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有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和曾经的汽配一条街

德润的天空

<p class="ql-block">  威海路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黄陂北路,西至延安中路。初名威海卫路,取山东省市名,辟筑于1913年。1935年路段由西摩路(今陕西北路)向西延伸至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966年路名随山东威海卫市改名威海市而改为今名。全长大约1800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威海路南侧是著名的三角花园相隔武胜路(跑马厅路),至重庆北路合为威海路。原来是汽配件的特色街,现逐步失去特色。</p><p class="ql-block"> 威海路成为汽配一条街的历史,绝不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上世纪20年代初,上海沪西地区的一群旧货商贩,将收进的废旧物资分类整理出轮胎、水箱、轴承、发动机、变速箱、喇叭等,在威海卫路一带设摊交易。 1928年,旧货商吴永华在威海卫路406号,开了一家收拆旧汽车的利华汽车五金行。当时最流行的是“载重榻车”,年纪大的人还会有印象,就是利用旧汽车拆下的轴承、轮胎搁上木板做成的车。接着404号的生昌、513号的耀记相继开业。随着生意的日益兴隆,店面扩大,有的还建了露天堆栈或仓库。短短一条马路上有制造商、出租行,也有修理摊。随着永昌、泳顺、协昌、信记、宝大等近20家行号先后开张,威海卫路汽车配件街就正式形成了。到解放前夕,这条路的汽车修配商店多达230家,占全市同业的一半之多。 到了改革开放后汽车配件街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在,随着马路两边的高楼拔地而起,往日车行的踪影几乎不见踪影了。</p> 威海路东头三角花园相隔的武胜路429弄、重庆北路216弄,原是马立斯新村。<br><br>  20世纪初英商小马立斯曾经营跑马游乐场。小马立斯的父亲老马立斯是1840年大英帝国用炮舰轰开了中国大门后,于1867年提着一只旧皮箱只身远渡重洋来到上海。他先在英商霍格的跑马总会任职,几年之后成为跑马总会的主要董事之一。19世纪后期,他又投身上海的房地产业,逐渐成为上海滩的房地产大王之一。马立斯在今延安东路以北、西藏中路以西一带开发了一大片房地产,上海人就把这里叫做“马立斯”。 马立斯新村,1932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4层增高至7层,改称“重庆新村”,是一栋沿重庆北路、武胜路转角处的公寓大楼,在弄口写着“重庆大楼”,从墙上的绿釉花格砖及沿街一面的阳台可看出最上3层是加建的。 威海路2号著名中医陈存仁旧居、国医研究所旧址。<br><br> 陈存仁(1908—1990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八岁丧父,师从姚公鹤、章太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是全国创办中医学校的第一家。学校毕业后,师从名中医丁甘仁、丁仲英父子。<div>  1928年创办国内首份医药卫生方面的报刊《康健报》。1929年在山东路自设诊所独立行医。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案”。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日本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数十册。1926—1937年《福尔摩斯》报特约作者。1947年当选第一届中华民国国大代表。1949年赴香港行医。1960—1970年代,应香港《星岛晚报》董事长胡仙女士邀请,开辟“津津有味谭”专栏达十七年之久。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韩国庆熙大学授予名誉博士衔。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被法国美食协会授予“美食家”称号。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1980年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1990年9月9日突发心脏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div> 威海路2号是陈存仁抗战初期购买地皮自建的住宅,开始定名为“国医研究所”,二楼、三楼专供藏书并由陈存仁的八个学生当研究员,下面附设联合诊所,挂一块横的内科招牌,其余请同道主持儿科、妇科、外科、痔科等,各有一小室,分悬八块小招牌,内部附设药铺。这座大厦义务性地悬出“上海市中医师公会”、“中医月报社”等招牌。那时每天门诊都超出一百号,出诊常达十余家。他曾给戴笠、杜月笙、吴四宝、张学良、胡适等都看过病。现2楼是一家旅行社,还住着些居民。<br><br>  陈存仁与我父亲是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同窗同桌,1949年初他力邀我父亲同赴香港助其开业发展,父亲购买好船票,准备先只身前往时,惊闻“江亚”号轮船在吴淞口爆炸沉没的消息,随即打消了去港的计划,与陈也断了联系。改革开放后,陈存仁的侄子来向父亲拜师学医,从而得知了陈的近况。 这是陈存仁寄给我父亲他的家庭照片。<br><br> 威海路20号原马厩现民居。<br><br>  人民广场原来是旧上海最大的跑马厅,武胜路过去叫跑马厅路,这条路至今还留着弧形跑马道的痕迹,威海路20号是当年马厩和马厩的管理机构。底层的两厢分别有九个马厩。在马赛开始之前,马匹先集中进行检查,配上号衣,随后依次拉到跑马厅的主看台(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剧院处)马道上,赛后再拉回那马厩。如今跑马厅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当年的马厩却变成了民房而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威海路上的一个奇观。许多人初看到这幢红瓦绿檐黄墙的房子总以为这是什么造型奇特的洋房,等知道这里曾经是跑马厅的马厩时往往会感到难以置信,但再仔细看那比一般房屋要低的红瓦坡顶二层楼房和顶上留有白色水泥呈窟窿状的钟座时,才不得不相信是时间演变了一切,威海路真的也是一条有独特历史的马路。 威海路108--114号原实业家荣鸿庆旧居现黄浦区威海路幼儿园。<br><br> 荣鸿庆(1923-)无锡人。银行家、实业家。194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1964年起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1983年副董事长,1991年董事长。1971年成为香港太平绅士。现任台湾中国旅行社董事长、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洋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香港南洋纱厂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br><br>  荣鸿庆是荣宗敬的三儿子,荣宗敬的大儿子荣鸿元的洋楼是淮海路上的现美国总领事官邸,淮海路上的日本总领事官邸是他二儿子荣鸿三的住宅。 威海路289弄4号,沿街西式大楼,科林斯柱,巴洛克装饰,现法国兴业银行浦西支行。 <br><br>  1981年法国兴业银行在北京开设代表处,2008年8月4日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成立,在中国市场建立外商独资银行。2008年9月16日起正式开业。法兴银行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武汉等地开设分行。 289弄倚云里“荣府”两个字的弄堂牌楼,与巴洛克的法兴银行,相倚而立,传统与现代争相炫耀。 威海路298号上海电视台。<br><br>  这里原先是上海市体委的竞技指导科,有许多专业运动队在这里训练,上海市足球队也在里面的大草坪训练。刘光标教练经常带我们来这里训练和比赛。当时大门开在南京西路上,东边还有个游泳池。 威海路412号原颜料商邱氏兄弟旧居。<br><br> 这里有两幢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仿古典欧洲城堡式的大楼,风格相似,称为东、西大楼,原是上海滩四大颜料商之一邱信山.邱渭卿兄弟的私人花园住宅。<br><br>  19世纪末,两兄弟为生活所迫,南下谋生,先赴扬州后到上海,经人介绍到德商“德和号”颜料商行打工。适逢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无心思在中国贸易,把库存的颜料低价卖给邱氏兄弟。不久,受战争影响,中外海上运输中断,而上海的印染厂家早已“吃”惯了德国的颜料,求货如渴。邱氏兄弟手里的进口颜料,一夜间身价百倍,成为大富翁,跻身于上海滩四大染料商之列。两兄弟随后出资,建造了这幢豪华的花园住宅。 1940年2月,民立中学买下的东大楼(四号楼)三层,两侧塔楼原高四层,上有哥特式尖顶,砖混结构,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立面分段划分,两侧塔楼对称,水平走向,单体平面呈“H”字形。1942年,因电线老化发生火灾,东大楼的西面塔楼第四层和尖顶被烧毁,为了平衡东西塔楼的高度,学校无奈拆除了东面塔楼的尖顶。 民立中学现在置换了出去,在保护修缮中向南平移57米。原来西楼早已拆了 。现在这里是待建工地,这幢楼会保留的。 威海路550弄地块---石库门的围墙里面是建设用地 威海路590弄“海上第一名园”张园大门。 威海路进张园的是一条很不显眼的小弄堂,进去往北才开阔起来,直通泰兴路到南京西路。 上海开埠后,1872年至1878年英商格农先后向曹、徐等姓农户租得土地20余亩。1882年中国商人张叔和购得此园,命名为“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正式对外开放于1885年,不收门票,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也是惟一向市民免费开放的一家私家园林。1893年张叔和在园中建造了一幢高大洋房,中文名为“安垲第”。该楼分上下两层,单大厅就可容纳上千人宴客,楼之东北有望楼,为其时上海最高处,拾级登楼可览全上海之景。可惜这座楼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神秘消失。至1894年全园面积达61.52亩。1912年4月17日在张园举行欢迎了孙中山的活动,孙中山发表了重要的演说。还有照相馆、网球场、书场等游乐设施,上海张园是中国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海上第一名园”。<br><br> 1903年张叔和将张园完全开放经营,其中设立魔术表演、游乐宫、中西式餐馆等,游人如织,一时甚至阻塞道路。由于张园的游乐中心性质,且处于上海公共租界,清政府权力不到,因此各种政治集会、演说也多在张园举行,如孙中山、黄兴、张元济、夏尘佑、郑孝胥、章炳麟、吴敬恒、蔡元培等。很多名人还在张园留影。张园约在1918年后随着新世界、大世界等新式游乐场的兴起,于1919年歇业,拍卖易主,拆除后在原址建起了一批石库门弄堂,仍叫张园。 威海路590弄张园1号早期大型娱乐场所--张园大客堂 <br><br> 在张园鼎盛时期中,许多外国事物均在此新鲜登场,如:电灯、照相、电影、热气球等,各种体育竞赛、赏花大会、展销大会、戏剧表演(包括中国最早的话剧表演),乃至市民婚丧嫁娶,无不选择张园举办,时有轰动全国的事件,比如霍元甲摆擂战外国力士等。<br><br>  张园大客堂被布置成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有身份有社会层次的主人家客厅,里面陈设的老家俱、旧式三角钢琴和旧摆设渲染出一股老上海殷实人家的居家氛围。里面经常会举办一些文艺沙龙活动。二楼是“张园书场”,在有故事的老房子里边品茗,边听民间传统艺人说书,有时光倒流之感。 张园大客堂的前身是“私立光明小学”,曾在1942年到1945年间做过“树群义务夜中学”,学生经考试免费入学,老师不收一分钱的报酬,经费全部来自社会募捐。树群义务夜中学晚上不但上课,还开展革命活动,培养了大批中共地下党员。1945年底,光明小学负责人生怕“树群”的进步活动给自己惹麻烦,拒绝将校舍再借给他们,夜校只得搬去静安小学,可是1947年静安小学的负责人看到学生、老师频繁参加进步活动,也拒绝再将房屋借给他们。由于越来越多的进步学生去了解放区,学校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于是就停办了。 威海路张园41号是“张家花园”体量最大的民宅,是一幢有着四层楼和前主后副格局的庞大的独立式民居。这幢楼房精致的窗户、铸铁的阳台、红色的百叶窗,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 如今这里居住着多户人家并在原来的房屋上进行了搭建和改造。 威海路张园77号<br><br>  这栋2层楼房有着类似美国国会大厦那样的中央圆屋顶。八开间的立面,楼下是中式木栏杆的宽阔外廊,二楼每个开间都是整面的窗户。现为一家房地产公司所用。 威海路张园40支弄春阳里<br><br> 威海路张园48支弄祥云里<br><br> 威海路张园64支弄<br><br>  抬头可见“抱朴寄庐”四个篆刻大字,是由两幢三栋华洋建筑合璧的小弄堂组成。 威海路590弄69支弄4号旧文人吴眉孙旧居<br><br>  吴眉孙(1878—1961年)名清庠,别号双红豆斋主,江苏丹徒人。优贡生。参加南社、午社、冶春雅集、丽则吟杜。他藏书数万卷,颇多佳椠,加以眉批校释,一笔不苟,即寻常简札,亦绝端正。晚年寓居沪西张家花园,和冒鹤亭时相唱酬。 威海路590弄69支弄6号旧文人邓秋枚旧居<br><br>  邓秋枚(1877—1951年)名石,字秋枚,笔名野残、牧子、鸡鸣、鸡鸣风雨楼主等,广东顺德人。1901年在上海创立神州国光社。次年正月,开办《政艺通报》任主编,后停刊。1905年参与组织国学保存会,主编的《国粹学报》多刊载明末抗清志士的文章,传播反清革命思想。晚年寓居沪上张家花园。 威海路651号、665弄2至30号太阳公寓<br><br>  太阳公寓建筑的主立面朝北,外墙材料是巧克力色的烧面面砖,再配以方方正正的大体型,它是上海难得的合院式建筑,是一个真正的几百平米的大合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房地产巨擘孙春生买下了威海路3.8亩的地,1928年太阳公寓竣工。最初造的是四层的楼房,1976年加盖了两层。为配合高档住客的需要楼底层有一排汽车间。德国造的下水管被使用了近百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中上层人士的居所。 威海路652弄静安别墅,正门开在南京西路1025弄(旧时叫静安寺路)上,曾居住过孔祥熙、蔡元培、于右任、郑小秋等名人,是上海最大规模的新式里弄之一。 静安别墅52号蔡元培旧居<br><br>  蔡元培(1868.1.11-1940.3.5)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至1930年,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等。<br><br> 静安别墅182号影星郑小秋旧居<br>  郑小秋(1910.5.22-1989.9.13)广东潮阳人,电影演员、导演。1910年出生于上海,中国影坛早期的著名童星。著名编导郑正秋的长子,艺名“药风子”。1922年郑正秋与张石川等人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他跟随父亲步入影坛,1923年改名郑小秋,同年主演影片《孤儿救祖记》。曾任上海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理事。解放后,郑小秋服从党的安排,投身科教片事业,导演了40多部影片,其中有《水土保持》、《保护耕牛》、《中国武术》、《写好毛笔字》等优秀科教片。1989年9月13日,因突发脑溢血于深夜去世,终年79岁。<br><br> 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的老师张静江家族在此建造静安别墅,当时租金贵得离谱,要用金条来付,诸多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曾居住于此,蔡元培曾在此从事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业;于右任曾在此研究编辑《两陋木筒汇编》、《标准草书》等著作。孔祥熙更是于1942年购得大部分静安别墅产业,后委托美商中国营业公司经租。静安别墅183幢老式红砖房里居住着900多户居民。电影《色戒》曾在此取景。 威海路681号百年老校民立中学<br><br>  民立中学创办于1903年为沪上著名的私立中学之一。1940年购置威海路412号民立中学4.号楼老校舍,民立中学2004年9月1日迁人威海路681号新校址。中国科学院叶培大院士,香港实业家邵逸夫,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原中纪委书记、中顾委委员李昌,著名作家周瘦鹃和郑逸梅,著名电影艺术家郑正秋,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建屏,原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魏启明,著名油画家陈丹青,东广节目主持人张培,奥运游泳冠军乐靖宜和“游泳王子”沈坚强,著名作家殷夫等都曾在民立工作或求学。 威海路720--722号中共上海临委书记王尧山旧居<br><br> 王尧山(1910—2005年)江苏溧阳人。1931年10月加入中共,曾任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党团成员、组织部长,上海“教联”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组织部长,中共华中局组织部科长,华东局城工部副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1955年因冤案影响遭迫害,1959年被开除党籍,下放到淮海中学任副校长。“文革”中王尧山同志再遭迫害,被迫退休。1979年王尧山同志恢复党籍,后任中共上海市纪委书记,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中央纪委委员,2005年去世。<br><br> 1936—1937年,根据中央指示在冯雪峰领导下,王尧山与林枫、沙文汉在威海路720~722号组成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尧山担任书记,负责了解和整理上海各系统地下党的组织,为重建上海地下党组织做准备工作。<br><br>  王尧山妻子赵先原上海妇联主任;王尧山的三哥林枫原杭州市委书记、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王尧山的妹妹宋依梅,丈夫何占春是资深媒体人,长期为陈云同志提供评弹节目。 威海路727号威海别墅<br><br>  威海别墅建于1938年,该处原为一片荒地由中和银行购地兴建,混合结构。小区环境非常不错,可以停车。北临南京西路,南靠淮海中路,交通地铁购物非常之便利。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独具老建筑的风格。 威海路730号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br><br>  静安区威海路幼儿园是—所一流的公立示范幼儿园,创办于1950年,前身是颇具盛名的华东保育院和市立托儿所。 威海路幼儿园主楼风格独特、造型优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房屋始建于1950年,原先是荣宗敬、荣德生家族的产业,现作为威海路幼儿园的教学办公楼使用。 威海路771号陈炳谦旧居,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内。<br><br> 原址有两幢楼,一幢是被拆除的西式城堡,还有一幢中西式建筑至今还保留着。<br><br>  陈炳谦,珠海前山梅溪人,1860年生于澳门。陈炳谦早年随兄到上海打拼,从丝茶进出口贸易做起到五大洋行之一的“祥茂洋行”(其他四家为沙逊、旗昌、怡和、太古)任华籍高级买办。经30多年打拼,陈炳谦成功迈进沪上巨富行列,历任广东旅沪同乡组织——广肇公所的董事、粤侨商业联合会会长,后来又担任闸北商会会长。1938年7月在澳门去世,终年78岁。宋子文、吴铁成、杜月笙、冯炳南等是治丧委成员,宋子文题“典型犹在”,杜月笙题“蓬岛归真”,李宗仁将军题“潜德幽光”。陈炳谦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任“祥茂”洋行的华籍高级买办,在华经营综合性贸易。上海滩有块祥茂肥皂,是他洋行经营的业务之一。 威海路910弄林邨<br><br>  该弄纵横布局规整,属于新式里弄,联排建筑。 “林邨”最大的谈资是姚篷子,他在文革前是上师院中文系的代课教师,文学家、翻译家、诗人。其父是清末举人,儿子是“四人帮”之一,姚文元。 该幢楼即姚蓬子的旧居<br><br> 姚蓬子是典型的“摇头风扇”:从1931年加入左联,当上党组宣传部长,到被捕后在《中央日报》上公开声明“脱离共产党”;抗战期间在重庆和老舍、赵铭彝等创刊《文坛小报》;1955年又因卷入潘汉年、杨帆反党小集团案而被捕。一直到1969年去世前几年,才短暂的“父凭子贵”了一把。<br><br>  叶永烈在《姚文元传》中,曾记录了发生在林邨的一段往事:文革中的农历正月初一,一辆乌亮的小轿车停在林邨弄堂口。从车上下来的“首长”,一身崭新的军装。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在邻居们众目睽睽之下,大摇大摆走向老家。哦,儿子姚文元来向老子姚蓬子拜年来了!向来邋遢的姚蓬子,一身笔挺呢中山装,胸前自然不忘戴那闪闪发亮的金像章,在家门口恭候儿子一家的光临。姚蓬子哈哈大笑着。虽然儿子进屋之后,随即关上了大门,那笑声还透过门缝,在外面回荡着。另外姚文元在文革中多次骑着自行车在夜间来到林邨,求教于父亲姚蓬子。姚蓬子正闲得无聊,自然尽力为儿子翻查海瑞资料。虽然开初姚蓬子曾数落过儿子“海瑞有啥批头”,但听儿子透露了此事的“来头”之后,姚蓬子立即“急转弯”了。 林邨弄堂走到底,有一个极具特色的烟囱,做得很有艺术性,非常少见,它是旁边展览中心的食堂烟囱。 威海路910弄林邨20号原上海儿童图书馆,现为民居。<br><br>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1941年7月,应永玉发起,中华慈幼会等支持而创办上海儿童图书馆,馆址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大华书场。1943年迁威海卫路(今威海路)910弄20号3层双开间楼房1幢,为上海儿童图书馆总馆。1952年10月市文化局接办,改名上海市儿童图书馆。1953年2月迁北京西路1647号,改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958年4月迁南京西路962号。1960年11月并入上海图书馆。宋庆龄1980年6月题馆名。1987年1月恢复独立建制。德润的天空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