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关注健康,从“心”开始— —正定县新城铺镇联校附属幼儿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正定县新城铺联校附属幼儿园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关注健康<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从“心”开始</b></font></h1><br><br><br>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指导,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起来看看吧! <h1><b>一、心理健康小知识</b></h1><br>(一)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br><br>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二)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br><br>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br><br>(三)修正对孩子的期望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br><br>(四)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教会孩子合理释放情绪<br><br>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五)丰富孩子社会交往<br><br>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br><br>(六)父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br><br>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br><br>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br><br>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br><br>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br><br>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br><br>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br><br>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br><br>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br><br>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h1><b>二、亲子陪伴,建立情感联结</b><br><br>家人的陪伴可以增强与孩子的连结,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br><br>(一)亲子阅读 <br><br>绘本阅读小提示:您可以在睡前抽出20分钟,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陪伴孩子进行阅读效果最佳哦!</h1> (二)亲子聊天室<div> 家长们在下班回家后,预留出时间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家一天的生活趣事,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进一步增进与孩子间的情感联结。<br><br><br></div> (三)自主安排活动,规律生活作息<br><br>合理的活动安排和作息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在疫情期间,该如何合理的安排在家活动呢? 家长们需要想出一个好办法:引导孩子制定“居家一日计划”。家长们与小朋友讨论安排哪些活动,并安排每项活动进行的时间点和时长,最后引导孩子将居家的一日生活作息计划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严格的遵守。<br><br>(四)鼓励自我服务,激发成就感 家人的陪伴可以增强与孩子的连结,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感。家长们应积极鼓励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引导孩子自我服务。小到叠衣服晾晒衣物,大到打扫卫生、做一些好吃的美食等,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与肯定。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分散了孩子一部分的焦虑情绪,也能够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h1><b>三、绘本推荐</b><br><br></h1>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共同守护孩子的幸福安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孩子

心理健康

家长

不要

心理

情绪

鼓励

自我

陪伴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