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这是一个有秩序有神韵的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壁村,位于沁源县的西北部,是韩洪乡的东大门。从空中俯瞰,四通八达的公路交汇于此,村庄布局独特,酷似一只瑞凤眼。古人描述瑞凤眼有诗云:日月分明两角齐,二波常秀笑微微,流而不动神光色,翰苑声名达凤池。用在古老的程壁村恰如其分,不知先民是否以风水立村,但千百年来,村人修房盖屋,皆因地就形,巧意契合,非有意为之,又似有天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村前韩洪河、旭河两河交汇,从县城、郭道、韩洪、沁河源的四条公路在此分合。房屋座向周正,皆为坐北向南,红瓦蓝砖,院落整洁,成行成排,有序而建。村靠北山“后岭”叠翠葱茏,朝南远看“雨池山”邈邈,“东寨坡”承朝阳接瑞气,西偎“社脑坡”社王守立。村前两条公路犹如笔勾画的双眼帘圈村而过,一条潋滟河似玉带环绕,虽因地况变故,河道干涸,但在以前一直水流不断,浩浩淼淼,奔腾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凤眼波长贵自成,影光秀气又神清”,这句话用在人身上,寓意贵气和秀气,用在村庄同样适合,人立村,村养人,更何况千年百年的磨合胶着,早已村人融合为一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璧的“贵气”从立村自带。关于程壁村的由来,说法有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说法一,源于地名谐音。早年村西头有一棵百年古槐,树干遒劲,树冠如伞,春来槐花如雪,芳香扑鼻。树下有一又大又深的水池。相传,池中曾有一神鳖潜藏,俗话说:千年的王八(鳖)万年龟,鳖有长寿无疆的寓意,因此被叫做“池鳖”。现在本地人仍习惯用方言称“程壁”为“池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说法二,也是较为传统的说法。据说是因村里最早由程姓和壁(白)姓两户立村,故得名程壁村。但因资料缺失无历史依据可考。程姓一直延续至今,虽不是村里人数最多的姓氏,但也算后继有人。关于“壁”,有人说是“白”姓,因为当地人方言“白”也读作“壁”音,目前村里已无此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说法三,源于“完璧归赵”的故事。相传,当年蔺相如智勇双全保下国宝“和氏璧”,从秦国带璧归赵,赵王欣喜万分,带文武官员到王璧村一带迎“璧”,怕有不测,连夜将玉璧又前一程,该地取名程璧,“璧”和“壁”混用,后写为程壁,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无论哪种说法,也只是一种传说,后人多追根溯源,但追着溯着就对前世和后世一样迷茫懵懂了。这也是我走村访事遇到的最大阻碍和困惑。村里人对旧事多含糊不清,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连影子也探寻不到,很是遗憾和叹惋,因此,今人要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财富,就是文字记载,否则,我们今天的迷茫,就是后世的迷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好在,总有一些人会留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会收集老人讲过的景,口口相传,即使有一些偏差谬误,也只能权且认可,那是唯一的光芒。分析传说的来由,为什么这个传说会发生在这里,而不发生在其他地方,必定有其产生的渊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在程壁村,我遇到了任明庆和谭怀中两位老人,从他们的叙述中了解村里的往事,也许不够全面,但至少他们是村里公认“知旧事晓历史”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璧村的“贵气”还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上。如果按“完璧归赵”的故事探究,该村立村至少千年以上。程壁村从地理环境分析,是该区域连接四方的交通要道,东西畅通,地势平坦,土地规整,有山有水,这是先民择地而居的首要条件。因此程璧一直以来是韩洪乡一带人口较为旺盛的原因之一。现村里有314户,759口人,常住人口达300多人。据村里人统计程壁村人口最多时近千口人,早时,村人以种田农耕为生,庄稼人不离土地,村里人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安居乐业。以“弓”“田”“谭”三姓为主,弓姓占全村人口的40%,田姓占30%,谭姓占15%,其中弓姓和谭姓于明朝早期迁来,约有500年的历史,田姓相对晚一些。原土著程姓现有十几户,50多口人。其他还有杨、原、任、李、杜、吴、高、王等50多个姓氏。姓氏较多,迁移到村时间有前有后,但不分老住户还是新成员,不欺生不妒能,都能和谐友善相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古人历来有一种朴素的信仰,对生养自己的天地,对自身难以主宰的大自然,赋予神灵的想象。尤其在农村,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到处建造各种神庙,规模不等大小不同,几乎每个村都有庙,大到宏伟壮观的庙宇群,小到用几块石头搭建高于一炷香的平台。烧香跪拜,以期神灵护佑,他们心存“信则灵”的虔诚,也这样言传身教下一辈。后因国人信仰泛滥虚无,破四旧进行了一次彻底革除,不问青红皂白全部砸烂捣毁,可惜古迹毁于一旦。现在看到的大多是残垣断壁,荒草杂陈。但也有一些村在经济发展之后,又偷偷开始翻修神庙,美其名曰对历史文化的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壁村是韩洪乡一带的大村,大村自然就有大村的“风范”,首先从修建各种庙宇开始。当时程壁村附近的自然村多达二十三个,分别是谭家岭、后沟则、高家凹、松凹上下庄则、田家庄、军家沟、桦则圪洞、郭家庄则、窑窑上、辉阳峪上中下庄则、紫砂峪沟、西庄则、仰天池、庙梁、南楼底、后沟庄则、杨家峪、韩家岭、同峪沟、冯家庄、南岭上。如此多的村就会建造比村更多的庙,主要有大庙、关帝庙、菩萨庙、老君庙、龙王庙、山神庙、社王庙、奶奶庙等。村人朴素的信仰无非是求得神灵庇护,或求趋利避害、除邪消煞,或求人丁兴旺,或求福寿安康,或求祥和顺畅,或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中最有传奇色彩规模较大的当属菩萨庙、四眼窑、关帝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山神庙附近的神奇事。位于崔庄到程璧村的公路拐弯处的候寺岭(也叫红寺岭)南有一座山神庙,初建年代不详,这座庙的神奇是因为常有蹊跷事发生。曾有一小剧团天黑赶场子,人困马乏时发现已到目的地,戏台已搭好,人来人往,于是赶紧布置幕景化妆登场,敲锣打鼓唱戏一夜,待戏中人物包公出场大喝一声,天刚好发亮,大家才都清醒,发现戏装行头、幕布挂在周边灌木林上,大为惊骇,匆忙收拾行头离开。除此外,附近村民到此山附近采摘山货或砍柴也经常被迷路,有人分析说可能此地生长有一种麻醉类植物,不得而解。村人说:好在有山神庙在此,虽多有迷路之说,但无性命伤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菩萨庙的大善人程善友。菩萨庙位于崔庄到程壁村侯寺岭北,初建年代不详, 根据现存的石碑记载,明嘉靖二十八年重修,清代也多次修缮。抗战时期被烧毁,2008年崔程公路开通,由民间个人捐资重修。程善友原本只是菩萨庙的看门人程友善,人善良勤快乐于助人。在农忙季节不管谁家请他帮忙,他都不会拒绝,十家请十家到,人们感激之余还在纳闷,难道老程有分身术,还是在菩萨庙里修炼成仙了。死后村人为纪念他,把他的身体塑成泥塑像供奉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四眼窑的佛像群。位于村西北程卫公路北半山腰的寺湾则有一个寺院叫做“四眼窑”。寺院已坍塌不见,但附近的石窟佛像群至今犹在。石窑佛像出现在这里也很奇特,因为这座山本身是砂石山,凌乱风化的石块层层叠叠或颗颗粒粒,几无大块的石头。而在半山腰却突然有了这样一道大型石壁,并能用于雕凿洞穴,雕刻佛像,真乃巧夺天工。一字排开有六个窑,其中五个窑内有佛像。一米见方的石窑,三面墙上都雕凿着一佛四菩萨的佛像,佛像全失去了脸面,一看就是当年破四旧的杰作。但石佛坐姿端庄,形体线条流畅,石刻的技术高超,非乡野鄙夫所为。窑外的石壁上不仅有文字也有大小不等的佛像。因为时间久远,墙壁风化厉害,文字模糊,佛像也似有似无,但这一组佛像群至少有100多尊,只在石窟内就有75尊,如此多的佛像雕刻在当时是一项大工程。石窟较大,三人蹲坐其内绰绰有余。其中两窟上方还有人用毛笔黑墨书写的文字,有一个大大的工整 “宗”字,不知其意,其他密密麻麻的小字与“宗”字的方向正好相反,可见是有人蹲在窑内扬头上书。据“沁源文物考察笔录”记载:韩洪程壁村西不远山石崖上有石窟五洞,一并排列。此处石窟据石刻造型看,为隋唐之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四眼窑所在的山坡上到处散落着瓦砾和砖块,据说当年这儿有一座寺庙,后因滑坡寺院倒塌,具体年代不详,但漫山的残砖破瓦印证着传说的真实性。在当地还流传着唐代高僧道宣律师,在毗邻的定湖天峰寺和程壁四眼窑讲经传道的传说。道宣律师是佛教南山律宗开山之祖,于贞观九年(635)入沁部棉上(今山西沁源县绵上村),曾在天峰寺传道,四眼窑距离天峰寺近在咫尺,故他曾到过这里的说法不无道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关帝庙的变身前后。原关帝庙就建在村里,正殿三间,供奉有关公、周仓、关平塑像。还配有东西厢房,两侧是钟鼓楼,朝钟暮鼓,余音袅袅。对面有古戏台,说起戏台,我想起著名作家葛水平曾说过的话:一座戏台的出现可以让村庄的天空改变分量,连贫穷也像绸缎一样富足无比。戏台就是村庄伸出的手臂,向神表示敬意,是人对神的暧昧。倘若村庄没有戏台,“不惟戏无以演,神无以奉,为一村之羞也”。凡是村庄的神庙必有戏台,甚至戏台都能与庙宇的主殿相媲美。确实,在广大的农村,建在村里的大庙主殿对面必定是戏台,赶庙会唱大戏,是农村人给自己创造的快乐场所。关帝庙,在村庄被日军烧毁时幸存没被烧掉,后来被改造成学校,原来香火袅袅,后来读书声朗朗,如今香火和读书声都散了,学校被撤并后,这里就销声匿迹,荒凉冷漠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壁村的“秀气”,来自曾经旺盛的水源,水是灵气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沁河发源于二郎神沟的河底村,一路欢歌笑语奔腾跳跃出山,出山不久,却发生了一件奇异事,源源不断的河水到达雾川口,突然不再前进,似乎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全部渗入地下,悠忽不见了踪影。按科学的解释这里是青石岩和沙石岩的断裂带,因此水渗入地下后形成一个大湖,该地有一个村被叫做地湖村,也就是现在的定湖村。而这股水流到程壁村西的四湾(地名,四眼窑下方河滩,推测应为寺湾,程壁人历来写为四湾)又冒出来。重见天日后的河流,更加活泼喜悦欢快,到达程璧村前与韩洪河交汇奔流东下。可惜现在因地况原因河道常年干枯,雨源沟仍有水冒出,但已不茂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村西头曾有一棵大槐树,这棵大槐树1958年砍伐,用于修建郭道、交口、程璧到韩洪的三座桥。大槐树下有一个大水池,常年积水,深不可测,传池内有一千年老鳖,这也是池鳖村的来历。虽然古槐和老鳖都已成为过去,但水池旁新长出的一片槐树林郁郁葱葱,长势兴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菩萨庙旁有一柳树,树下有山泉叫青泉。青泉流过庙前形成一个水潭,据说此水不仅解渴而且甘甜。早年间有两村民上山担柴在此歇足,便到潭边饮水解渴,发现潭中有鲜艳带绿叶桃子漂浮,二人便争先下手去捞。结果手到即无,离手又现,反复多次,都是如此,二人归来讲说给众人,传为美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四眼窑也有一泉眼,村人讲当年四眼窑的泉眼很奇,有取之不尽满之不溢的说法,一直供应寺院的用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仰天池是一个小自然村,与郭道的天石头村(称新集村,原称天石头,也称天尽头),遥相呼应,与天同党。此山庄位置奇特,好似小型盆地,山庄四周高且生长茂密的森林,中间平坦,土地肥沃,还有大量古代人工建筑的石坝遗迹,庄内有一大水塘四季满储,阳光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璧在韩洪乡一带属于富水区,所种的田地均为下湿地,村内水井多达十几眼,村里人吃水打井不足2丈就能打出水,且水源充沛,几乎不受季节影响。村人因地制宜,利用水资源丰富条件在房前屋后、山前坡后、路边地角,修塄垒堰,开辟了块块菜园。户户有菜园,人人会育苗,20世纪80年代的各类菜苗以苗壮、优质、易栽活而闻名半个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壁村人员构成复杂,村人秉性以家族家教各异。弓姓好武,自古就有练功强身的习惯,性情急躁刚烈者多。谭姓、田姓耕田读书经商者多,性情相对温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合也都发生了变化。早年弓姓和谭姓是继程姓之后于明朝初年就迁居来的,田姓稍后。根据村里各姓氏居住分布也能看出到村时间的先后,程、弓两姓主要在村后高处,谭姓在村中间,田姓在村前。虽然各姓氏族人性情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对文艺文化的爱好,爱唱爱扭爱热闹,文场武场样样精通,唱秧歌演晋剧,舞狮扛妆背棍踩高跷,惊险动作不断,悠扬小曲声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一个村就这样红红火火了上千年,未来也一定会继续红火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程庆莲 2022年10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