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中彰显品质,研读里提升素养——六上第四单元《桥》教学纪实

王丽娟

<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思想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新思想,新挑战,新的征程。我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是我们一线教师目前面临挑战。</p><p class="ql-block"> 本周二由我在教研活动中执教一节课。拿起语文课本,细细思量:到底该上哪一节课好呢?《桥》一课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本课作为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语言简短精炼,故事情节曲折感人,读之令人深深震撼。就是这篇课文了!</p> <p class="ql-block">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应注重以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学习体系。因此,该如何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再有新的提升呢?回看以前学过的课文,回想我们已经掌握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诺曼底号”遇难记》中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依然历历在目;有目的的阅读有效的提升了学生阅读的效率和质量。综合考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品质。而作为小说的环境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深刻理解,环境描写就自然而然的深入到了孩子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确定好目标以后,目标的落实,课堂上将如何提升学生的素养,是我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如何在原有的课堂上保留自己好的一面,同时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支撑,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习得知识、掌握能力、获得思想上的熏陶教育?于是,我请教组内各位老师,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紧紧抓住老汉在木桥前的几个画面,通过自主阅读,批注体会,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学习,体会老汉不徇私情,一切以群众利益至上的崇高的品质,同时在父子亲情面前,他又是一位无私的父亲。抓文章中的矛盾冲突,引导孩子感受老汉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于是,开始了我的备课,并准时在星期二的第三节课,进行了授课。课堂上,我围绕“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或者句子,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名怎样的老汉?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并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小组内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课文中找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老支书一切以群众为上,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p> <p class="ql-block"> 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就这样被洪水吞没了,他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为全村100多号人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文章的结尾是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祭奠这两个人,如果你是参与祭奠的其中一员,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呢?透过这样的练笔描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老支书的崇高品质,也进一步深化了小说这种文学题材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风渐凉,天渐寒,我们的心情却愈加澎湃:我们的线下教学活动是多少无名英雄默默付出换来的!他们不就是我们身边的“老汉”么?</p>

课文

学生

老汉

老支书

语文

课堂

课时

提升

品质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