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智研,奋楫笃行远——“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习作教学教研活动记录

襄阳市晨光小学教导处

<p class="ql-block">  名师引领,助力前行。为突破习作教学的难题,获得习作教学密码,贯彻落实减负增效。2022年10月18日,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主办,隆中名师刘宏英工作室承办的“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习作教学教研活动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刘宏英教研员为本次活动流程作简要介绍说明。本次活动共有以下环节:青年教师展示课——名师讲座——专家总结——交流讨论。</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首先,老师们共同观看了襄阳市晨光小学李亚静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指导课《我最喜爱的玩具》。</p> <p class="ql-block">  李亚静老师搭建“情景支架”不仅吸睛有趣还明确了这节课的要求。新授环节巧设“范文支架”、“句式支架”有条理地突破教学难点,有效运用支架帮助学生从轻描淡说到妙语连珠,使得学生有话可说轻松写话。依照教学目标搭建“评价支架”,达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李老师教态大方得体,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并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贯穿整堂课始终。</p> <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们又聆听了大庆路小学孙俊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孙俊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搭习作支架,从选择汉字、确定中心意思、选取素材、列提纲等方面进行教学,每个教学步骤都环环相扣。孙老师首先通过情境支架,打开思路,链接学生的生活经历,再确定自己习作的中心意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把习作显得更有趣味性,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更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李亚静老师和孙俊卓老师分别上台,对自己的课堂展示进行自评反思,态度谦虚认真。</p> 教师点评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展示,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听课的老师。评课环节,晨光小学的李红琴老师和王寨教育集团的吴理芹老师作为代表老师发言,对两节习作课进行点评,指出课堂展示中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在整个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线上研讨的老师们也积极讨论。徐文豪老师说:两堂习作讲评课是对理论的实践与示范,既有理念的高度,拨开了习作教学的云雾,又指出了习作支架的方向,让我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给我一直困惑与迷茫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新思路,今后我要不断努力,让自己的语文习作课堂变得更精彩!</p> 名师讲座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结束后,工作室首席名师、隆中名师、樊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刘宏英老师作题为《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的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刘教研首先对本次活动展示的两堂习作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今后老师们习作课的支架构建进行了细致指导,分享了五个支架。习作支架作为登山杖,贯穿习作课堂教、学、练、评整个过程的作用凸显得淋漓尽致。</p> 专家总结 <p class="ql-block">  湖北省特级教师、襄阳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习玉萍老师作总结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于习作课的思考,让我们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习老师老师主要从《习作支架手册》的支架类型,《习作支架手册》的编写特点,以及如何使用《习作支架手册》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从中提到《习作支架手册》具有落实全程指导,凸显教学目标,搭建习作支架的优点,鼓励各位老师积极探索支架理论下的习作教学。</p> 交流讨论 <p class="ql-block">  研讨活动就像一颗火种,习作教学的星星之火在各小学校园里早已点燃。各学校老师积极观看本次研讨活动,学习新的习作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也打开了老师们对于习作教学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襄阳市晨光小学赵艳春老师:今天的研讨活动令我深受启发,让我领悟到支架式习作是引导学生走向写作之路的阶梯。支架习作将学生的思维展示出来,让思维过程慢慢内化为他们未来习作思维的基本框架,为提高学生习作思维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襄阳东风中学张春华老师:此次研讨活动对我们一线教师很有帮助,从中感受到在平常的习作教学中,可以多动脑筋,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习作支架引导学生写出优质作文。</p> <p class="ql-block">&nbsp;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此次的研讨活动通过观看课例展示,交流教学思想,学习先进理念,使老师们对习作教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p>

习作

教学

支架

老师

语文

展示

学生

课堂

名师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