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说谎,应细究原因恰当应对

<p class="ql-block">发现孩子说谎,该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查明真正原因。</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1.想象力导致说谎</p><p class="ql-block">孩子2岁后想象力飞速发展,认知能力却难以同步发展,常常把现实和想象混淆。比如一个孩子向小朋友炫耀他家养了50只兔子,他常常带兔子去散步。这种夸张的谎言其实是想象力发展的体现。对于这样的谎言,家长不必担心,相反应予以保护,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开发。不过,家长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与想象。</p><p class="ql-block">2.希望得到关注</p><p class="ql-block">五六岁的孩子,为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会说一些夸张的话。这时候家长就要反省了,是不是对孩子的陪伴不够。</p><p class="ql-block">3.为逃避责任</p><p class="ql-block">孩子做了错事怕被责骂,出于自我保护可能会说谎。这时,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太简单粗暴。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动辄惩罚孩子,会让孩子心态放松,不再说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相关研究表明,7岁以前的儿童做出判断之前,根本不考虑说谎的动机,直到10~11岁,孩子才能慢慢意识到有关谎言的道德问题。因此,当孩子说谎时,父母不应武断地把谎言和孩子的品质联系起来,而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再因势利导,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纠正问题和错误。具体可以采取下列步骤:</p><p class="ql-block">1.做好示范教育</p><p class="ql-block">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如果孩子说谎,一定是他的成长环境出了问题。孩子最初的成长环境源自家庭,家长更是引领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家长不注意自身修养,总在孩子面前说谎,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跟着说谎。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的示范,不在孩子面前说谎,更不对孩子说谎,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p><p class="ql-block">2.不给谎言可乘之机</p><p class="ql-block">教育向来宜疏不宜堵。对于说谎,预防永远比控制更重要更有效。作为家长,平时应注意:当孩子犯了错误,不宜把问题无限放大,严加审问,这会导致孩子心理紧张,出于自我保护而说谎。相反,应多观察,倾听孩子的诉求,鼓励孩子说出问题,然后帮助孩子寻求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另外,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家长的鼓励要恰当,不宜盲目夸奖“你真棒”“你真优秀”,而应表扬孩子为此付出的努力,这样,即使孩子偶有失败也不会为了保持在父母心中的优秀形象而选择说谎。</p><p class="ql-block">3.理解孩子</p><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师有个共识:想要说服一个人,进而帮他解决心理问题,一定要先关注他的情绪。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说谎,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才能与孩子进行下一步沟通。</p><p class="ql-block">沟通时,家长可以不带批判地讲出事实,让孩子知道怎样解决问题。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却说是猫打碎的,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真相,并告诉孩子不用说谎,下次小心点就是了。这样一来,孩子也就没有必要说谎,而且还知道了花瓶易碎,不可乱碰。</p><p class="ql-block">4.以安慰代替说教</p><p class="ql-block">孩子说谎有时可能是因为担心或害怕。比如孩子谎称肚子疼,不想去上学,家长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呵斥,而是想想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小时候遇到不愉快的事不想上学的情形,引发孩子共鸣并说出真相。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时,孩子就会和家长说出真实原因,而不是选择说谎。</p><p class="ql-block">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绝不是一通教训那么简单,需要方法科学,态度温和,付出耐心与关爱。</p><p class="ql-block">(摘录于《妇女生活》2021年)</p>

孩子

说谎

家长

谎言

想象力

问题

原因

教育

不宜

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