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的浙大教授楼(探寻永兴商业古镇的历史一之十六)

安守琴

<p class="ql-block">在静谧与繁华交错的永兴场上,有一幢让人崇敬的小楼,它伫立于永兴古镇的深巷中。虽然历经了80余年漫长的历史,而这幢楼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当年的建筑风格和永兴古镇的建筑特点。而今,这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浙大教授楼”的木楼虽然人去楼空,但这里的一景一物,却令寻访的浙大学子和当地居民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浙大教授楼(原为张氏阁楼),位于湄潭县永兴古镇三街新西巷内(又称为张家巷)。民国年间,由永兴经营酒类的富商张春浦所建。1940年浙大与其协商将正在建造的房屋,竣工后整幢楼房租赁给浙大教授居住。张春浦病逝后,张家将部分楼房卖给本街开染房的生意人王正锡,此楼属张王两家共有,浙大继续租赁此房直至1946年底东归。</p><p class="ql-block">张氏阁楼的主人张春浦(张仲文)生于1870年,祖籍福建省长乐县黄石镇。明末时期张家先祖为躲避战乱从福建迁徙贵州遵义等地,一路飘泊到商业发达的永兴,后定居于永兴场,以做小本生意维持一家生计。经几代人在永兴场经营,张氏家景渐好。张春浦祖父张德顺以酿酒为业,家中酒业逐渐兴旺,张德顺就在永兴中街地段修建了三间房子。由于永兴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人都到永兴场进行货物交易,随着商业的发展张家生意越做越大,家庭人丁兴旺,每一年都要建几间房子或住或租。父辈去世后,张春浦子承父业继续从事酿酒业,并兼顾养猪业,利用酒糟喂猪,每一年均有40多槽肥猪出槽,张氏收入颇丰。彼时,由于外地客商涌入永兴场经商,头脑活络的张春浦沿袭父辈的习惯建房出租,并从街上向巷内纵深发展,形成了一条巷子,自取名为“张家巷”。其时,张家巷已建有木房数十间。1939年,张春浦又在巷尾位于万寿宫旁边的地界修建一栋一楼一底的木楼。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浙大一年级新生部迁至永兴办学,新生部主任储润科与房主人张春浦协商租房一事,张同意待房子竣工后租给浙大,浙大校方在征得张春浦的同意后,将这栋一楼一底的楼房按江浙民居的风格设计成转角楼房。</p> <p class="ql-block">据《竺可桢日记》1941年5月24日记载:“校方与张春圃(浦)订约,将其新造未成之屋七幢租下。”</p> <p class="ql-block">据浙大西迁二代周志强先生回忆:“1941年学校向张姓房主租了一幢全木结构的两层排屋为永兴分部教师宿舍,分布的主要教师均迁入新房,此楼十二单元,各单元大小不等同,排屋呈‘L’形,短边指东,长边有8个单元,正对小巷。一楼略缩进数尺,成为一沿街屋廊。小孩子在廊沿横梁上拴上绳索置放坐板玩秋千取乐,雨天也在廊沿内玩耍,风雨无阻。长边凹边朝东,各单元均开有后门,后门前空地是各自的菜园,种些蔬菜,院子里栽的是从农学院要来的新品种,像金色的番茄等,穿过菜园子,上台阶后就是江馆后门浙大的操场,也是孩子们常去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家住‘L’形长边的中部,大门前有梨树一株,同一边先后住过有储、高、许三位永兴主管,永兴分部校医张光跃,物理教师张有清,数学教师冯乃谦和许国容,英文教师成章,历史教师谭其骧等先生。‘L’形短边住三家,依次是化学系丁绪贤老先生、永兴会计陆缵何老先生、陆迟教授,生物教师王凯基先生。在‘L’形角上住的是一位贵州籍的曾姓教师,这些住户中我家要算住得最长的几户之一了,从刚建好就搬进去一直住到1946年复员回杭州为止。”</p> <p class="ql-block">1941年底张春浦病逝,张家由初通文化的二儿媳文仲勋(荣发祥创始人文金山之女)掌握家中所有事务,后因时局动荡永兴商贸逐渐衰落,张氏家道中落将部份房产卖给王正锡。</p> <p class="ql-block">王正锡,祖籍重庆涪陵,1906年生,王氏出生贫寒,没有上过学,他与妻子田云彩二人吃苦耐劳,在永兴场做小买卖,有一定积蓄后改为做棉沙布匹生意。王正锡聪慧,善良,开明,并有经营头脑。他买下张家的部份房产后开染坊染布。此后“张氏阁楼”由张、王两家共同出租给浙大。1941年5月至1946 年底这幢位于张家巷的楼房,都是由浙大教授及家人所居住。</p> <p class="ql-block">张氏阁楼整座建筑呈7字状转角,为一楼一底,穿斗式架构,原为全木结构,坡屋面,小青瓦,室内木楼板,通高8.75米。王宅座东向西,条石基础,转角后横排四间,方形柱石,有神龛、吞口,原有建筑通阔24.60米,进深8.45米,占地面积约207.87平方米。张宅为座北向南、面阔九间,屋中有桥通楼上走廊,条石基础,设中堂、吞口,原有建筑通阔46.21米,进深8.45米,占地面积约390.47平方米。原有建筑总占地面积约59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后在王宅北侧后面增建约60平方米的木结构建筑,又在北侧修建临时建筑5间,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在张宅东侧后面增建11间砖混结构的临时建筑,共占地面积约200多平方米。现总占地面积约930多平方米,原建筑规模宏大,采光通风良好,虽经80余年风霜雨雪的侵浊,基本建筑形制和格局原貌保存较为完好。若干年来,湄潭县人民政府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浙大教授楼”进行了保护性维修。</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浙大教授楼”作为湄潭浙江大学旧址·浙大永兴分校教授住处,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曾经在这幢楼住过的浙大教授及他们的后代,为新中国的建设与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幢楼的房主子女,因受浙大教授及子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他们对知识充满了崇敬与渴望,浙大人奋发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他们。如今从这幢楼走出去的张、王二姓的后代有中共党员,公务员,人民教师,工程师,县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等。</p> <p class="ql-block">一座木楼,一段历史,悠悠数十载,总有诉不完的情怀。永兴古镇的长街深巷,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也是流经内心的一条潺潺小溪,因为它系着情,系着爱……无论是那略带青苔的瓦檐,还是那斑驳的老墙,亦或是这幢意义非凡的“浙大教授楼”都能够让如今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体会到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源:张寿强、王小华、曹裕强、《竺可桢日记》、《重走西迁路》(浙江大学西迁后代纪念文集》。 部分图片来源:陆永峰、王小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