如何跨越黄河,登临天井关,到了泽州府,在晋普山下找到了名声在外的南村。他惊奇的发现走了大半个中国,煤炭与炼铁的风景竟然在这里,名声在外的潞铁、潞绸真正的产地在泽州。<br> 在南村他看到了一派热闹景象,数以百计的炼铁作坊,铸造作坊、炼铁炉、精炼作坊、铸钉作坊和造铁丝作坊。李希霍芬认为:泽州的铁之所以名气大,主要是掌握了相当于专利性质的核心技术,这就是不同原料的配方比例。在考察南村铸造业时。他看到半球状的铁,是从一个名叫大阳的村子运来的。直径大概6英寸,或者是薄薄的铁块。最大一部分被用来铸造熟铁制品。生铁和含铁的矿渣,尤其是所有新熔渣被放入熔炉中混合。在当地,每家作坊都有自己专门生产的器具。各家都生产一种直径3英尺到4英尺、深1英尺的大容器,因其铁皮非常薄而著称。价格也是固定的,按重量每斤20文或9芬尼。价格通过印在容器上的红色章子就能看出来,每个章代表60文,所以数数章子的数量就能算出价格。此外这里还生产各种家用器具和农具以及其他用途的东西。炼铁的过程非常系统化,又快又好。一些作坊专门搅炼,另一些专门制作器具。过程虽然很简单,工具也比较粗糙,但是产品质量并不低。至于南村炼铁的历史,可以从延绵将近几里的熔渣堆看出来,它们都属于久远的作坊。<br> 李希霍芬不仅研究了泽州铁业的生产情况,对炼铁炉体与技术做了描述:“如果炼铁的地点是一块稍有坡度的平地,大概长2. 5米,宽1. 2米。在两个长边垒着高1. 25米的土墙,第三条边,也就是位于地势稍高处的那条是敞开的,第四条边上是一间低矮的小篷子,里面有两个人负责拉木制的风箱。平地上铺着一层拳头大小的无烟煤,上面放着大概150个耐火的黏土制的坩埚,每个大概高5英寸,宽6英寸,里面是小块儿碎铁,所有空隙都被仔细地填满了无烟煤。第一批完成后还会放上第二批150个坩埚,重新加上无烟煤。煤堆被点燃后,那两个人便往里吹风。当所有煤都开始燃烧,温度达到很高的时候,就停止送风,烧着的煤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是炼生铁,过一会儿后就把坩埚拿开,把里面的铁水倒在模具里,冷却后得到一种白色的很纯的铁。如果是熟铁,那么首先得退火,然后用四天时间冷却,之后再把坩埚拿出来砸碎。得到一种半球形的熟铁。”这两种铁用途不同,当然进一步的加工方法在这里是保密的。当地产的铁壶和铁犁以及其他一些用具都非常有名气。<br> 李希霍芬还看到:还有另外一种生铁,就是把熔化的铁水一滴滴注入水中,这种生铁产量有其特殊的用途。这里的熟铁质量非常好,远远超过欧洲的熟铁,具有很大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铁制品,比如铁锅,质量非常之好。工艺其他地方也会,但是发源地在山西,在当地,几乎每个地方都还在使用这种古老而简单的方式炼铁。除此以外黏士和其他耐火村料也很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无烟煤。这里的无烟煤像石头一样坚硬,可以烧得很旺,留下一堆白灰,尽管如此也有些不能完全烧尽的地方,在燃烧后形成炉渣。<br> 李希霍芬对运量做了有趣的观察和量化的回忆:他曾经在路上遇到络绎不绝,成群结队的骡车,满载着种类繁多的铁器,预料到这里金属制造的规模是相当大,二十分钟之内他数过迎面遇到的有102个驮了东西的骡子和108个挑夫。这里的一辆骡车(平均)要装266磅,一个挑夫要挑一公担,因此合算起来就是十七又四分之一公吨的分量。他估计一整天里所遇到的运输量不下150吨。主要是各式各样的铁货,如铁丝、铁钉、平锅、蒸锅、车轮子、铁炉子、马镫、铁犁、种种杂件、铁箍等等,以及无烟煤。成千成万的人和牲畜年复一年地在这条路上走动着,把凤台这个重要煤铁区的产品运送到清化镇。”<br> 南村资源富有,传统技术独到,地理环境优越,地处唐都郡河东,周都郡河南,殷都郡河内,交通便利使南村的铁货成本极低,只要有需求南村就有买点。李希霍芬的考察给欧洲人带来了极大的欲望。<br> 1899年美国地质学家宿克来啦!绘出了晋城的地层结构图。写成了《中国山西泽州煤矿》发表在1900年的美国矿冶工程师协会会刊上;<br> 1902年瑞典人新常富来啦!对当地的地质概况、煤铁矿藏和生产、销售情况做了研究、记录,并对煤铁矿进行了科学分析,出版了作品《晋矿》;<br> 1915年瑞典地质学家丁格兰,安特生来啦!<br>抗战时期,侵华的日军用强盗的行为,野蛮掠夺晋城煤铁资源。<br> 八十七年后(1957年)新中国第一代冶铁专家范百胜来啦!他在晋城地区对坩锅炼铁的程序与参数做了详细地考察并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珍贵资料:“炼铁用坩埚高可0.5米,呈圆桶形,粗端外径约20厘米,内径16厘米,制作泥料用经破碎的坩土、灰土和水制备,用木模加工成形,再经低温烘烤。石多采自“窝子矿”,含铁约50%~60%,并含少量的氧化钙,破碎后使用。坩埚炉为方形,高1米,三边有炉墙,每炉可装上百个至三百个坩埚。埚内装矿石、无烟煤和黑土。无烟煤作还原剂使用,含灰分约7%~9%。黑土是劣质粉煤,含氧化钙约8%,用作熔剂。装炉时,炉底铺碎埚片和瓦片,留出火口,然后逐层铺设无烟煤,安放坩埚,最后于空出的一端垒墙。每炉有工匠4~6名。点火后鼓风,由火状判断炉况,调节风量,约8小时后停风使自燃,经一昼夜出铁。据测定,炉温达1450℃-1670℃,所得铁料分为四等,其中一、二等为合格生铁,三、四等铁须重炼。它和竖炉炼铁明显不同,熔炼是在坩埚内进行的,没有炉气与炉料的上下相对运动,主要依靠炉料配比和炉温来控制还原过程和成分。由于缺少空气,埚内有较浓的还原气氛,矿石和煤粉粒度较细,也利于直接还原的进行。据分析,坩埚铁的典型成分为C2.46%,Si1.85%,Mn0.34%,P0.85%,S0.16%。磷、硫含量较高,是由矿石带入的。由于炉渣为高酸性,流动性差,不利于脱硫。以往曾认为黑土是富磷矿物,炼出的铁含磷高,看来是不确切的。坩埚炼铁的优点在于炉体构造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使用当地材料。”<br> 1964年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铸造研究室主任、山西省铸造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铸造会理事李达先生来啦!他对阳城犁镜这一古老的冶铸技术一直很重视,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1984年组织人员六赴阳城县桑林犁炉社进行现场考察、取样分析。并到山西省河津县樊村、河北省泊头镇等地进行犁镜的生产工艺、性能特征的考察研究,以与阳城犁镜进行分析对比。1965年春季又带领多名应届毕业生到阳城县桑林犁炉社进行了两个多月的专门研究,详细总结了阳城犁镜的冶铸技术。八十年代初,带领课题组成员再赴阳城县,经过艰辛的工作,完成了“阳城犁镜新工艺”科研项目,于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他全面系统地剖析了阳城犁镜冶铸技术和工艺特征,对冶铸史研究及犁镜生产技术的保护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br> 1983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国内资深冶金史专家韩汝玢、张长生、柯俊来啦!赴山西阳城调查坩埚炼铁技术。<br> 2006年中国金属冶炼专家华觉明先生来啦!到晋城调研坩埚炼铁,并对阳城犁镜作了专题调研,他是第一次用文献的形式考证了泽州阳城犁炉的历史地位。他说:“历史上的中国以农立国。中国的农业以深耕细作见长,又是以发达的冶铁生产为基础的。生铁冶铸术及与之相应的诸如铁范铸造、铸铁柔化术、渗碳制钢等卓越的发明创造,使中华民族早在春秋战国之交就进入了铁器时代,社会面貌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炒铁、灌钢等先进的冶铁技术又使汉唐以迄宋明的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的铁器文明。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懂得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所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及为什么它能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r> 七十年代北京钢铁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黄廷昌来啦!黄廷昌河北人氏,是国家分配到晋城钢铁厂六个大学生其中之一,一个年轻的外地大学生痴迷于自己的专业,他从工人、技术员、高级工程师、经理,市工业局副局长到金属研究所所长一直在研究晋城小高炉的炼铁技术。一个京城的大学生跑遍了五县区的炼铁厂,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他又开始研究晋城古代的炼铁技术,搞冶铁考古。他否定了许多,坚守了许多,固执地在探索南村坩埚铁似钢非铁,是铁非钢的产品悬疑。<br><h3 style="text-align: left;"> 2000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刘培峰教授来啦!他与当年李希霍芬研究的课题是相近的,却没有李希霍芬的研究派头,自己掏腰包,住小店,吃方便面,背着沉重的样品石头考证。古代泽州匠人留下的谜底解不开,他千里迢迢到山西以外的匠人中破谜底。看不出他是学者,却饱读诗书,对晋城的山、水、人、文、地理、历史,他从读研究生那一天踏进南村那一刻,十几年一直从事晋城钢铁冶金史研究。走过晋城六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对50多个冶炼遗址进行了调查,先后访谈传统冶铸工匠30余人次。十多年的研究,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熟悉了晋城各地传统钢铁冶炼工艺,建立了坩埚炼铁技术体系,并从材料、工艺和产品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该体系在冶铸技术方面的众多发明创造,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坩埚炼铁这一独特钢铁冶铸技术的重大成就和伟大贡献。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冶铁的世纪问题,当年李希霍芬仅是描述了泽州冶铁铸造的规模与场景,但南村地区真正藏着的奥妙是坩埚炼出的铁就是钢。坩埚炼铁最精湛的技术是还原性能特好。南村炼铁是什么工艺?是什么原理?这是几百年来真正应该回答的技术课题,纷至沓来的冶铁专家学者,熙熙攘攘的买家,使泽州县的历史因铁而成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点石成金</b></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三:金村打铁花前的准备工作</h5> 南村素有日进斗金之称,炼铁翻砂象撒在日子里的盐巴闪闪发光,一代一代的匠人有滋有味的延续着,无论战乱、饥荒、即使生意惨淡也从未间断,而是不断地变换和发展着,因为他们生活的基础是铁铸造的,因此对炼铁这门手艺一直处在亢奋中,他们世世代代梦想点石成金,无休止的与石头共燃烧,不可思议的寻找,让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烈火旺盛。<br> 更早的冶铁史留下的是仅是传说故事,有文献记载的只有片言只语,南村镇南马匠村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新立炉神庙碑记称:“南村居民多以熔铸传家。”1870李希霍芬日记里写道:在南村他看到了数以百计的各色铁工厂。1956年晋城全县手工业全年计划生产总值5118900元,实际完成522万元,生产大小农具49万件。南村超额完成翻砂、炒铁任务。社员收入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1958年南村方炉一炉产铁两万斤,放了卫星。当时的产品有各种刀具、铲、大型牲畜的蹄掌,各种生活用具、合页、门环、把钉、马镫、土钉、钉棺材的全套铁钉、车轮子、铁绳索,铁丝、各种劳动农具,以及大小铁锅、火柱、火筷、火剪,无处不在的铁器推动着农耕文明时代的变革。当时引进锅驼机,但尚未通电,迫不及待的南村匠人用人工推力的办法送风,产品依然优质。70年代初,晋城的“五小工业”又借大办地方工业的东风迅猛发展起来,手工业企业在这个浪潮中也开始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南村农具社试制成功立式立铣、卧铣、插齿机等土设备,造出3DA-8型多级水泵,填补了全省轻工市场的一项空白。<br>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南村的炼铁翻砂掀起了又一轮高潮。据1995年版《南村镇志》记载:38个村庄就有286座炼铁炉与翻砂炉,当年南村镇仅冶炼翻砂一项就占到一半。可谓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当时,我作为南村镇书记曾专程给国务院副总理陈俊生汇报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1992年,在东南亚泰国组织的乡村区域工业技术研讨会议上,我作了关于冶铁奇迹的大会发言。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南村镇“文明镇”称号:1988年山西省授予“亿元镇”称号;1989年山西省授予“明星乡镇”称号;1990年,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称号。正式进入全国乡镇百颗明星先进行列。199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南村镇“三亿圆”与“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这是南村镇历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br> 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使很多人为这一炉铁而劳心费神。<br> 历史总是以自身的发展逻辑,标注划时代的印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乡镇企业的骨干力量乘着改革的东风掀起了一股铸造技术改革浪潮,靳光明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22岁当铸造工,36岁做建材厂的厂长,不满足于翻砂,于是投资800万引进国内小有名气的沈阳铸造研究所的球墨铸造炼铁项目,因技术不成功,于失败告终。失败不是事情的结果,于是又搞了183灰铁铸管。马匠村的两个年轻人又接着探究球墨铸造,他们终于超越他们的前辈成功建成了球墨铸造工艺的炼铁炉,为南村古老的铸造技术推进了一大步。<br> 二十一世纪是广阔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时代。南村镇的一批年轻人收起祖辈的小作坊,把铁钉换成轮毂,把铁锅换成铸管及大口径铸管,把坩埚炼铁换成焦炭炼铁,把小高炉换成300立方的大高炉,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把产品送到更远的国度,南村的晚辈们对辉煌的炼铁历史更有兴趣。<br> 闫军顿,南村东常村人,1993年成立了泽州县金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冶铸一体化的短流程科技型民营股份制企业。旗下拥有冶炼厂、铸管厂、管件厂、科裕达井盖厂以及产品出口包装车间,总投资10亿元,职工总人数2000余人,年产值12亿元。主要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柔性铸铁排水管、管件、球墨铸铁井盖产品为主,现有总产量35万吨,其中生铁17万吨、铸管及管件11万吨、井盖7万吨。公司为带动附近东常村村民共同致富,约有260余户村民在公司入股,75%的村民在公司上班,截止目前已累计分红1.8亿元,成为一家典型的村民变股民、农民变工人的民营企业。<br> 杨建忠,南村北西村人,1995年成立了晋城市亚鑫工贸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建起318立方米高炉,其中高炉投资2.1亿元,铸管投资3.5亿元,年产生铁30万吨,铸管20万吨,具有23个规格品种的铸管。还有许许多多的冶铸企业,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家一户作坊而是股份形式的再组合。<br> 2012年,南村绿色智能铸造创新产业园建立占地3000亩,以市政铸件、管道系统产品、工程机械铸件等产品为主。园区物流、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齐全,并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以电代焦、以气代焦”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国内一流的低碳、循环、绿色、环保、节能的铸造产业园区。如果这些企业投产后,园区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年,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就业5000多人。南村冶铸形成了波澜壮阔,富有生气的的现代化企业,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父辈点石成金的梦想。铸铁为村庄立传,为铁业的历史建档。南村镇一手抓冶铁,一手抓冶铁文化,现代派的乡村办起了冶铁博物馆,3000多平方米的展馆,竟收藏了5000余件铁器,尽显冶铁之厚重。王甲玉这个匠门后代,办起了家庭铁器博物馆,把农耕时代的生活场景再现在自己的现代生活中。<br> 但这仅是泽州县的一个特写镜头,更广阔的场景是泽州、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县的冶铁场景。<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冶铁之都</b><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四:乡村铁花</h5> 三晋是中国冶铁术的发源地之一。据1999年版《晋城县志》记载,民国时期,手工冶炼遍及该县全境,大阳、冶底、南村、辛壁、大箕、西峪、马匠、柳树底、来村等地尤为集中。1931年,全县有炒炉63座、小板炉252座、老条炉20座、方炉470座,年产生熟铁3. 7万多吨,年向外销生熟铁货2. 3万吨,外销铁货的主要品种有各种型号的铁锅、对口、八印、铁钉以及小板铁、炉条、火口、鞋钉、镰刀、铡刀、犁镜、犁铧、四锤红钉等生产生活用品,主销本省及河南、湖北、陕西等省,直至台湾。经营铁货的行货栈,民国初年,仅南村一地即有大小8家,每年营业总额约为银币85. 7万元,外销各种铁货1428万公斤。常住晋城的外地铁货客商有三四百人,每逢旺季,运送铁货的骆驼队、马驴骡车和人担络绎不绝。1918年,日商在晋城开设裕信公司、三井洋行、直德洋行、该县商人开设鼎新公司等,采取订货方式、大量廉价收购生铁,不少铁业主与洋行签订了订货合同。日商控制货源后,操纵市场,半年之内,铁价上涨3次,每吨熟铁由39元涨至104元,该县冶铁业受到重创,40%的冶铁户倒闭。日军占领晋城后,铁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全县2575座大小铁炉,几乎全部停业。<br> 据晋城文化学者靳虎松考,1946年晋城县人民政府统计,八年抗战时期,日军从晋城掠夺钢铁170万公斤、银元首饰21840公斤。1945年晋城解放后,政府采取贷款扶植、预付订金、订货收购等办法,支持手工冶铁业的恢复发展。同年12月9日,全县公私铁炉增至45座,半年出铁25万公斤,主要铁货有铁锅、犁铧等,除行销本省外,又销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甘肃、宁夏等省。1947年,晋城县在焦作、博爱等地设立手工产品推销站,太岳军区在大阳开办铁厂、永盛合作社、华北铁业公司。1949年,铁碎货炉除外,全县共有铁炉386座,全年生产生熟铁3382吨、小农具23万件。<br> 新中国成立后,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的指引下,通过民主改革,调整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加强了统一规划和管理,冶铁业达到了迅速发展。经过三年恢复,全县铁炉(不包括铁碎货炉)发展到445座,比1949年增加62座。文献记载、实地调查和考古发掘都证实晋城地区历来就是铁业之重镇。1952年山西省工业厅矿产管理局根据晋城无烟煤炼铁的历史,决定在晋城柳树底建晋城炼铁厂,1953年建成年产45吨铁,1957年建起30立方高炉,1958年晋城100%白煤炼铁获得成功,当时在中国冶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年为越南输出白煤炼铁工艺在异国开花结果,1959年晋城铁厂被命名为晋城第一钢铁厂,当年国家投资243万元建成一座55立方的高炉。<br> 二十一世纪初,福建长山的两个年轻人长途跋涉到晋城寻找冶铁商机,闽商闯荡全球的历史显现出典型的海洋文化特征,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当时泽州一县年产铁260万吨,年轻的闽商李强被泽州县铁业生产规模折服,于是果断拍板投资22个亿成立福盛钢铁厂,建起了580立方的炼铁炉,生产100万吨钢材。泽州县当机立断整合资源,关掉1000多座土高炉,建起十座179立方的大高炉以供福盛钢铁厂吞吐。2008年股份扩大,二期投资110亿,年产钢材360万吨,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2019年三期投资136亿,年产钢材600万吨,品种由建筑用材扩展到生活用材,民营企业以晋城钢铁投资股份公司的名义在钢铁行业名声鹊起。全国民营经济500强排位第260位,山西民营经济100强排位第五位,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使泽州炼铁铸造的威风又来啦。<br> 如果说点石成金的初始是穷人的梦想,一代一代的匠人在成功与失败中,他们成了哲学家,艺术家。晋战平是晋氏实业有限公司的老总,近二十年来在丝麻的艺术领域里闯荡,手工桑蚕丝被制作技艺于2006年获得了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2012年成立了晋韵堂古泽州铁货项目,重拾古老手工铸铁技艺,将传统铁壶赋予新的生命内涵,让传统古法手工铸铁壶成为三晋文化传递的使者,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成为了晋氏人的又一个发展目标。采用优质铸铁为原材料并以山西及晋城的本土的文化、人文民俗为原型创作研发生产的创意铸铁产品不仅只是一个冷冰冰的铁货,而是在努力赋予每个产品生命,通过创意作品的流通,去更大范围地传承历史、传承文化。随着泽州铁货制作技艺的逐步成熟,2016年7月晋韵堂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被认定成功。<br> 土生土长的赵峰是《唐铁艺术家铁壶》在晋城铁艺界的一匹黑马,他的出生就自带一种艺术家的气质。唐铁艺术家铁壶的背景就是一批艺术家支撑着,艺术家们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创作了一种成熟的铁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通过与文人艺术家的共同创作,使唐铁铁壶多了几分文人雅气,更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和精气神。唐铁铁壶采用空芯锻打提梁,由老匠人一锤一锤锻打而成,再由工艺师在提梁上做镂空雕花处理,加快了提梁的散热,中空提梁加之两端与壶较小的接触面积,减低了热传导。所以无论铁壶中的热水沸腾到什么程度,提梁都可以徒手接触。仅提梁上就有28道工艺,能够做到如此精美绝伦的匠人,国内少之又少,且大多铁壶品牌不愿在此投入。唐铁艺术家铁壶,可谓是“真诚如铁”“南有宜兴紫砂壶,北有泽州唐铁壶”。作家冯唐曾说:“你与专业茶人之间,还缺一把铁壶。”用了唐铁壶,你就是茶圈达人,收获的是羡慕、尊重和崇拜。<br> 秦党利这个匠门之后,父辈的铁匠生活早已耳濡目染,山村的冬天是缺少色彩的季节,铁匠铺就是孩子们的科普天地,铁水腾空一瞬,绚丽夺目。在那个一明一暗的炉火上,叮叮当当的声音里,风箱一快一慢的节奏中,一件件铁器打成后,最后再把它用最旺的炉火烧成红白色,突然再把铁器放进备好的井水里,哧溜一声,一件铁器就完成了。打铁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以来最狂野的民间艺术,司空见惯的铁行业培养了他的收藏兴趣,虽然他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古代艺术精品,但是对一般人不看好的铁器,却情有独钟,有时惊叹它外形的朴实,有时感慨它精妙的灵魂,有时也嫌弃它的锈迹斑斑,更多时候更敬重它在数千年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作用,踏上了晋城古代铁器的收藏之旅,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添加了色彩。<br> 阳城县不但拥有炼铁的方炉、犁炉、炒铁、条炉,铸铁的货炉,而且还以其名牌产品阳城犁镜扬名天下。阳城自古就有发达的冶铁业,据《隋书·百官志》记载,北齐时,阳城曾设冶铁局,为当时全国七大冶铁局之一。《新唐书·地理志》列有山西十一个冶铁局,阳城为其中之一。明成化十二年《山西通志》载:“铁,唯阳城尤广”。阳城的坩埚炼铁、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是中国生铁冶铸技术的代表作,以一地兼具这几种冶铁术的形式,这在全国十分稀少,具有丰富的科技、历史和人文内容。坩埚炉炼铁在传统冶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构筑简易、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充分使用当地原材料。阳城犁镜所用铁范就是用坩埚铁重熔、精炼后浇铸而成的。阳城犁炉炼铁属于竖炉炼铁的范畴。犁炉的炉体具有曲线形状,构筑简便、炉龄长,是其显著特点。所出原铁水可直接用于犁镜浇铸,不须重熔。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极为罕见。犁炉的运行有一整套完整的技艺予以支撑,师傅们利用看火色、辨铁水等手段娴熟地掌握炉况、火候及调整铁水成色,使其符合需要的化学成分和温度。阳城犁镜铸造具有一整套完备、精湛、富有特色的技艺,包括铁范的预热、上涂料、试浇、铸后迅速脱范等,由此得以确保成品质量和很高的生产效率。阳城犁镜是传统铁范铸造存世的惟一实例,堪称中国式铁范铸造的活化石。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五:陵川北炉河张爱国家 铁碑</h5> <div> 陵川北炉河的炉渣山一东一西,一纵一横,一色一黛,宛若长城,或如太行。清乾隆年间湖南诗人张九钺对陵川山水、人文、风俗了如指掌,写了很多关于陵川的诗词,在《观铁花》一诗中他描述的繁华三千不夜天。“赛会陵川重铁花,冲霄灿烂野争哗。试从不夜城头望,火树星桥一万家。”至今北炉河村张爱国家还珍藏着近400年的铸铁碑。<br> 据陵川社会学者赵满富在《北炉河村炼铁史探寻》一文中叙述:明清时期,北炉河村冶炼生产规模很大。沿河两旁山上炉场林立,共有十四个炉场,大小方炉有50多座。每到傍晚“送风”时,炉火映照,满天都是红光。当地言称“不炉上(北路河)”是“一不溜炉场一不溜火”。古代北炉河的炼铁都是手工劳作,只有风箱随时代稍作过变化。古代炼铁的风箱是手工用木头做的,两边人拉的是卧式风箱,到民国时期用的是人力转动的竖式木头风箱,在“大跃进”时,是用“锅驼机”送风。<br> 北炉河大规模的炉场、大面积的炉圪梁山,全由手工炼铁积累而成,生产高潮时,一天平均产1吨、年产约300吨生铁。北炉河村各家炉上都有字号和结算专用印章(张家的字号是吉泰),光铁通过当时的晋商销售到了全国各大炼铁市场。村上除了有100多名技术人员以炉为业外,相关的运输、销售和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炼铁产业链,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炉为生。经营有方的炉主,渐成村里富户,建起了当时较为气派的张家大院、邢家大院、王家大院、秦家大院、牛家大院、靳家大院,其它家户也陆续建起了自家宅院。2013年1月,晋城市人民政府公布北炉河炼铁炉场冶铁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 沁水阜山上的古代硖沟村被称为河东“煤炭之都”,“烟火大道”之源。“烟火”是古人对石炭能源的俗称,据沁水文化学者李雪强的在《沁水阜山——中华五千年文明圣火的点燃者》一文论述:沁水阜山的“烟火古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沁水阜山优质的无烟煤,加之极佳的赋存条件,使其完全符合了古代煤炭开采必需的五大条件。由最初的露天开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沿煤层进入山体开采。石炭开采促进了制陶、冶铸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制陶、冶铸又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变革;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使后土神得以在河东肇启金属器物新农耕,推动农耕文明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尧舜禹夏启中华,及晋国的雄霸。<br> 高平是古代长平之战的发生地,长平之战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秦赵在高平僵持了三年之久,除了战略战术外,与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兵器弓箭、矛、戟、斧、刀、戈、马镫,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高平是炎帝的故里,炎帝的发明,发现,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高平先机占尽,很快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冶铁的出现,农具产生,促进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战争规模之大不可想象。因统一发起战争,因战争需要给养,因给养拉动了经济。新的武器装备出现了,矛、戟、剑由青钢改为铁制,又延伸出了铁胄、铁甲。长平之战产生了一种自己的个性化兵器“戈”。“戈”这样兵器特别有农耕色彩,因为它就是从镰刀来的,这种兵器一直从商代流行到西汉。秦赵两国的兵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兵器制造业,我猜测古泽州的铁匠应该是主力军,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造就了铁器的成熟,塑造了千千万万的匠人,远古的战争需要武器,但生存的百姓需要生活,因而产生了炼铁技术和铸造技术,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犁镜的生产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br> 2022年初春,晋城文化学者李俊杰在羊头山发现了庞大的冶铁遗址,并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东周两汉的特征的陶豆、陶鬲、绳纹陶片等。李家庄炉窑沟遗址出土的坩埚,为红土混合细碎的石头在遗址处形制均为筒形、直壁、平底,大者底径20—24厘米,小者底径12—17厘米,锅底与锅壁的厚度也存在差异。与河南洛阳吉利东汉墓出土的11件直筒形坩埚,内外壁均烧流,外表面粘有煤块、熔渣等,内表面粘有铁渣,形制、材质均与李家庄遗址出土的坩埚相似。依据发现的实物,可以推断晋城地区的坩埚炼铁的技术的产生更早一些。<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千感慨</b></h1></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六:汉代铁鼎</h5> 在李希霍芬的《中国旅行日记》中我似乎看到了舅舅们在火光的劳作中,映红的脸庞为我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视觉,他们把这种劳作传承当作信仰,这是这一方人潜在的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的立场表达。<br> 显然用现代人的逻辑推理古人是需要有想象力的,站在泽州阜山绝壁处,望着古人留下的“女娲氏炼石处”的六个大字,突然有一种顿悟:共工触山,女娲补天是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不同文明都对善恶有相同的寄托,女娲神应该是拯救了自然世界,自然女娲是向善的神,天界是人间的翻版。 陶阳先生在《中国神话》一书中说:女媧架火将五色石子熔炼成胶糊状液体,将天空坍塌的窟窿补上,并杀了只大乌龟,用它的四脚当柱子撑起天空,避免天再塌下来。几乎就是一种拟人化版的炼铁过程。这个故事传播的范围在南太行山的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及山西晋东南的长治与晋城比较多,更多的是泽州县,据不完全统计,仅古代留存下的女娲庙多达30多处,如果加上延伸出的高媒祠,就多达上百处。<br> 故乡人生活的基础是铁,地层下埋藏着 红色的矿山,黑色的石炭,白色的青石子,灰白的坩土与黑土和茂密的森林。树木经过雷击,自燃铁矿与石炭一起燃烧,炼出一种胶糊状物质,冷却后就是块炼铁的产生。女娲炼石是匠人的一种假说,如果我们摆脱神话的想象,把神话中的造物主拿掉,用人间关系理解天体,就展现了原始先民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智慧。<br> 金属带给故乡铁匠人一种哲学<br> 如果说舅舅们当年把炼铁作业当宗教痴谜地追寻,倒不如说他们是无意识的进入了哲学领域,古代没有科学,科学就是炼金术,炼金术就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这是人类潜意识里面追寻的东西。点石成金,不仅是梦想,还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技术活,必然有着可操作的行业规矩。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七:南村镇马匠村锻铁工具</h5> 我家乡的匠人独有的高招是坩埚炼铁,这是世界上中国独有的一种特殊工艺,国内则晋城一带最盛,将本地铁矿捣碎,与黑土合成泥装入坩埚。装好料的坩埚,摆致在燃烧的无烟媒上,用手拉风箱鼓风,二十多个小时就可炼出铁。黑土含碳在50%以上,冶炼中主要起还原剂和粘结剂作用。这种特殊工艺,极巧妙地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匠人淋漓尽致地抟捥本地的煤、铁、石头、黑土、耐火土于掌上。以最低的成本变成了金属铁,又生产出了品种优良,价格低廉的各种铁器。这种高超的每一步抟捥,就是石头嬗变的工艺,代表着石头灵魂的一次升华。点石成金,从石头变成了金属,石头的嬗变工艺成全了千千万万的梦想人,也让人类的认知抵达到哲学的高度。西方的炼金术,中国的炼丹术,我家乡的炼铁术其实都在促使一种变化,石头变成金属,炼金术师变成哲学家。<br> 对于今天人来说,每一步都对应着一些化学反应方程,而古代匠人大都是社会底层的穷人,位卑言轻没有读多少书,全凭眼力观察,阳城的犁炉师傅们用自制的淘土做成的长把勺子通过送风口舀一勺铁液观水色,炉头看到勺子里的铁液是白亮色,上面有一层像芫荽花一样的纹饰,然后把舌头在嘴里卷成一条线,猛一吹,看到勺子里的铁液有波动,就可判定铁水成色好;如果是土高炉,判断铁成色要观火色,红色的火苗,炉温不高要加大风量;蓝色火苗,是煤气燃烧不透,气转化不成火焰。明亮的黄火苗判断这炉铁成功;观坩埚炉铁的成色是通过出铁口观渣色,黑色炉渣是炉内温度不够,燃烧不透,情况恶化。青色炉渣,相当于人拉肚子,消化不良。黄色炉渣表现炉渣发虚,相当于发面表现有气孔,铁的成色好。凭着每一次金属颜色的变化,判断金属灵魂的一次升华,千万次的失败,千万次的尝试,终于点石成金。<br> 如果说哲学给人带来的是严谨与理智,那么艺术给人带来的就是激情。不要以为哲学和艺术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毫无关联,生活中如果没有哲学,就没有司空见惯、人所共尊的规则意识,生活中如果没有了艺术,那就没有了生活中的情调。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八:埚货炉成本计算</h5> <b> 金属带给匠人一种艺术</b><br> 这是一种生存艺术。匠人渴望独出心裁,其实它代表匠人的一种气质,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观浸润在生活的常态中,他的产品非常受用,无法代替。据阳城社会学者石永乐先生考证:阳城润城栗家金火匠的铁证历史,润城镇是阳城县冶铁业最发达的地方。这里的金火匠不仅可以铸造常用的铁器,而且在润城村还出现了以铸造铁佛等大型铸件闻名于世的“铸佛坊”,可以铸造出重达数百斤乃至数千斤的铁佛、铁牛、铁钟、铁狮子、铁香鼎、铁塔等铸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博士在研究中国古代金属建筑过程中发现,明永乐年间(1403—1424),铸佛坊出过一位“金火大鑑”栗景诚。鑑,同“鉴”,本意指镜子,引申为审察,检验。“金火大鑑”是国家级的铸件质量检验官。<br> 据石永乐的哥哥回忆,他一家几代人从事冶炼铸造行业,他曾经师承栗姓师傅。至今陕西咸阳五陵塬北杜镇巍然耸立着一座千佛铁塔,高33米,比湖北宜昌当阳17.9米高的铁塔还要高出15.1米,为我国现存古铁塔中最高的一座。就是润城镇栗氏金火匠与陕西泾阳陈氏金火匠合作完成的。第三层西北面铭文为:“山西泽州阳城县小城镇金火大鑑栗景诚奉工部勘合十二代玄孙寄藉平阳府襄陵县河东辛店镇栗朝春、栗郎春同造”。运城解州关帝庙铁人铭文记载,铸造工匠为润城村栗氏传人第九代栗志义,第十代、十一代栗从慧的两位徒弟李成、杨正,第十二代栗二羊。铸造时间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三月。关林仪门前昂首蹲立着重达三千多斤的铁狮子,底座铭文清晰可见,是润城栗氏传人第十二代栗大仑携其子栗继耕,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铸造的。铸造赵城县休粮铁碑文字明确记载制碑人为“阳城县上庄里金火匠:兄王子招、王子奉、王子实,弟王子新”。<br> 其实,人人生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潜在的哲学思维与艺术鉴赏的潜能,只是这种潜能被开发与发挥的程度与深度存在差异而已。阳城的金火匠在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历练成了铁艺行家。<br> <b>金属带给战争一种力度</b><br> 长平之战庞大的兵工厂产生了许多的先进的武器,马镫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战斗力,两个半环状脚踏板,中间用绳索或者皮带相连,搭在马背上或者直接连接在马鞍上。通过马镫、皮带和马背间力的传导,最后你会得到一个垂直于地面向上的合力,使得骑士解放出了双手。冶铁业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汉代达到了百炼钢水平。有了好材料,使汉代武器装备质量得到保证。因为有了韧性极强的钢铁,才能制造出长剑。远射弓和弩,近战的矛、戟、刀、剑等。长平之战遗址 遗存了两千二百多年的血腥渗透在物质生活中,与其说是印痕倒不如说是财富。战争留给长平的不仅是荒凉的废墟和森森白骨,还留下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文化堆积层和发达的生产力。<br> <b>金属带给生活一种奢侈</b><br> 战争中的血腥凝固了永恒的几何学。沁水、阳城境内依沁河建筑的湘峪古城、皇城、郭峪城、砥洎城,都是明清时代战争留下的不朽几何学。这些城堡建筑展现了防御与进攻的辉煌规模,这种建筑文化有一种保守内敛,亘古不变几乎是不屈不挠的特质,这种特质体现了太行山人的倔犟,蔺相如后代的风骨,中国人特有的气节。城堡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三都堂、豫楼、同阁等,匠心独具,寓意深刻。特别是沁河东岸的湘峪古城,建于明代,城堡的指挥系统与防御系统庞大而合理。而砥洎城的建筑材料由砖石变成了坩埚炉渣,这或许是一种美学的发现,也或许是建筑材料的革命。利用废料装饰,利用水势建城,匠心独具。城堡虽反映在经济生活中,但从功能、位置和名字都反映出它们是冶铁的见证物。 <div> <b>金属带给人类一种“和”德</b><br> 金白石先生在《炼金术和哲学》一文中说:炼金术,就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认知世界,而试图达到人和自然的“天人合一”。中国冶金专家华觉明先生在《中国古代金属技术》一书中对中国古代冶铁术、烹调术、医术和车辆、弓矢等制作技艺的考察出发,论述中国的传统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和综合的技术观。它以“和”为理念,采取“和”的方式与手段,来达到“和”的指归。</div> 古代冶铁业使用的术语多与烹调术语相通,家乡称炼铁炉为炒炉,方炉,铁为生铁、熟铁、炒铁。由此使我想到了晋城地区有一种卖点很高的饭叫“和子饭”,就是把小米,面条,南瓜,各种蔬菜,豆煮在一起,变成金黄色,恰到好处的稀稠度,酸甜香的米面菜熬在一起,经过化学反应出奇的诱人,既解乏,又解饥,几碗下肚也很惬意。<br> 其间的种种方式、方法、手段和环节,无不体现了一个“和”字,亦即古人常说的“五味之和”。阳城的犁炉匠人在观察铁液时,用一把自制的长把淘土勺子,舀出一勺看颜色以此判断铁的成色。何尝不是厨房人用勺子尝味的过程。<div> 世界上第一位被历史学家公认的炼金术师,埃及炼金大师佐西莫斯的话说,炼金术就是让金属的“身体”和“灵魂”分离。“灵魂”和别的更高级的金属“身体”结合,从而嬗变成别的高级金属;神仙女娲说炼石的产品是黑糊糊的液体来补天;中国东汉炼丹家魏伯阳说炼金丹是炼药丸让人吃了可长生不老;还有人说,炼金术是在炼造或者制造贤者之石。西方的宗教文献记载,如果你得到了贤者之石后就可以命令所有的天使。我家乡的人一代一代的做着金属的“嬗变”工艺,点石成金,把无用的石头变成金属。某种程度冶炼是炼自信,炼智慧,炼承受力,炼人生高度。他们很自信,把最崇拜的师傅封为祖师爷,把自己封成女神,使这个行业更伟大能拯救穷困实现一生的梦想。这或许是经济、是化学、是哲学,我理解为善。<br> <b>金属带给强盗一种狂妄</b><br> 1840年后,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各帝国主义国家在军事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派遣大批考察团、探险队来我国考察。李希霍芬的考察进入舟山,他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地方,这里比香港更有价值,中国人的商品经济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如果有哪个政权,比如说普鲁士想占领一座自由港的话,舟山群岛是个不错的选择。港口很容易就能被封锁,只需一只舰队就能控制中国北方和日本之间的交通要道。作为贸易地,舟山群岛也具备很高的价值,如果宁波和上海都丧失了重要性的话,把产业放在这里会更安全些。晚清中国是一个沉睡多年刚刚梦醒的国家,社会沉闷颓废,人们文化素质低下,对于地质地理学以及现代科学处于蒙昧状态,根本没有认识到岛屿的重要价值。从李希霍芬的考察报告可以看到,他游历各地的考察带有强烈地为列强提供情报、便利其经济扩张的目的。<br> 鲁迅在《中国地质略论》中指出:李希霍芬“历时三年,其旅行线强于二万里,作报告书三册,于是世界第一石炭(煤)国之名,乃大噪于世界。其意曰:支那大陆均蓄石炭,而山西尤盛;然矿业盛衰,首关输运,惟扼胶州,则足制山西之矿业,故分割支那,以先得。<br> 这原不是我写金属范畴的文字,但李希霍芬的学术侵略触动了我的灵魂,让我做了一次深刻的反思,我们不排除这个来自于工商业文明国度的知识分子的目的与野心,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提出了著名的黄土成因说,还是第一个指出罗布泊位置的地理学家,而且首创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尽管如此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不单单出于学术目的,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德国殖民侵略搜集情报,为此李希霍芬甚至拥有直接给当时的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写信汇报研究成果的自由。在考察完舟山岛后,李希霍芬就在日记中毫不讳言地写道:“如果普鲁士政权在中国占领一座自由港的话,舟山是个不错的选择。”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为之效劳的国家,李希霍芬对中国的研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最先明了中国地文之伟大科学家,但就立场而言谁又能说李希霍芬的考察没有西方殖民色彩呢?<br> <b>金属带给今天的我们一种思考</b><br> 农耕文明“守家在业”的祖训,带来了安逸满足,那种质朴、勤劳、亲情的正面效应同时被 闭塞、偏僻、贫穷的负面效应 抵消着。工商业文明的交通快键、物质丰富 、生活便利 、 信息传播 的正面效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覆盖着农耕文明的正面效应。李希霍芬在探访这个供应着大半个中国 铁 器 的地方已看出衰相的端倪 。<br> 他说:山西自来就是中国产铁的地方。很早在山西就颇具名气,前面几个朝代就开始从那里开采铁矿用来制造兵器和其他的铁制用具。那时就走现在这条路,这是从山上铁矿到平原地区最近的道路,之后再经水路向其他地方运送。现在这条路甚至都赶不上以前的繁忙程度,因为英国产的铁已经对本地铁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并不是因为质量好于本地,本地产的质量更好,而是因为价格便宜,因为英国铁以海港为出发点向内陆输入。当地人都在抱怨,他们的铁卖不出去了,也赚不了钱了。从小村落里建造得精美的房屋来看,当地人的确曾经富有过,但是现在这些房屋里面都破烂不堪,因为他们的主人已经没钱了。<br> 他在大阳看到一种现象,他说:这里不产钢,但是生产一种比较软的、易折的几乎不能称为钢的东西,通常是做成针。我对这里的百姓无比同倩,虽然他们自古就掌握一项垄断技能,按理来说完全能够以此为生。针的制作非常耗费精力和耐心,但是这里产的针每一百枚才卖20芬尼,仅够他们生活。现在外国货越来越便宜,而且质量比这里产的针还要好,不久的将来此地就不会再有人制针了。先前大阳产的针几乎供应整个中国市场,在这里我还遇到了从北京来的客商他们很久之前就从当地进针贩卖,但是现在他们也抱怨外国货充斥市场,仅仅几年时间,外国产的针就占据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这些商人还清晰地记得外国针是多么迅速地变得遍地都是的,这是李希霍芬1870年代看到中国农耕文明与外国工商业文明的较力。这位来自于西方的知识分子感情是复杂的,他同情这珍贵的传统手工艺,然而工商业文明的正面效应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撞击着农耕文明的负面状态。<br></div>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九:炉场土地证</h5> <b>金属带给人们一种悬念</b><br> 150多年前李希霍芬在南村还看到了另外一种生铁工艺:“就是把熔化的铁水一滴滴注入水中,这种生铁产量不多,也有其特殊的用途。”<br> “这里的熟铁质量非常好,远远超过欧洲的熟铁,具有很大的延展性。这里不产钢,但是生产一种比较软的、易折的几乎不能称为钢的东西……”<br> 这两种工艺当年就困惑着李希霍芬,历史走了150多年,今天我们依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工艺。刘培峰教授在冶铁考古过程中,在山西抢救性地穿梭在九十岁到百岁老匠人中,凡这个年龄的老人都已记不清,或说不清楚。中国是全球钢铁产能第一大国,中国粗钢产量占到全球的56·5%,为10·53亿吨。我们的实力是钢,可以上天入地,可曾想过100年前一个小小的南村在炼铁行业上曾搅动世界,令西方世界的普鲁士国王垂涎三尺。这种工艺或许早已不用,但我们不可不懂先辈们曾经点石成金的诀窍。<br> <b>金属带给中国人一种自信</b><br>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认。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150多年前的困惑,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乡村老农那里得到了答案。朴实的阐释中埋藏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自信,阳城县世代匠人之后石阳生先生揭开了这个迷底:一滴滴铁水滴在水中的铁叫“铁沙”其工艺是把铁液淋在用水蘸湿的扫帚上,通过扫帚枝条间隙的铁液一滴滴落在水里,炼出的产品是大小不一的小圆铁粒,用于军工,相当于古代打仗时的子弹。李希霍芬当时没搞清其用途,或许是古代匠人坚守的职业道德。<br> 关于介于铁与钢之间那种不是钢的铁的生产工艺是用“风哨炉”(炼铁炉建在高地之上,不用鼓风机,靠自然吹风)限制其慢速度成块铁,得到海绵状铁,使铁软化,再用木柴烧红反复锻打,锻打中渣质将被排出,排尽杂质后锻打成条状,俗称笨铁,这种铁可以锻打成很薄的铁片,但是很脆,打刀打斧可以不夾钢,很锋利,打成镰刀锄头,锄地省力耐用又利土,现代化的技术已经代替了笨铁打制成的铁器,随之工艺也将消失。<br> 石阳生先生不是一纸证书中的传承人,却一直在做着传统工艺铁业的传承工作,一个人带着四个兼职徒弟,常年用传统工艺做着各种铁器。他担心这种工艺没了语言,铁的气质丢失。<br> 一把现代工艺下的铁壶是古代铁器的一次革命,这个革命不仅使铁壶的成本降了许多,更让人直观的感觉到铁壶的内壁都像机器打磨的光滑,有更强的艺术气质,可惜把最珍贵的工艺改掉了,古典工艺下的铁壶内壁依然保留着铁壶原始铸作时的粗糙,在使用中,铁离子可以很好地向水中析出,还可以使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很好地附着在壶内上,防止生锈。这是铁壶烧水的口感优于其它器具烧水的主要原因。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世界贸易揭开了新的生产方式,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产品,古代生产方式崩溃,几千年积累的技巧被效益无情的抛弃。而石阳生在孤独中坚守着这份遗产。这或许是一份文化自信。<br> 许多人觉得有钱人用得生活用品都是高级的,但不少人仍然过着低品质的生活,这是个人的价值观,选择什么样的器物陪伴在侧,完全是个人生活经历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的修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哲学家,雪莱在他的《希腊颂》的《序幕篇》中写道:“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全都可一以在希腊人那里找到它们的根。如果没有希腊,罗马这个我们的导师、征服者和我们祖先的家园,将没有什么光明可供播撒,我们也许还是野蛮人和偶像崇拜者”。这段话肯定了罗马文化遗产的价值观,那么中国的铁文化或者世界的铁文化遗产中是否有我家乡的遗产元素呢?晋城铁艺坊,唐铁都在自信地告诉世界。<br>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图十:高台铁灯</h5> 我的父辈生活的基础是铁,铁锅、铁壶、铁火口、铁炉条、铁犁,铁绳索、铁箍圈……。点石成金像一块巨大的磁盘,时光就是镌刻这块磁盘的磁针。我也因此被定格在这块磁铁盘里,同那些落寞的高台油灯与父亲煽火打铁传出高吭低吟的音乐声,读着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诗句,一起被记忆在这坨铁里。一盏铁制的高台油灯或许让我想起母亲挑灯缝衣的画面,一个犁铧或许让我想起父亲一犁万卷留给我的生动场景。<br> 点石成金,让我想起许许多多,在晋城的古典作品中,大概再没有比铁,给我的印象更为持久。<br> 本文参考书籍:《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郭沫若全集历史编》《轻工业出版社土法炼铁》《桃园诗文集》《泽州二轻工业发展史》《泽州古铁器》<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10·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