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堂书社2022年网络集训第四日集锦(10月17日)

盤堂李煇

北宋张载"横渠四句"一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永超老师示范作品! 根据前几天临习情况,为解决大多數人存在的觀察力的問題、分析力的问题、思考力的問題、書寫力的問題、轉換力的問題,经李老师批准,明天开始,我们对临习方式进行调整,有意识的进行节选精临、意临、临创转换。<br> 结合党的二十大,明天的作业是,二十大报告金句创作尝试,各人结合自己情况,自选书体,自选斗方、条幅等形式,进行集字或自主创作。明天晚上统一进行讲评。<br> 后期还会进行精临、意临、创作等形式作业,另行通知。 李辉习作! 这个感觉可以!这个落款还拟了一下金农的,感觉挺有趣味,而且节奏上就发生了一个变化,好!大家今天有心创作的话,都把自己最近临的东西感觉写出来。过一段儿时间,就要由临到创,反复的这样去调整试验,李辉的这件就不很不错的。 王国梁习作! 国梁,《心经》单字感觉很好,若再加以整体布排,气息会更棒!条幅创作未形成对立和谐统一的局面,三个伟字处理未尽如意,落款亦局促拥挤~ 文文习作! 大家向孩子学习,条幅创作,自然流美~ 万华锋习作! 繁简不宜混用,高,会,义,奋,帜。髮为头发,奋发当为奮發。杨当为扬。<br><br> 华锋,第一次见你的字,曹全碑写的太老实了,这个燕尾也适当的要做收束,再一个你写的还是单字,不是作品,你一定要把落款的位置留出来。昨天说了,写完整的作品必须要有完整的这种章法,否则的话,这就是练字,一般的练字,这个起点的层次还是要高一些好。<br> 黄玉顺习作! @黄玉顺 字还不错,集字成篇,略有可观!干应为幹,落款嫌低。 再多写几遍,浓淡大小节奏注意一下,奋斗二字当略为突出。<br> <div> 第二幅挺好的,力度也出来了,"奋"字查个好的,下部写成"田"好些。<br></div> 李辉习作! 李辉这幅作品,正文篆书不错,写出了你的正常水平,但款字悄悄偷懒了! 永超老师示范作品! 铺毫,伸展,裹锋,束行,碑里面蕴藏的笔法更加丰富些,一定多多体会~ 张智弘习作! 永超老师示范! @张智弘 多创作慢慢就有经验了。<br> 隶书四字可以,"为"字横画锋未调过来,故铺毫程度不够,只用了笔尖,锋没打开。<br> 行书可与小黄交流交流,单字的感觉,未形成整体。 李建雄习作! 建雄,有一定的创作的经验,创作的手法,基本的基调能够把握的住还是可以,但这一幅,这种现代文的东西还是比较难写的。有几个问题,一个是你一定要点句逗,就把它点完整,不要前面点了,后面又不点了,这是一个节奏的区分,并不是为了仅仅把它点出来,是一个节奏的感觉,一个块面的感觉,要有这种意识。再一个,发展二字,那个发字,你还是从小草千字文中间把它学过来,展字多了一撇,不要出现字误,再一个落款还欠妥,最后节奏猛然就不对了。<br> 张冬梅习作! 张冬梅这一幅,其实从创作的角度讲,我觉着还挺好,大字儿她写的比较壮实,后面的圣教的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块面,这样搭配也是可以的。当然,这也是由临到创转换的话,它也是有难度的,你这个中间,既有西狭颂的一点儿感觉,也有好大王的感觉。这个都对,但是体魄还不够,还不够撑格,有些点画,还是不够到位,那个人字它那个撇,有一个向上走的趋势,不能写成尖笔,再一个在变化上,适当的还要做出一些调整。 永超老师示范! 张润山习作! 润山临的圣教,有很大的进步,笔道比较轻松,字形也相对可以,但这个用笔,还是太简单了一点儿。要用书法的用笔,要用毛笔的用笔,避免钢笔字的这种感觉。王羲之的妙处,主要还是在丰富的一种笔法当中。他的力道,他的神采,他的气韵,主要是靠用笔来表现的,所以你的用笔,相对简单了一点,把这个横竖撇捺“永字八法”,这个笔法还是要要丰富起来,这样的话才能有组合拳,否则的话太单薄。<div><br></div><div> 临帖的这个问题,在创作的时候一下子就放大了,不知道你自己有没有感觉,你自己可以感受一下,可以比对一下,你的这个条幅创作,就完全成钢笔字儿了,笔法非常单一,笔道也非常的单薄,所以就是猛的看好看,但实质上,只有外形,而没有笔道的一种内涵一种骨力,临贴的时候没有关照到的东西,在创作的时候就放大了,因为你作品写的少,这个还是要反复的去在临帖上下工夫。<br></div> 王国梁习作! 国梁,石门的味不错,奮写成舊了。 马成习作! @简堂 马成自我检视基本到位,如此继续练习,打造,丰富又统一就会提高。由乱到治,由杂到和,慢慢体味打造,不急! 王源习作! 王源写了好几张,就是就要这样,多写,大量的去写。这样的话,在写的过程中间,有些毛病也就出来了,因为牵扯到特别多字的这种组合,我们在临古人的时候,你临苏东坡都临的很好,但临的时候,我们自己动脑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就是照着别人写,但是这个时候要多动一点脑子,看古人是怎么组合的,特别是王羲之的手札,他组合的那种方式就达到了极致,就美不胜收,就和谐统一,就多元丰富而又统一。<br><br> 那么我们在写多字的这种东西的时候,也要手段多,方法多,这个就需要在学古人的过程中去总结,否则的话,我们在学古人的时候,可能是照猫画虎,是抄题,对着抄下来,但还没有转化成自己的。这个中间缺一道环节,就是思考总结,再一个可能是临创的这种实践太少,写的太少,所以,写古人的手札的时候,觉得还可以,自己一创作的时候就手忙脚乱,节奏大乱,一般我们现在表现出都是比较乱。<br><div><br></div><div> 这个包括我也是一样,写的杂乱无章,想表现出来,但是说实话还是手段方法比较少,真正掌握到自己手里去运用的时候就比较少,点画也不精到了,也凌乱了,也潦草了,墨法也很混乱,缺乏一种和谐统一的节奏,这个就是我们遇到的共同的问题。<br><br> 王源这几张,写的也还可以,挺好的,敢于尝试,大胆的去写写了之后不要扔到一边,要重新再去打造。你的那一个竖幅中间调大的几个字,这样处理可以,但是也显得比较乱,领字和倒字,那个导字写的很好,领字在那个地方放大,让人觉得也很突兀,不如把党字放大。那个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那一堆堆的小楷书,还是需要再练一下,向上提一下,不然的话显得油是油水是水,稍微向上再提,向内再靠一点。<br></div><div><br></div><div> 昨天停了一天,实质上大家的练习并没有停,只是两天交一次作业而已,让大家搞了一点儿应实性的20大内容的创作,也检验一下自己临习的一种成果,当然,你说短短的几天就要写的很好也是不现实的,像我们都写了几十年了,现在也写不好。常常都是非常苦恼,但是,还是要做这样的一种转换,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我们学习古人的临帖的过程,既是修养的过程,静心的过程,也是要形成自己的能力的这样一个过程。<br><br> 通过大家写的一些东西,或多或少,或大或或小,还是可以的,你必须要进行这样一个转换,不然的话,永远都是书奴书匠也没有什么意思,尽管可能创作的时候都觉着很别扭,都觉着是不是白练了,其实也没有白练,我们这样再说一说,把缺点也都暴露出来,十次百次,慢慢就能够提高,因为你都没有创作过,你何谈能够创作好,这就是这么一个道理。<br><br> 还有一个,为什么我们让大家每次写圣教,因为确实魏晋风度,魏晋风流,在这个王羲之的集字作品中间体现的最为明显,他中间包纳的元素也比较多,而且比较中庸中和,这是我们习字人一生的功课,不要偏废。不管你写拙还是巧,不管你写的厚还是你写的流利,不管取法与碑或者帖,这个都是必修课,所以的话我们把它拿来,从中间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包括观察力、创作力、书写力等等等等,都能从中取到很多东西。<br></div><div><br></div><div> 所以,大家还是要坚定不移的,认认真真的,扎扎实实的写圣教。你看历代的这几个大家,包括王铎,30几岁写圣教,写的非常棒,也写出他自己特色,董其昌写圣教,又融合了怀素的自叙帖写的,非常空灵,白蕉、赵孟頫都写圣教出来的。而且赵孟頫写的,大家说写的羸弱,其实他写的方笔是非常多的,都在圣教中间成就了自己。包括我们文文同学,李辉昨天发的文文那一张创作,咱们也不要说好像不好意思,比我们好多大人写的好,当然,她也有她的问题。但是它至少是一个整体,你看它中间的一些笔墨,还很自然,孩子现在上学这么忙,虽然笔力还是弱一点,个别的结体还有需要打造的地方,孩子的时间那么少,但她的笔墨,它有一种很和谐,很统一的感觉,这个是很难得的,我们一定要不耻下问,放下身段儿向孩子学习。李辉,你待会儿再把文文的那一个发出来,对孩子,我们因为不能太苛求,但是,它至少是一幅和谐的作品。<br></div> 王源习作! @王源 很好,米芾点画沉着,字势飞动,体态多样,反复临习有益。 <br> 前面4张比照拼图,4位各自认领,比对差距,反复临习。<br>

习作

创作

圣教

感觉

李辉

还是

这个

王源

临习

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