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楼兰》文/覃名翀(巴山夜话)

晴朗(巴山夜话)

<p class="ql-block">我没有去过楼兰,当然也谈不上见过楼兰,而我却无数次听说过楼兰。</p><p class="ql-block">楼兰地名始见于《史记.匈奴列传》,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p><p class="ql-block">据称,楼兰文明曾经是“沙漠之花”,与中美洲玛雅文明平起平坐,相互媲美。这种说法是否有夸大楼兰之嫌呢?我虽然知道一点,但对玛雅、楼兰历史知之甚少,生怕胡言。不过有一点我倒是感觉奇怪:玛雅后来湮没在热带丛林中;而楼兰却掩埋于沙漠。这令我颇为费解?有山有水便于生存啊!为啥会灭呢?</p><p class="ql-block">为了文章的完整性,为了文章最后要说的话,我必须在这里简单说几句楼兰古城的过往今来……楼兰在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却神秘消失,在历史上一共持续存在了800多年。楼兰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原因众说不一,考证说有五大因素使其消失:</p><p class="ql-block">气候变干;</p><p class="ql-block">河流改道或分流;</p><p class="ql-block">水系周期性变化;</p><p class="ql-block">用水不当导致土地盐碱化;</p><p class="ql-block">因丝绸之路改道废城。</p><p class="ql-block">依我个人看法:“因丝绸之路改道”而放弃楼兰城这个说法不成立,理由也不充分,这好比因噎废食,丝绸之路改道会废弃一座城?这显然不可能。我认为:楼兰地理气候恶劣,经常产生沙尘暴与沙漠化,导致水源流失,已经不适合人居住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人们无奈舍弃楼兰背井离乡。可无论怎么说,楼兰是没了。</p><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中外探险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趋之若鹜,想去楼兰追踪溯源,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楼兰,多美的名字啊!写到这里,我倒是想起了屈原《离骚》中有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什么意思呢:草木由盛到衰,光阴飞逝,美人的青春就像衰弱的草木一样凋零。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p><p class="ql-block">我想,无论“零落”还是“迟暮”,历史仿佛从来就没有在我们眼前消失过。楼兰古城曾经明珠蒙尘,可它还是重见了天日。看看那些遗址、城墙、大漠孤烟、飞沙走石、驼铃、湛蓝星辰以及楼兰姑娘帽上的雁翎……这一切都成了文人骚客们穷尽词句的诗歌颂词。</p><p class="ql-block">是的,楼兰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悲壮的历史大美。然而,我却还要另外赞叹大漠黄沙里那些渴望生命的“俄罗斯刺沙蓬”,人们习惯叫它“风滚草”。这草的特点就是在沙尘暴来临,它会被连根拔起,然后四处飘滚,若遇到了湿润的土壤时,又重新生根发芽。风滚草可以增加荒漠植被覆盖面积,人在危难时还可作食物,摘取风滚草的幼嫩茎叶充饥。大漠里的稀罕植物给人特别的馈赠,这种馈赠除了希望就是孤寂与绝望,最重要莫过于复活了生命。</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觉得,沙漠中一切活着的生命,它们是世界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物种。阳光是那样的炙热,沙土是那样的灼燙,干燥与漫天黄沙决定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p><p class="ql-block">楼兰古城遗址的重现,有一种死灭的美感!</p><p class="ql-block">大漠雄风,飞沙走剑,残阳如血,孤雁呼号,独狼觅群,在祁连山通往楼兰的鹰羌古道,人与兽往往同行。孰生孰死?则是生命的轮迴。</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会强烈感觉到人从呱呱坠地到老气横秋,远不如此悲壮。仗剑向天吼,一啸到云头,人生快意,若少了些豪气干云的男人本色和烽烟洗礼,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和不甘啊!所以,楼兰古城一切之一切,直到现在都是人们抒发情怀的题材。</p><p class="ql-block">还有呢,楼兰出美女,据说西域三十六国每个国家的王妃都是楼兰人。楼兰如此魅力,有机会一定要走上一遭,也许还会见到仰慕已久,一顾倾人国的楼兰姑娘正跳着令人亢奋的“胡旋舞”呢。</p><p class="ql-block">唐开元年间,宫廷娱乐也盛行这个舞蹈,白居易看得入神,挥笔写下诗句【胡旋舞】:“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p><p class="ql-block">中国古典舞蹈多有籍此旋律。</p><p class="ql-block">在漫游青山绿水与大漠驼铃之间,我倒是宁愿选择“沙漏”,因为,曲水流觞太过文雅诗意,还有些做作矫情。而我呢,历来喜欢西北风的狂放不羁,宁愿被风撩动着衣衫向着沙棘行走。居“龙门驿栈”,一个人夜晚仰天躺在温柔的沙丘上,双手做枕,注视着西北方向的天狼星,似乎沉浸在“五十弦翻塞外声"之中……</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说:“美人迟暮”留下的依然还是有醉人的风骚雅韵甚至于沙漏里的侠骨柔情。</p><p class="ql-block">我想去楼兰!</p><p class="ql-block">“我要回楼兰!”</p><p class="ql-block">我有朋友曾经去过楼兰。</p><p class="ql-block">我也看过一些诗人拿笔写楼兰,比如:《梦回楼兰》、《楼兰姑娘》、《寻找楼兰》、《楼兰之夜》等等,篇目甚是繁多。虽然有的不失为讴歌楼兰的佳作,然而,我以为写得比较好的要数我一位朋友吴海先生的《楼兰三叹》。《楼兰三叹》有一种历史沉重感,诗里展开的丰富遐想使读过的人仿佛看到了楼兰曾经的壮美和金戈铁马,还有那些潇洒行走的游牧风情。</p><p class="ql-block">诗人站在断垣残壁的楼兰城上,心潮起伏,悠悠怀古,悲叹随风起流沙。</p><p class="ql-block">我曾经与吴海先生有过几次品茗、酌酒和私聊,其中谈到过文学和诗歌……</p><p class="ql-block">我一直敬佩有才学的人。在有水平,能写好文章的人面前,我从来不敢妄言,尽量显得谦卑且愿意洗耳恭听的样子。我当然不及吴海先生有文学修养,特别是诗歌。在他的人生诗意里有他自己的灵魂和风骨。然而,是不是灵魂相似才有共鸣呢?也是,也不全是。因为吴海先生还有其特殊的身份,早年当过教师,做过多年的公安分局局长。这独特的身份养成了他应有的机智和锐利的目光。其实,他骨子里诗人的潜质还是比较多。有时候,我从他的面孔能观察出他审视人生品质的神态。你如果不是一个诚实的人,无论如何掩盖,也逃不脱他犀利的目光。因观念一致而相聚是常有的事,反之在一起能说什么呢?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观念”只能是限于文学艺术诗歌类。很多时候,价值观的差异并不影响我们对文艺、诗歌的探讨。</p><p class="ql-block">现在,我手里就拿着多年前在一家打印店从网上下载复印的歌谱——《楼兰三叹》多美的词!多美的曲啊!《楼兰三叹》由著名曲作家梅光辉老师谱曲,是一首充满新疆风情色彩,旋律丰富的优美歌曲。我还清楚的记得,多年前在州河南岸边一个比较大一点的饭庄里,上午通常有一支业余乐队,有一群喜欢音乐的人在里面演奏、嗨歌。我那天恰好也在。也许是偶遇吧,当我一手拿话筒一手拿歌单在电子琴的伴奏下,正满怀激情,款款地唱着《楼兰三叹》时,曲作家梅光辉老师和我一位同学(这同学曾经是竹笛演奏者、作曲、乐团指挥,后来转行。)一起进来了。梅老师大概是听见有人在唱他谱的这首曲子吧。我唱歌是叶公好龙,滥竽充数。不过那天有幸在梅老师的莅临指导和纠正下,我稍微唱得好了一点,而且反复唱了几次,兴趣也盎然了十二分。梅老师也在纠正我的过程中唱……随着天山旋律,场面热烈奔放欢快。</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那天没有现场录音录像,吴海因病也不在现场。大约是三年前吧,我的一个小妹从成都回来,她请我和吴海一家聚餐,我还对吴海说:多久有空一起,在乐队的伴奏下,我一定踏歌再唱《楼兰三叹》给您听,让您体会一下诗与歌曲的完美结晶,顺便您也指导指导,他莞尔一笑,愉快答应。</p><p class="ql-block">可惜最终未能成行。</p><p class="ql-block">吴海创作的《楼兰三叹》2008年10月7日获2007年度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类文学金奖,入编《世界艺术大系——中国艺术》。</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写了一辈子文章,未必留下墨迹。而吴海先生的一首《楼兰三叹》却永远成为他的传世经典,成了楼兰古城遗迹的壮丽再现。</p><p class="ql-block">为了以飨读者:为了对吴海先生的缅怀与敬意,在这里,我必须拷贝他的全诗让读者赏析:</p><p class="ql-block">《楼兰三叹》</p><p class="ql-block">在很远很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一座古城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髙髙的城垣,長長的画廊,还有流水叮当,辽阔草原放牛羊,这一切虽已被黄沙埋葬,那尊佛塔,却依旧气宇軒昂!</p><p class="ql-block">在很远很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一座古城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成队的骆驼,忙碌的馬帮,还有笛声廻荡,白云千里好风光。这一切虽再也见不到了,那段残垣仍在荒漠中守望!</p><p class="ql-block">在很远很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一座古城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剽悍的男人,俊俏的姑娘,还有情歌联唱,水草深处捉迷藏。这一切虽只是出于遐想,那颗枯杨却死死依恋着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叹”啊!完美了吴海一生的诗人情结,奠定了先生才不愧是一位优秀而卓越的警察诗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今天,这激情四射充满畅想的词曲依然萦绕在我心中——楼兰三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山夜话写于2020年5月修改增删于2022年10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