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学习和实施,进一步改进全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济宁市教科院组织开展了以“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为主题的线上教研活动。 10月19日济宁市初中英语线上教学研讨活动在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举行。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济宁市教科院教研员张莉老师主持,全市初中英语教研员、教师相聚云端,积极参研。</p><p class="ql-block">经张莉老师及其教研团队精心策划,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日程虽仅一天,但牢牢把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内容充实、组织缜密,注重实效,展示实操,通过会前调研分析教学问题、会中分享指向问题解决、会后反思关注推进落实,始终坚持<span style="font-size: 18px;">理论(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解读)联系实际(核心素养四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完整的单元整体备课案例展示),</span>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为接下来的全市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研究绘制了蓝图。</p>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李敬东和纪委书记邵长瑞出席了开幕式。 <p class="ql-block">李敬东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在张莉老师的引领下,附中英语人扎根课堂,上下求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走在教科研改革的前沿,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此次济宁市初中英语学科线上教学研讨会,是附中英语人与同仁们共商研讨、互学互鉴、交流合作的宝贵机会,既是附中的荣幸,更是对附中英语人更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鼓励和鞭策。李校长表示:今年正值附中建校70周年,全体附中人衷心感谢济宁市教科院领导、专家和教育界同仁一直以来对附中的关爱、指导和支持,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邀请到各位专家、老师莅临附中进行指导、交流!真诚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广大同仁们加强沟通与协作,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济宁市初中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再创新业绩。</p> <div>《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学生培养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伴随着新课标颁布、“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与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与发展,在课程中也更需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此次活动的主题就是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就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进行研讨。短短一天的会议日程里,活动内容安排却是满满的“干货”:</div> 上午——主题讲座(课改“改什么”)和专题研讨(“如何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学习及建议; 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的解读及案例分析。<br> 下午——经验交流、课例展示(“如何教”)和专题讲座(“怎样评”):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解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 本次活动准备期,张莉老师精心策划了细致的会前调研,分析教学问题。 张莉老师解读:对新课程的理念,老师们都会诚心接纳,但对于新课程的实践方式,则往往需要一个长过程的学习和探索。因而,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将基于会前调查,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精准把握新课标的变化及其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聚焦实践形态,关注操作过程,通过不同案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改革。 通过专题讲座《教育新方向,新教学,新思考——基于2022 版课标》,张莉老师对新课标改什么,怎么改进行了细致解读,并提出了教学中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让人豁然开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改什么? </font></b></div>张莉老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次研讨活动就是要围绕这些大的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英语新课标,探讨学科立德树人的高效模式。<br></div></h3> 张莉老师说:我们国家历次课程改革,都是要探讨解决三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 学科教学立德树人的途径是什么?概括地讲,就是贯彻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课程标准。和以往的课程目标相比较,核心素养内涵更为丰富,更加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学校课程的育人功能。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更清晰凸显了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语:学生——强调学生的素养发展,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所以,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到学生身上,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教学过程的实处,就成了未来英语教学的大课题。 首先,张莉老师就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作了深入的解析。 <p class="ql-block">针对课程实施变化,张莉老师精准地给出了教学建议: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单元教学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p> 然后,张莉老师分析、分享了课程标准变化给教学带来的启示,并指出:落实核心素养的英语教育教学,关键是教师!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张莉老师细致阐述了对新时代教师的新要求:转变育人观念(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更新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立场,优化教学设计);夯实教学基本功(全面提升自我,发展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技能(转变行为习惯,促进专业成长,引领学习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最后,张莉老师就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刻的阐述。<br></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何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基于核心素养目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教育教学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如何培养?</b></p><p class="ql-block">通过济宁市曹凤华、王桂英、王梅、孔令艳、王珍五个名师工作室以及附中词汇教学团队的精彩案例和生动诠释,细致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专题研讨。张莉老师主持研讨版块。</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聆听·思考</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如何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基于课程目标和内容)</b></p><p class="ql-block"><b>单元整体教学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由济宁十三中孔文文、济宁学院附中刘亚、济宁实验初中沙曼、兖州一中附校卞辉等老师组成的单元整体教学备课、培训团队,以《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单元为例进行了整体分析,展示了6课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说课实录视频。</div></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泗水县教研室孔艳老师主持了课例展示版块,并对展示的课例逐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h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济宁十三中 孔文文)<br> 第一课时 听说课(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刘亚) 第二课时 语法课(济宁市实验初中 沙曼) 第三课时 阅读课(济宁十三中 孔文文) 第四课时 听说课(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刘亚) 第五课时 阅读课(济宁十三中 孔文文) 第六课时 写作课(兖州一中附属学校 卞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怎样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基于素养发展和学业质量)</b></p><p class="ql-block">金乡县英语教研员张慧老师主持了讲座版块。</p> <h3 style="text-align: left;">曲阜教师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宋玉忠老师的讲座:《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以课堂、单元、期中/期终练与测为例》。<br></h3> 任城区教研室徐咏灵老师的讲座:《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业水平考试——2022 年试题分析与建议》 。 <br> <p class="ql-block">济宁市教科院张莉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含互动交流)和会后“作业布置”。她表示:和大家一样感觉收获满满!在准备会议的过程中,自己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各位发言并提供案例的老师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有时甚至交流到深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更深入了解了课程标准的变化和意义,更全面了解了教学实践的问题和需求,也更感动于提供案例的老师们的敬业和创新精神,因此,特别感谢大家!</p> <div>张莉老师认为:落实课程标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听起来高大上,但只要从关键问题切入,把具体过程做细,就可以走上践行新课程的阳光大道。比如要养成综合分析、整合利用教材内容的习惯,从学生的行为角度设计单元目标任务,让每堂课教学都服务于单元学习目标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反思评价不断改进的好习惯等。要做到这一切的关键是树立学生立场,树立实践观念,关注素养发展。学生立场、实践立场是新课程实施的金钥匙,是教师耳边不断敲响的钟声。<br></div><div>张莉老师表达了自己殷切的希望:希望这次会议成为一个新的开始。从现在开始,每位老师都自觉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虽然现在还没有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但我们可以创造性运用原教材,“穿旧鞋”走新路。开展创造性教学,才能让我们有成就、有收获、有尊严。</div> 最后,张莉老师为老师们布置了三项“作业”:撰写参会感悟(重点在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新的思考);制定推进方案。基于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提交下一步的推进措施(尽量详实、可行);研制、提交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为全市的单元整体教学提供参考。 <p class="ql-block">此次英语教学研讨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聚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地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通过“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评”,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指引了新方向、展示了新教学、启迪了新思考,为济宁市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消除了困惑,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作为一线教师,潜心学习后的感受确实是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求知而来,载知而去”。此次研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深秋时节举行的这次济宁市英语学科思想、智慧交流、提升的盛会,为全市课程改革和学科教研工作引来的一条”清溪“。这一天极其充实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启迪老师们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在思想碰撞中互助提升,带给老师们满满的收获。沉浸在精彩的研讨视听盛宴中,老师们深切感受到了以张莉老师为核心的专家、教师团队的教育情怀、教研水平、教学能力和他们的精心策划、用心设计和倾心付出,深刻领悟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应对策略,认真观摩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操,积极地展开了对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参会老师们纷纷表示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受益匪浅,会后将继续对新课标和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为契机,进一步开拓今后的教育教学思路。</p><p class="ql-block">此次研讨活动对于双减政策下英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市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明确了努力方向,必将引领广大英语教师开启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探究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新篇章,有力地推动我市初中英语学科更好、更快发展。</p> <div>教研之路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我们坚信,在以张莉老师及其专家团队带领的一大批有理想、有情怀的优秀教师有力推动下,济宁英语教育人一定会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笃行不怠,未来可期!</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截至目前,此次<font color="#ed2308">研讨活动总观看人数已超过万人次</font>。</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167efb">在线研讨剪影</font></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研感受</b></div>在上午的活动中,专家老师们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教。<br>正如张老师所说,在语言能力的教学上,我们要对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注重学段间的衔接,重视教学策略。如词汇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单元词汇网,分层处理词汇,并培养训练学生猜词的能力。在语法方面,我们要多学使用,少学规则要为了用而教,为了用而学。<br>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文化意识方面我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每节课都要有升华。但听了孔老师团队的分享及张老师作出的点评,我明白了,文化意识并不是刻意去渗透,而是润物细无声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br>在下午的活动中,各位专家老师基于课程目标和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在以前的了解中,我只知道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但是今天听完各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课例分享,我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单元整体教学,了解了该概念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br>在今天的课例分享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单元整体教学环节有: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又分为话题分析、语篇分析及各部分间的关联性分析。在对话题进行分析之后,来凝练出本单元的整体话题,并将整体话题拆分成多个次话题。在学情分析方面,各位老师都提到了要分析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从而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其次是目标设置,老师们提出要根据目标来设置教学活动,每个教学活动有机组成,使活动服务于目标,从而顺利达成由输入到输出的目标。有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目标,我们需要对教材任务作出调整。比如在刘亚老师的课中,刘亚老师就根据目标需要改变重组了课本任务的呈现方式,将课本任务呈现方式转变为表格填空。这一改变既能促进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熟悉程度,又能作为学生听后输出的口头表达支架。从刘亚老师的课中,我学习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深度挖掘课本并灵活使用课本。<br>能够有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将继续以各位专家老师为榜样,不断提升完善自我。<div>——济宁学院附属中学青年英语教师 张文华</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研及备课感受</b></div>此次英语教学研讨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聚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地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通过“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评”,高屋建瓴地提出问题,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指引了新方向、展示了新教学、启迪了新思考。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实践消除了困惑,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作为一线教师,潜心学习后的感受确实是实实在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求知而来,载知而去”。<br>除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张老师还专门为此次教研活动建立了一个优秀的单元整体教学备课团队,感谢张老师和各位执教老师给了我全程参与备课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深刻地感受到:<br>1 单元整体备课实际上主要就是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均用力”、线性依次推进课时教学的惯性,以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野、思维局限,引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放大格局,从教师本位走向学生本位,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为本,从课本学习走向素养进阶,从机械学习走向思维提升,从标准答案走向解决方案,从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学校课堂走向未来更丰满、丰盈的生活。<br>2 如果说每个课时是地图上的散点,那么单元整体教学更像一幅地图,让师生在教与学中有迹可循,不会迷路。教师不再各个击破原有教材知识点,而是从学科整体和学生素养俯瞰每一节课的位置和作用,用一条线串联学习情景、知识内容、活动评价、真实任务。<br>3 在此次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张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大家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各有分工又紧密合作,共研共创又互学互鉴,拓展视野,打开思路,活跃思维,殚精竭虑、精益求精,从而最终打造并呈现了这样一份单元整体设计的研究样本。肯定有用心和亮点,也肯定有不完美和不足,因为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注定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我们要始终坚信:“人到辽阔之地,就会经历非凡的场面”。当我们突破自身视野、思维的局限,丢掉可见的、潜在的各种束缚开始行动时,就已经在去往更远更美的路上!<br>——济宁学院附属中学英语教师 孔庆民 <p class="ql-block">策划:张莉 </p><p class="ql-block">鸣谢:李敬东 邵长瑞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p><p class="ql-block">撰稿:孔庆民</p><p class="ql-block">摄影:孔程程 戴慧雯 高淑雅 孔庆民</p><p class="ql-block">团队支持:曹凤华 郑艳华</p><p class="ql-block">技术支持:梁坤 北京翼鸥Classin</p><p class="ql-block">审核:张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