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25日及10月17日,我院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对两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了介入治疗,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病例,患者为69岁男性,以“头痛、头蒙4小时”为主诉入院,急查头颅CT可见双侧外侧裂内高密度影,脑一科彭壮主治医师会诊后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复查头颅MR证实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我院介入团队启动应急预案,介入、麻醉、护理人员迅速到位,展开术前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确定了“单纯性颅内动脉栓塞术”。术中发现患者动脉瘤瘤体较大,形态不规则,再次破裂风险较高,稍有不慎即可造成灾难性结果。经过介入团队的精密配合,术者杨庆堂副主任医师精细操作,成功栓塞动脉瘤,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动脉瘤再次出血。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p><p class="ql-block"> 10月17日病例,患者为33岁男性,以“后枕部、颈部发紧14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在外院就诊,但未明确病因,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及家属携影像结果与我院CT室李振海主任取得联系。李振海主任阅片后考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立即请介入团队杨庆堂副主任医师会诊。杨庆堂副主任医师会诊后考虑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性大,建议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团队立即组织术前讨论,并充分考虑到患者家庭经济因素,确立了动脉瘤栓塞术的手术预案。脑动脉造影可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顶端宽颈动脉瘤,单纯性弹簧圈栓塞易出现弹簧圈解旋脱落。在确定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良好的情况下,经过与家属的有效沟通,更改手术方案为“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手术过程顺利,动脉瘤栓塞致密,支架打开充分且支撑性良好。</p><p class="ql-block"> 杨庆堂副主任医师指出,对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必须尽快处理动脉瘤防止再次破裂出血,避免死亡及更严重残障,而通过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又有较大创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现阶段首选及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更小的创伤及更好的疗效。我院介入团队已开展单纯性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将克服困难、不断努力及拼搏,推动我院介入发展,提高我院对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p> <p class="ql-block">两侧外侧裂高密度影,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p> <p class="ql-block">右侧后交通动脉瘤</p> <p class="ql-block">术后可见栓塞致密,避免二次出血危及生命。</p> <p class="ql-block">头颅CT可见环池及外侧裂内出血影</p> <p class="ql-block">造影可见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顶端动脉瘤</p> <p class="ql-block">支架辅助下栓塞动脉瘤,支架释放充分,动脉瘤栓塞致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