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清太民小开展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活动

谭申凤

<p class="ql-block">  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交流,增强“解决问题”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2022年10月19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开展了师徒结对·同课异构活动。</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一年级《解决问题(加法)》</p> <p class="ql-block">  赵雪琴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创设、语言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乐于表达、乐于思考,学习氛围浓厚。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张小霞老师引入情境图复习“一图四式”,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加减法的联系,为新知作铺垫。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板书规范,教态自然。</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小数除法—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龙爱华老师以生活中的买苹果实例导入新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感悟通过生活实际决定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廖艳阳老师以小数除法的计算导入新知,注重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培养了学生细心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信息获取,较好的处理好课堂生成与课堂预设。</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解决问题(减法)》</p> <p class="ql-block">  谭申凤老师精心设计猜谜语、猜糖果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主动分析问题,在两幅图的对比中突破教学难点。</p> <p class="ql-block">  谭喜萍老师从日常生活入手,复习用加法解决问题,引出❓的位置变化,提出新的课题《用减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突出,最后以生活数学化训练夯实解决问题的基本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p> 主题研讨 <p class="ql-block">  第一环节:由中心发言人对六节课例依次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格与构思不同的六节课,都</span>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载体;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应用归纳总结,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思维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学习分享</p><p class="ql-block"> 谭申凤老师从“解决问题”概述、课标要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与老师们交流。指出:解决问题不同于我们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是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我们应该凸显“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理解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p> <p class="ql-block">  龙爱华老师以“新课程下‘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指导策略构建”为题,从注重问题表征方法与策略,重视解决问题过程与策略的指导,加强学生对问题回顾与反思的指导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向大家分享“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第三环节:总结点评</p><p class="ql-block"> 教学副校长宋亚飞老师对本次活动作点评,他指出本次活动精心设计方案,全员积极参与学习,研讨内容科学有效,是我校积极探索的校本教研模式。希望青年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多学习、多反思、多交流,努力成长,做一个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踏实地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本次师徒结对活动圆满结束,达到了彼此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海无边,教海无涯。清太民小的教师团队将以课标引领方向,校本教研助力成长,勤耕不辍,履践致远,书写育人路上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p>

解决问题

学生

教学

老师

数学

课堂

情境

教师

教研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