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长征路

幸福港湾

<p class="ql-block">  十月二十二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每到这一天,我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涌动着一种特殊情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长征的人间奇迹,雪山草地的悲壮故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气慨,总是震撼着我的心灵,使我久久不能平静…。长征故事伴我成长,长征精神刻骨铭心,长征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很自然想到了我的父亲,一个红小鬼走过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12岁参加红军,14岁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饥与寒、生与死、血与火,置死地而后生的长征路上,在人迹罕见的雪山、草地中,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克服了种种常人无法逾越的困难,凭着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成为幸存下来胜利到达延安的二万五千个红军将士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川陕苏区,父亲经历了两年多,打土豪分田地,保卫红色政权的苏区创建斗争。一九三五年三月,为策应红一方面军长征,随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川西进军,正式踏上了漫漫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  从嘉陵江边出发到甘肃会宁三个方面军会师,地图上直线距离约1000华里,可这一段路程,却用了一年半时间,红四方面军在川、康、甘、青四省曲折反复往返,北上、南下,南下、北上,三过雪山,三过草地,“大小战斗千百次”。之所以这样折腾,是因为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在进行激烈反复焦灼的斗争,当时大部分红军战士并不知道:北上是胜利之路,南下是死路一条。为此,红四方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由出发时十万大军,骤降到四万人。会宁会师后,又组成西路军去打通国际路线,真正到达延安的还不到一万人。多年以后,父亲说:错误路线真是害死人啊!</p> <p class="ql-block">  父亲回忆,长征中除了时常与围追堵截的敌人打遭遇战之外,最大的困难是自然环境恶劣,缺衣少粮。在翻越多座雪山时,他们都是只穿着单衣,在异常寒冷、空气稀薄、海拔高度达5、6千米的雪山上,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冻僵倒下再也爬不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茫茫草地,一望无涯,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或者拄着棍子探深浅,几个人搀扶着走。这样,一天下来,精疲力竭。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往往是一个人陷进去后,另一个人伸手去拉,用力过猛也会被带着陷进去。后来有了经验才知道,要慢慢移动身子才能上得来,或者将绑腿带缠在被陷进同志的腰间才能拉得上来。那个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一下子很难好。二怕下雨。草甸本来就难走,天下着雨,脚底下更软、更滑,稍不慎就摔倒,掉进泥沼里去。三怕过河。草地上有不少河,有的水浅好过一点,有的河宽流急很难过,如果遇着下雨更难了。身体虚弱,挨冻受饿,禁不住冰冷的河水刺激。几乎每过一条河,即使是一米深的小河,都有战士倒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地天气,一日三变,温差极大。早上,太阳出得晚,很冷;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冻得人们瑟瑟发抖。父亲他们过草地前,大多衣单体弱,为了御寒,各人穿戴五花八门,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各种兽皮,太冷了,有的就喝点酒或咬点辣椒驱寒。但酒、辣椒都带的少,不够用,两三天后也没有了。这样在泥沼草地行军,真可谓饥寒交迫,这样的恶劣环境饿死、冻死了不少人。</p> <p class="ql-block">  草地净是泥泞渍水,一般很难夜宿。行军到了傍晚,往往要找一个土丘、河边、高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宿营。如果找不到比较干一点的地方,就只好在草地里露宿。怎么露宿?或者就地而卧,或者坐着打盹,或者背靠背睡一会。若有块油布用树枝架起遮挡风雨,就算是很好的条件了。有时晚上风雨交加,用树枝架起的油布,既遮不住风雨,也挡不住寒冷,就会在风雨淋浇之下熬过一夜。在草地里露宿还担心睡着后,跌倒或滚到深水泥沼里去,这样就没命了。因此,有时几个人轮流“值班”,以免发生不幸。但是,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和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下雨,青稞麦被淋湿了,就成疙瘩,再用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不经饿。如果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还有那么长的路程怎么办?父亲回忆,为了省着吃,部队将各人的干粮袋集中起来,规定每人每天只能吃三两粮食,多吃就要执行军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断粮了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这就要学会辨别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第三次过草地时,野菜、草根、树皮都被前边的部队吃完了,新的又没有长出来,后续部队连野菜、树皮都吃不上,更苦。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将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三六年八月,父亲他们终于第三次走出草地,这一次在草地,他们整整走了一个半月,到达甘南哈达铺、大草滩、岷县一带。父亲回忆,当走出草地那一刻,大家感觉就像从鬼门关重回人间一样,如释重负。部队行进到陕甘边界一个叫王家团总的地方时,遇到了红一方面军从陜北派来迎接他们的一个连队,两军再次重逢,感慨万分,战士抛下肩上的背包,放下手中的武器,热泪奔涌,互相拥抱,掌声、笑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部队到达会宁时,满街都是欢迎的红旗和标语,到处可以听到庆祝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欢呼声。</p> <p class="ql-block">  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结束。</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曾经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后只剩下二万五千人。</p><p class="ql-block"> 能够坚持走完长征的红军战士,都是经受住非同寻常残酷考验的革命精英。长征胜利后,中央规定,凡是经过长征的人,一律免除候补期,可以直接入党。因此,到延安不久,年仅15岁的父亲就直接由团转党。</p><p class="ql-block"> 过去组织部门有过规定,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前,参加革命的都算是红军,但只有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才能称之为“老红军”。</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1955年荣获的三枚三级 八一、独立自由、解放勋章和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授勋,能同时获得三枚勋章的,全军只有6984人,也就是说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建国后自然消耗,军队中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只剩下不到七千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中国最顽强的军人!正因为有这样的他们,才托起了我们今天的和平,才铸就了今天中国军人的军魂!</p> <p class="ql-block">  长征的经历,使父亲一辈子都刻骨铭心,特别是晚年,回忆当年,想到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常常泣不成声,老人家常念叨:没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人民军队的今天,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嘱咐我们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把长征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2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