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年轮 图片/网络 音乐/美篇</p> <p class="ql-block"> 读史有学问 </p><p class="ql-block"> 读史有学问,学问在哪里?日前,阅读了迟双明编著的《读史有学问》一书,很有感触。结合学习实践,浅谈读史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一、关键要学。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既是个哲学问题,也是个历史问题。</p><p class="ql-block"> 中国素有记述历史的传统。 二十四史,写王朝兴衰,方志为郡县资政,家谱载家族传世。方志补二十四史之缺,家谱与方志记述互证。二十四史、方志和家谱,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历史与国家命运相连,与民族兴衰相牵,与家庭福址息息相关。优秀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思想基石。</p><p class="ql-block">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说:“读史爱国,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由何而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安娜·诺维茨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些,都充分说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历史,特别是本国本民族本行业本家庭的历史,作为安身立命的大事来抓。</p><p class="ql-block"> 学历史,现在书很多。平时大家都很忙,一定要有计划,贯彻少而精和管用的原则。坚持学就要学正史。因为,正史是名人专家或专门机构撰写的,是经过官方严格审核的,也是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因而比较公允、严谨,错情较少,可信度比较高。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范文澜或白寿毅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共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军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等等。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和爱好,看一些历史记录片,《世界通史》,以及中外哲学史,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千万不要为了猎奇刺激,看那些野史或戏说之类的东西,以免被误导。读史难免有生疏、不懂或不准确,甚至是有争议的地方,对此一定要采取深入比较、认真查证和虚心请教的办法,厘清正误。只要功夫下到了,历史知识丰富了,才能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人生才能充实而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二、核心在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历史更是如此。如果简单地看一看、翻一翻,满足于一知半解,或是为了装潢门面,背几个名言警句,那不是真正的学历史。学习昨天的历史,为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目的是为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做人做事,指导我们的工作。因此,要老实、踏实、扎实。</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学就要静下心读进去,看明白弄清楚,全面系统地把握历史脉络,其中重要的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功过是非和经验教训,特别是值得我们铭记和运用的,要反复学习领会,深入消化理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观察和分析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实践中,我坚持做到“四该一写”:该划的重点划出来,该摘记的内容抄下来,该批注的批上去,该背记的要背记,特别感触深刻的要及时写出学习体会,以把握精髓要义,力求学懂弄通。过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翻一翻,反复琢磨琢磨,从中总结归纳出几条,从而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真正做到对历史烂熟于胸。</p><p class="ql-block"> 历史不仅是要铭记的,而且是要用来资政育人的。要做到读有所学、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这才是关键。因为,学史明理,方知兴替;用以改造自己,就能少走弯路,走向成功。历史是连续的,也是循环的。很多事似曾相识,说明其中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当今时代,一日千里,复杂多变,我们更加需要以史为鉴,行稳致远。</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史,并写下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批注。这些批注妙语连珠,他讲话、作报告更是信手拈来,鲜活生动,处处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展示了一代伟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和独到见解。毛主席读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 三、根本在用。毛主席教导我们:“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今天重温这一英明论断,倍感亲切。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认识得更透,从而有利于汲取前人的智慧,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读史用史,都要在进入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见成效。</p><p class="ql-block"> 干事创业要多谋善断。郭嘉是三国时期一位著名人物,初在袁绍部下,后为曹操重要谋臣。曹操很赏识他,认为,“使孤成大业者,非此人也。”毛主席曾介给《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是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主席说:“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不论干什么,都要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了解历史和左右的,形成自己的,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科学决策不盲撞。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结合各自的实除,精心谋划,勇于创新,创造性地抓好落实。</p><p class="ql-block"> 紧跟时代要孜孜以学。吕蒙是三国时东吴的一员大将,幼年不曾读书,被称为吴下阿蒙。孙权看不下去,就对他说:“你之仗军务,不读书怎么行?难道比我还忙吗?”于是吕蒙发愤读书,博览典籍,学识渐长。指挥作战,运筹策划,胆识并增,几乎战无不胜。有次鲁肃跟吕蒙商议国事,一听非常吃惊:“世人都说将军不过一介武夫,没想到您谈吐不凡,知识渊博,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毛主席曾赞赏吕蒙虽然年长但仍勤奋学习的精神,对当时百分之八九十出身行伍的我军高级干部教育推动很大。今天,科技飞速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人类已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不知好多少倍,更应惜时如金,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率先垂范要注重传承。《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今天虽然时代不同了,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但其中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至今在家庭教育上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我们既要大胆摒弃其中的封建糟粕,同时又要弘扬优良传统和家风,注重从古人治家治国的经典中汲取智慧力量,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作好表率,严格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以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真正把学史用史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2.10.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