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乘风起,携手并进踏歌行——滨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举行第二次磨课研讨活动

惠民李庄 王庆龙

<p class="ql-block">别过夏花绚烂,走进秋叶静美。秋意渐浓时分,一起蓄势待发。为深入开展“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新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强课提质”行动。更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更新大家的育人理念,提升成员的授课水平。10月19日下午,滨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举行第二次磨课研讨活动。特邀上海市徐汇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陈瑾瑜教授参加会议对高会美老师执教的课例《身体“红绿灯”》进行点评和指导。</p><p class="ql-block">此次线上研讨由执教老师阐述选题初衷、成员点评和陈教授把脉问诊三个环节组成。</p> <p class="ql-block">高会美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及时关注当下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信息。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衔接,筛选出适合小学高学段的教学内容。层层设计,力图含蓄的表达中让学生认识身体的界限,学会辨别侵犯身体的行为,并能在生活中懂得保护自己。同时,对授课中的疑惑向与会成员请教。</p> <p class="ql-block">在崔淑娟老师的主持下,工作室成员齐金和孙丽丽两位老师分别从课例选材的广度、师生互动的的效度以及课堂生成的深度层面对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让课例走出课堂延伸到了更广泛的校园内外。崔老师有效机智的与大家互动,消解了线上交流的生硬,拉进了彼此间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陈教授首先肯定了高会美老师课堂环节的巧妙衔接和层级递进,对课例从学生体验开启的热身环节表示认可,对“红绿灯”与身体部位的对接大为赏。学生举牌环节中的众说纷纭成为成为陈教授评点课堂真实性和学生参与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课堂的重难点陈教授一语中的,三个情景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有一定的代表性,更有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大家继续探索。</p> <p class="ql-block">陈教授从座位的安排、导入活动的优化、活动过程中的细节优化和学生主体性可进一步提升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调娓娓道来,用专业书籍推介的方式让与会成员更加明确了心理课的落脚点和走向。</p> <p class="ql-block">心之所向,行必能至。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是机遇和挑战,学习与探索并行,努力和奋进相伴。只要心中有爱,眼中有生,坚持把学生的身心成长放在第一位,心有光芒,必有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博兴一小高会美</p><p class="ql-block"> 图片:邹平鹤伴小学崔淑娟</p>

心理健康

课堂

老师

课例

学生

高会

教授

成员

名师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