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拉尔基在国家一五建设时期顿变原因和过程的梳理 昨天晚上,我夜观天象,<br>看见北斗七星,正君临我们头上;<br>今天早晨,我凭栏远望,<br>看见吉祥云彩,正偏集北西方向。<br>于是,我偷偷地哭了,<br>我感受到我们居住的北方,<br>它的神秘,它的奇异,它的魔幻,<br>它的诗一般梦一般的力量。<br>…………[1] 引言<br> 我们曾经工作过的中国一重(齐齐哈尔)是我国首批1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之一。中国一重(富拉尔基区)又被列入了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是一座工业之城,是“一五”时期国家重点投资兴建的工业基地,是建国初期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国家装备工业基地。具有发展工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然而想把富拉尔基由县城变成国家工业基地,我们称为“富拉尔基筑城”的过程讲解清楚,就需要梳理这段历史过程。因此前未见这方面的公开报导。当年的建设者已纷纷老去,谁来讲富拉尔基的故事,让这故事活在后辈的记忆中呢?我们的父辈参加过富拉尔基的建设,我们做为成长在富拉尔基,把富拉尔基称做家乡的人,有这个责任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们试着把这部富拉尔基史书叙述一下。 <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筑城的回顾</p><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1.筑城之前的状况</p><p class="ql-block">2.筑城的标志</p><p class="ql-block">3.筑城的实施</p><p class="ql-block">4.富拉尔基筑城的原因</p><p class="ql-block">5.筑城相关的历史过程记录之时间轴</p><p class="ql-block">6.富拉尔基的筑城建设</p><p class="ql-block">6.1 从规划图说起</p><p class="ql-block">6.2 规划图之外增加了一所大学</p><p class="ql-block">6.3 三大工厂的设计及施工</p><p class="ql-block">6.4 三大工厂的作用</p><p class="ql-block">7.漫步在昨日的富拉尔基</p><p class="ql-block">8.尾语</p> <p class="ql-block">1.筑城之前的情况</p><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位于滨州铁路线与嫩江会合处的嫩江西岸,原中东铁路从这里过江,铁路嫩江大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江桥的两头建有江桥要塞,1902年建的老火车站(1925年又重建)在现在的向阳桥附近,向东建有一片俄式铁路员工住宅和中东铁路疗养院及浴场。富拉尔基设站,除原有的陆路、水路运输外,又有了铁路运输,可谓交通便捷,为民族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机遇,近代化火磨相继开业,广记火磨附设电厂于1918年为街区送电,并架设路灯。民营电话局也相继开始营业。随之外国资本的俄商火磨、烧锅,丹麦的宝隆公司等也相继拥入本地区。到1906年铁路附属地内的工商户发展到16家。1928年,民族工商业增至132家,其中粮栈24家。商贾云集,市面繁荣,供销旺盛,商机大增,嫣然有小商埠之称,是中东铁路西线粮谷集散地之一。1931年瑞士籍神父出资在富拉尔基修建了一座大圣若瑟天主教堂。 1945年8月15日,富拉尔基解放。1946年4月,龙江县政府从齐齐哈尔市区移驻富拉尔基,设置富拉尔基区,后改为龙江县第一区,成为龙江县县城。</p> 1902年建的火车站,附近建筑物是俄式铁路员工住宅。 1925年又重建的火车站 2.筑城的标志<br data-filtered="filtered">是1953年苏联专家参与制定出来的富拉尔基城市规划图,这是一个工业城市的规划图。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实施。<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热电厂厂区;2.北满钢厂厂区;3.重型机器厂厂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筑城的实施</p><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城市建设是从建富拉尔基热电厂开始的,当富拉尔基热电厂、北满钢厂和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这三个全套苏联设计的工厂被中央部委确定落户在富拉尔基的时候,即1954年10月富拉尔基便由龙江县的县城划归齐齐哈尔市管辖,设置市辖富拉尔基区。随后龙江县政府迁移至龙江县朱家坎镇(后改名为龙江镇)。至此,富拉尔基的行政管理由一个县城转变成为国家的一个重工业区。</p><p class="ql-block"><br></p> 1950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的前身)的地质勘探队对富拉尔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确定工业区的地质勘探。 4.富拉尔基筑城的原因<br>起因:1950年6月25日开始的朝鲜战争。<br>外因:为了保证共和国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安全迫使中央作出国家工业布局调整。东北南厂北迁,北满离苏联近,是当时中央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在朝鲜战争发生后中央为建立北满基地聘请了3个苏联专家设计组。1950年10月开始有5个工厂由沈阳迁至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市。具体来讲就是,沈阳五一厂被一分为三:其中炮所迁到齐齐哈尔市建立和平厂,火工所迁到齐齐哈尔碾子山建立华安厂。皇姑屯车辆工厂与齐齐哈尔铁路工厂合并成立齐齐哈尔车辆厂,沈阳东北机器一厂迁齐齐哈尔建立第一机床厂,沈阳东北机器五厂迁齐齐哈尔建立第二机床厂。这样一来齐齐哈尔的电力供应就出现了问题,为了缓解齐齐哈尔市用电困难,满足黑龙江省工农业建设的需要,急需要在齐齐哈尔市周边建个发电厂。所以在南厂北迁的同时,1950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的前身)的地质勘探队对齐齐哈尔周边进行了电厂选址的地质勘探。发现富拉尔基具备建发电厂的条件,接着又对富拉尔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确定工业区的地质勘探,确定富拉尔基具备建设大工业区的条件。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业管理局决定在富拉尔基嫩江右岸开始筹建电厂。富拉尔基热电厂被列入苏联援建项目中的第一批项目50项中 ,1951年筹建,1953年破土动工,1955年建成投产。已有的在沈阳的军工厂和机械类工厂都北迁了,故原计划建在沈阳东面(南满)的本溪为军工提供特殊钢材的特种钢厂(时称:本溪第二炼钢厂),中央重工业部在1952年5月确定改在东北北部(北满)富拉尔基建厂。这样苏联援建项目中的第一批项目50项中就有富拉尔基热电站(厂)和富拉尔基特殊钢厂两项落户在了富拉尔基。 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规划在富拉尔基兴建一个年产机器产品4万吨的重型机器厂。但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和工业管理机构的变动,重型机器厂被划归由一机部筹建。1953年1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在武汉成立“中南重型机器厂筹备处”。因武汉地区建设重型机器厂的基本条件不够理想,当年5月通知筹备处迁至黑龙江富拉尔基更名为“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筹备处”。所以,在1953年苏联专家参与制定的富拉尔基城市规划图就把重型机器厂的工厂区和家属区的位置定了。195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考虑到富拉尔基离各钢铁基地太远,且朝鲜战争已停战国际关系日渐缓和,通知筹备处再回武汉选厂更名为“武汉重型机器厂筹备处”。但是,终因武汉的地理条件较富拉尔基弊多利少,遂放弃在中南地区选厂,仍回富拉尔基建厂。筹备处在北归途中,曾在北京西郊石景山地区衙门口选址,也因故放弃。苏联援建项目中的第二批项目确定后,1954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最后确定在富拉尔基建厂,筹备处全体人员于1954年9月返回富拉尔基更名为“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筹备处”。1955年9月一机部三局下令“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筹备处”改名为“403厂”,此后开始了工厂的建设。<br><br>内因:富拉尔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呼兰额日格”的转音,意思为“红色的江岸”,之前“富拉尔基”曾叫过“福来尔基”。既然是转音,转成什么汉字全凭说了算的人来定。说了算的人当时是给建设中东铁路时站名表中称为四十五号小站改称的人,这些人最终还是觉得“福来尔基”不如“富拉尔基”大气和有内涵,所以定名为“富拉爾基”。富拉尔基位于滨州铁路线与嫩江会合处的嫩江西岸,地势平坦的松嫩平原上。东有嫩江、西有库尔奇勒河(又叫“库勒河”),水源充足。在嫩江通航季节500吨以上的特大超限件可沿水路经中俄界河入海。在北半球嫩江由北向南流,富拉尔基处嫩江右岸按照地理学的规律,受科里奥利加速度的影响右岸冲刷较明显,但富拉尔基属于大兴安岭东坡的延续地势高,而江东那边地势低,江东那边的昂昂溪(蒙古语直译成汉语就是“狩猎场”)就是一个盆地,当嫩江大洪水洪峰来袭,江水会向江东窜甸子泄洪,处于江西的富拉尔基则安全。同时富拉尔基的地质条件好,土壤承载力高、土层厚。又地处东北大动脉原中东铁路的滨洲线上,老火车站建于1902年,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从这里经过,建铁路自备线短,具备方便的铁路运输条件。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又是国家能源基地,背靠苏联,适合于建大工厂同时建设成本最低。富拉尔基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大业开基”重点布局之地。 <p class="ql-block">5.筑城相关的历史过程记录之时间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天后,</p><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19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来到了座落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名叶卡捷琳堡)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毛泽东主席参观了乌拉尔重机厂的所有车间,他说希望在中国也有这样的工厂。</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p><p class="ql-block">中央请苏联组成了3个专家设计组研究设计北满基地。</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形势大变。</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5日一场世界大战级别的局部战争打响(第一次战役)。</p><p class="ql-block">中央调整工业布局</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沈阳军工厂、机床厂、火车车辆厂等奉命迁至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市建和合并组建了五大工厂。</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的前身)的地质勘探队对齐齐哈尔周边进行了电厂选址的地质勘探。发现富拉尔基具备建发电厂的条件,接着又对富拉尔基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确定工业区的地质勘探,确定富拉尔基具备建设大工业区的条件。</p><p class="ql-block">1951年春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电业管理局决定在富拉尔基嫩江右岸开始筹建电厂。</p><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中央重工业部确定北满钢厂富拉尔基厂址。</p><p class="ql-block">1953年苏联专家参加的富拉尔基城市规划图制定完成。</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6日苏联援助的富拉尔基热电厂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p><p class="ql-block">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富拉尔基城市规划。</p><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苏联援助的富拉尔基北满钢厂破土动工(先建的甲区和红岸宾馆)。</p><p class="ql-block">1954年6月国家调整行政区划,松江省被撤销,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黑龙江省的省会驻地从齐齐哈尔市迁至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变成省辖市。</p><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一机部确定在富拉尔基建设重型机器厂,筹备处进驻富拉尔基。</p><p class="ql-block">1954年10月富拉尔基由龙江县城划归成为齐齐哈尔市市辖区。</p><p class="ql-block">1955年春天重型机器厂生活区开始动工(先建的56栋砖平房,二层宿舍楼街区)。</p><p class="ql-block">1955年富拉尔基发电厂建成投产运行。</p><p class="ql-block">1955年9月一机部三局下令“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筹备处”改名为“403厂”,此后开始了工厂的建设。</p><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苏联援助的重型机器厂在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及场地平整)基础上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1957年11月3日北满钢厂全面竣工建成投产开工。有资料表明投产开工时,北满钢厂全厂职工人数为8201人。</p><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26日教育部和一机部联合批复开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哈工大迁移部分相关专业师生在富拉尔基组建哈工大分校(后称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p><p class="ql-block">1959年3月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在重型机器厂电影院隆重举行了成立典礼。</p><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30名首届毕业生毕业。</p><p class="ql-block">1959年年底按照“边建设、边准备、边生产”的“三边”方针建厂的重型机器厂基本建成。</p><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4日重型机器厂通过国家验收。</p><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5日重型机器厂建成开工剪彩。</p><p class="ql-block">1960年10月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更名为第一重型机器厂,至此中国一重职工数由1953年筹备处来富拉尔基时的37人发展到16024人。</p> 6.富拉尔基的筑城建设<br>6.1 从规划图说起:<br>富拉尔基自1897年修建中东铁路起, 逐渐有街巷形成。而真正让富拉尔基繁荣起来的,则是“一五”时期国家在富拉尔基规划新建起一座工业城市,我们称为富拉尔基筑城。在苏联专家参与指导下1953年编制了富拉尔基城市总体规划,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该规划有典型的苏联古典主义城市规划风格。<br>中轴线是整个城市格局的“脊梁”,富拉尔基城市的中轴线是规划的产物。和平大街是富拉尔基城市的中轴线。一般规划新建城市的中轴线大多取自经纬线做为城市的中轴线。然而富拉尔基这座新建的城市规划时却以这座城市最早具有现代历史的原中东铁路滨洲线铁路经过富拉尔基段铁路线为基准,平行于此作了一个和平大街做为该城市的中轴线。富拉尔基城市的中轴线是纬线顺时针转了28度(与纬线成28度角)。中轴线的东端是沿江而建的红岸公园,西端被规划之外的一所工科大学填入。中轴线和平大街与红岸大街交汇处为城市的中心,在这里建有齐齐哈尔市营业面积第二大的百货商店、区政府、邮电局大楼、新华书店、一个剧场、一个俱乐部(电影院)。中轴线和平大街西段过了三大厂火车自备线铁路后(铁西)即为重型机器厂的生活区由14个街区组成的苏式住宅楼区沿大街两侧铺开,在大街两侧布置有公园、电影院、俱乐部、百货商店、蔬菜副食品商店、饭店、照相馆、药店、邮电局、中学、大学,据前些年去过苏联乌拉尔重型机器厂的人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从厂区到家属区就是苏联乌拉尔重机厂及家属区的复制品,在乌拉尔重机厂家属区散步时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富拉尔基的铁西。中轴线和平大街东段与向阳路相交,向阳路布置有钢厂甲、乙、丙苏式住宅楼区、医院、医校、中学、小学、电影院,百货商店、蔬菜副食品商店、食品商店、饭店、照相馆、浴池等。 <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苏联模式住宅区</p><p class="ql-block">1.热电厂家属住宅楼区(道北火电大楼区,其中含有部分一重厂的楼);</p><p class="ql-block">2.北满钢厂家属住宅楼区(甲区、乙区。丙区);</p><p class="ql-block">3.一重厂家属住宅楼区(5、6、7、8、9、11、12、13、14、15、17、18、19、20街区)。</p><p class="ql-block">蓝线:和平大街(富拉尔基城市中轴线)</p><p class="ql-block">绿线:红岸大街</p><p class="ql-block">紫线:向阳路</p> 1982年版的富拉尔基交通图,可以看到53年版规划图的印记。 富拉尔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我们估算出大环境下季风通过富拉尔基其方向约与西向成38度角,与富拉尔基城市中轴线成10度角。富拉尔基夏短冬长,主导风是西向北偏38度角的西北风,富拉尔基城市规划图把居民区设置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而工业区设置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这样能够保证工业区的废气不会逆风吹向居民区。 <p class="ql-block">6.2 规划图之外增加了一所大学</p><p class="ql-block">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篇的一句话就是“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为了国家发展重工业装备 ,1958年9月奉教育部和一机部之令哈尔滨工业大学将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整体迁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家重型机器制造中心和钢铁冶金的重要基地一一</span>富拉尔基建立分校,分校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该校的主要任务是为重型机器制造工业培养干部,规模暂定为5000人。因为富拉尔基1953年版城市规划设计中没有规划大学,当时有三种选择一是向西发展,二是跨过滨洲铁路向北发展(在火电大楼附近),三是在市中心(五百附近)。经过学校的论证,学校选择了在富拉尔基城市的中轴线和平大街的西端组织建设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60年10月29日更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校址。学校认为此地不受任何限制,地点安静,交通尚方便,靠近重型机器厂,有利于教学。因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是从哈工大整体迁出的,当时的哈工大是中国培养重工业人才的高校,而这个分校是培养给中国重工业提供装备的人才的高校,没有重工业装备发展重工业就是一句空话,国家重工业装备水准上去了国家重工业的水准才能上去,所以从国家战略来讲当年哈工大的这分校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尖刀上的刀尖,在全国的工科高校中的地位用现在上海宣传自己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排头兵的排头兵”。所以富拉尔基这座工业城市便有了全国顶尖的工科大学。画龙点晴的在规划图的填上的这一笔,使富拉尔基达到了世界规划筑城的最高标准,成为一座有“灵魂”的城市。富拉尔基就象一条从嫩江里跃出的龙,中轴线和平大街是它的脊梁,昂首之处座落着是一所知识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6.3 三大工厂的设计及施工</p><p class="ql-block">设计</p><p class="ql-block">北满钢厂由苏联冶金工业部国立全苏冶金工厂设计院和苏联黑色冶金设计院设计</p><p class="ql-block">重型机器厂由苏联重型机器厂制造部重型机器厂设计院设计 </p><p class="ql-block">热电厂由于手头资料有限,我们没有查到是由苏联的那个单位具体设计的。待以后补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施工的建设队伍</p><p class="ql-block">该三项工程是由苏联进行设计、提供全套设备并派专家来华进行指导施工的。</p><p class="ql-block">北满钢厂由冶金工业部第四冶金建筑公司、中国冶金第十机械安装公司、本溪钢铁公司基本建设处、本溪二钢工业工程公司等工业工程建筑公司承建,在施工高潮期,工地上集中了两万余人的建设队伍。</p><p class="ql-block">重型机器厂由刚刚建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中央建筑工程部直属公司和东北机械化施工公司承建。在施工高潮期,工地上集中了两万五千余人的建设队伍,</p><p class="ql-block">热电厂由东北火电三公司承建。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当齐齐哈尔人骄傲地谈起齐市八大厂的时候,不能忘记富拉尔基热电厂的作用,这是我国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热电厂投产后,大大缓解了齐富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向富拉尔基的各单位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汽及采暖热水。热电厂是齐市各工厂生产和齐市人民生活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动工和建成投产时间</p><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热电厂 </p><p class="ql-block">1953年7月6日破土动工,1955年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北满钢厂</p><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破土动工,1957年11月3日全面竣工建成投产开工。</p><p class="ql-block">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p><p class="ql-block">1955年春天生活区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生产区破土动工</p><p class="ql-block">1960年6月4日通过国家验收。5日全面建成开工。</p> 五十年代建设中的重型机器厂 6.4 三大工厂的作用<div>热电厂</div><div>原料:煤。产品:电能、热能。<br>北满钢厂</div><div>原料:钢。产品:军工等用途的特殊钢。<br>重型机器厂</div><div>原料:钢。产品:重型机器。冶金、矿山、石化、汽车、国防、军工等企业使用的重型机器装备。<br></div> 7.漫步在昨日的富拉尔基 <div>五、六十年代时富拉尔基</div> 富拉尔基火车站站舍一一在红岸大街的北端,是1957年4月兴建的新站舍,1958年交付使用。新站舍在线路南侧。分为售票厅、候车大厅、问事处、贵宾室、公厕、小卖店等。 最好的照相馆一一工农兵服务楼照相馆<br>最好的公共浴池一一工农兵服务楼浴池 最大百货商店一一齐齐哈尔市第五百货商店,成立于1954年,地处富拉尔基城市中轴线和平大街与红岸大街交汇处,是富拉尔基城区的最中央,由一座中西合壁的两层建筑物和一座苏式三层建筑物组成,隔红岸大街与“黄楼”对峙相望,可营业面积在齐齐哈尔市百货商店里排名第二,齐市最大的百货商店是联营百货公司。 1960年重型机器厂军乐队在五百广场,可以看到部分五百商店。 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一一当时被富拉尔基人称为“黄楼”,六十年代齐齐哈尔建筑公司办公楼,是五十年代初富拉尔基筑城时中央建筑工程部直属公司(由华东野战军99师转化而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五师(中建二局前身))自建自用的办公楼旧址,该楼195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当时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建设指挥部。它座落在规划图中的中轴线和平大街和红岸大街的交叉口处, <p class="ql-block">最大的食品商店一一富拉尔基第二蔬菜副食品商店。由前副食门市部、后副食店、八街区门市部、糕点厂组成。负责富拉尔基铁西这片(重机厂、东重)工厂、学校和居民的蔬菜和副食品的供应。因没有找到蔬菜二商店建筑物的照片,暂以在蔬菜二商店后院办公室前的111人的集体合影充之。</p> 最早的江水浴场一一红岸宾馆附近的浴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东铁路时期俄国设在富拉尔基的铁路疗养院的江水浴场),以前富拉尔基在毛主席畅游长江日组织各单位畅游嫩江活动,就是从这个位置下水,顺流在红岸公园处上岸。 最高级的宾馆一一红岸宾馆(齐齐哈尔市政府第二招待所),当时北满钢厂的苏联专家招待所。195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周恩来总理来富拉尔基视察时在此下榻。照片是北满钢厂职工医院部分职工在红岸宾馆的合影。 最高级的住宅区一一北满钢厂“丙区小楼”小住宅群。14座苏联小住宅模式的二层小楼小住宅群,每栋楼从中间均分为2户人家居住。当时一部分分配给钢厂苏联专家居住,一部分是给钢厂建设时期享受部级待遇领导居住。 最大的苏式住宅楼区一一重型机器厂家属住宅楼区(由14个街区组成) 近年航拍视频的截图,图中含有7、8、13、14、17街区的重型机器厂家属区苏式住宅楼。 <p class="ql-block">最先建的苏式住宅楼区一一热电厂铁道北火电大楼(区)1953年建设,这个楼区有一部分是热电厂的楼,一部分是一重厂的楼,先建的是热电厂的楼。1954年9月重型机器厂筹备处进入富拉尔基就设在这个楼区办公,当时一重厂的专家招待所(苏联、捷克等国的专家居住)也设在这个楼区。1958年哈工大重型机械学院进入富拉尔基时借用了这个楼区中一重厂的楼,后来在1965年东重家属才完全离开这里迁至东重家属楼区。因没找到老照片,近日在富区的朋友去了这个楼区热电厂的楼拍摄了此照片补缺。</p> <p class="ql-block">火电大楼楼区的一栋楼,我请教了建筑学的教授,教授告诉我:“这是苏联的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样式的楼,中国的建筑师在门洞(单元门)等的上方加了中国老式的木作的雨蓬一一垂花门罩。只有中国五十年代早期的苏式建筑中才有。”</p> 容纳人数最多的电影院一一(重型机器厂)职工电影院。富拉尔基常年放电影的电影院有:(重型机器厂)职工电影院、(热电厂)红岸剧场、齐建俱乐部(齐建)、曙光电影院(区政府)、(北满钢厂)三三文化宫、红旗剧院(区政府)、铁北电影院(黑省物质储备二三二处)。间歇放电影的有:工人俱乐部(重机厂)剧场、东重俱乐部。<br> <p class="ql-block">最大的医院一一齐齐哈尔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54年9月。在富拉尔基大的医院还有:重机厂职工医院、北满钢厂医院,区医院等。</p> 最大的广场一一重型机器厂厂前广场。可以容纳万人以上。 最大的公园一一红岸公园,位于富拉尔基城市中轴线和平大街东端嫩江西岸。总面积53万平方米,是一处以1.5公里长沿江游览地带为主体的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56年,同年周恩来总理曾游览过这个公园。 最大的自然风景区一一北湖自然风景区<br>北湖自然风景区距离富拉尔基城区一公里,位于碾北公路与跃进路汇合处南端,即嫩江西岸,草原面积3000亩。宽广的湖面和适宜的气候为各种候鸟提供了栖息地,是候鸟的天堂。北湖湖泊沟壑相连、沙丘湖水成片,“牛毛杠”绿茵如织,灌木丛比比皆是。是富拉尔基各单位“野游”活动必去之地。 体量最大的单座楼一一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主教学楼(大灰楼,四方开口圈楼,建筑面积14470平方米)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主教学楼很难用照片表示清楚,借一当时在上小学的东重子弟画的教学楼南面的水彩画补充之。如果把这四方开口圈楼展开成一字型的话,其气势不输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教学楼。而且这座主教学楼距离校门较远,显得更有深度。 最高学府一一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60年10月改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行政级别最高的两位厂长之一一一重型机器厂厂长兼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院长杨殿魁(行政七级,副部)。1962年6月杨殿魁厂长(周恩来总理右侧)陪同周恩来总理视察一重厂。 行政级别最高的两位厂长之二一一北满钢厂厂长林纳(女、1953年来富时是行政九级,在富拉尔基的几年中升为行政七级,副部)。1957年10月林纳厂长陪同陈云副总理视察北满钢厂。 <p class="ql-block">8.尾语</p><p class="ql-block">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出:因国际上发生了影响我国生存的战争,迫使国家调整工业布局,富拉尔基由于自身条件好而被选为建设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国家重点工业布局城市。富拉尔基的工厂和城市建设是在苏联专家的设计规划和指导下,国家动用了最精英的建设队伍完成的。仅重型机器厂工厂建设在施工高潮期,工地上就集中了两万五千余人的建设队伍。在物资供应上甚至动用了国库储备的钢材。是祖国给与富拉尔基诗一般梦一般的腾起的力量,使其成为中国工业大业开基之地。著名作家刘白羽写过一篇散文〈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文中记录了1958年建设中的富拉尔基,刘白羽在这篇散文中深情的写道:“那是一个晴朗的春天的早晨。我们的车子驶过富拉尔基的大街,开到辽阔的原野上去。⋯我们走上一个岗岭,回头向富拉尔基望去⋯,如果将我们眼前的景色画一幅写生画,我想这幅画的名子应当是‘社会主义的早晨’。”1958年的富拉尔基,热电厂已经投产运行了三年,北满钢厂也开工了一年,重型机器厂在边建设边生产。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在迁移中⋯ ,这是富拉尔基魅力四射乍放光彩的年代。从1953年开始建设到了1958年时,富拉尔基实际建设已基本完成了1953年制定的规划图的规划布局。并且国家及时的画龙点晴的填上了一笔,比规划时增加了一所大学。使1953年制定的规划图发生了质变。一个有灵魂的工业化城市在富拉尔基拔地而起,屹立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新中国工业的故事从此开始了崭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仅以此文向富拉尔基的建设者们致敬!向富拉尔基致敬!祝愿富拉尔基未来更加美好!</p> [1]引自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把其中的“西北”换位为“北西”。富拉尔基地处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西部。<br><br> 作者<br>王者静,成长在富拉尔基,重机厂第二子弟中学七五届毕业生。<br>张大伟,成长在富拉尔基,齐市第六中学七五届毕业生。<br>我们俩在1975年是富拉尔基公社后库勒大队青年点的下乡知青战友。 补记: 本篇回顾(修改过的)已经在齐齐哈尔日报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第4版中刊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