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间转接点。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广场整体设计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构成。北广场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志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是624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悼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的新寺,面积342亩,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整个工程“穷班垂巧艺,尽衡霍良木”寺院建城后,极为壮丽。唐太宗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当时的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寺院,寺院新建落成时,唐代高僧玄奘受朝庭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p><p class="ql-block">从建寺至今,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独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存寺院只是当时的西塔院。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2007年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区在追求极致美感的同时,通过造像、雕塑、植被等各种方式表达设计者对于内心禅意境界的向往,有着精巧典雅的格调,也有着幽深高远的文化气息。它超然、悠然、隐遁、空灵的意趣最自然不过地表现了隐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种气度。隐逸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使园林由城市的喧嚣走向山野的宁静,更注重将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提升到对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现出一种深度的冥想和悠然的心境。</p><p class="ql-block">园区设计建造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体现了四大特色:</p><p class="ql-block">1、构架山水,师法自然。</p><p class="ql-block">2、山水寄情,禅意空间</p><p class="ql-block">3、野趣茶庭,风雅亭台</p><p class="ql-block">4、移天缩地,意趣无限</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2022年10月20日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