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文福老师论摄影与编辑 PHOTOGRAPHY AND EDITING

摄影投稿_九州影像

<div><div> 今天转载一篇采访王文福老师的文章,是我在吃早餐时看到的,顿觉热血沸腾,不论是文章中的作品还是王老师的讲解,实属精品。文章中以王春福老师之前出版的《火车上的中国人》画册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王老师对于摄影及编辑两者之间的关系,言简意赅,鞭擗向里,单就文章里的作品和排版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以下我将原文的图片重新进行编辑,以便大家能更清晰地欣赏到作品的魅力。</div></div> <font color="#ed2308">【转】</font><div> 我觉得,一个好摄影师,起码要有四样本事。能拍好片子、能写一手好文章、会后期处理,还有个特别重要的,就是会编辑自己的作品。<br><br> 编辑可是个学问,也是艺术。虽然说有图片编辑这个行业,但摄影师也要学会编辑。每张作品都是自己的亲孩子,哪张背后有故事、有汗水、有心血,自己最清楚。如果自己不会编辑图片,全都交给别人去编,不就等于亲儿子被别人抱养了吗?<br><br> 刚刚出版的画册《火车上的中国人》,就是我从头到尾亲自编的。从去年开始,我从五千张片子里精选出三百多张,再修图,大致排好顺序,最后进入到图书的编辑过程中。<br><br> 这本画册一共三百五十页,编辑之前我有个大思路,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和我关注火车上的中国人四十年。这一次我没有用常规的方法去编,按时间顺序罗列图片,那样太单调。而是大线条上有个时间概念,然后分出小的章节,用故事来推动,这样照片和照片之间的关联就能起作用了。</div> 这三张是整本书的开篇,是一个图片的序言,蒸汽火车开过来,像大幕拉开一样,一个时代来临了。 整本画册真正的开始就是“改革开放”初期,这部分照片我放的不多,但必须要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哈尔滨三棵树车辆段工会当宣传干事,上下班路过车站就顺手拍照片。那时候刚拿相机,意识、技术都不够,还有点模式化的影子,拍“好人好事”,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我才开始抓拍。但今天看来,以前拍的东西不好都好。为啥?成了历史,不可复制了,这是最珍贵的。 画册里,我一般用一个小章节说一个事儿。这个章节就是讲消失的一些珍贵场景,开篇跨页是中国火车第一次有电视进车厢,那个年代家里有电视的人都不太多,很稀罕,全车人都在抬头看。后面跟着两张闷罐车、守车,闷罐车主要是运送军人,守车主要是铁路职工和家属,有一些上岁数的人还能记得这些场景,年轻人是没机会见到了。 这个画册的编辑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是,我取消了原来的图片标题,直接用图片来说话,保留时间、地点、车次这些主要信息,每页都是两张呼应有关联的,就像火车车窗一样,看到这张想到那张,把同类的照片有主题、有主线地汇集在一起,就有意思。看似好像重复,但那种重复感就是力量。 恋爱、婚礼、孩子,这几个章节在画册里基本是连在一起的,有一个过程上的关联。八十年代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旅游结婚,年代感比较强,所以我把它放在了前面。孩子的部分内容比较多,我在画册里写道:火车不仅记录爱情,还呵护爱情的结晶。 作品感动别人,首先是自己被感动。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很有意思。左边的小孩站在竹筐里,给人感觉很安全,而右边是武汉到南宁的车上,这个小孩满身汗泥,站着睡着了。当时我在那站了五六分钟,就是按不下去快门,心里特难受。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是苦孩子出身,三四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喝着东北小米汤,将就着活下来,所以这一生我非常珍惜我自己,每走一步,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拍片,其他什么都不想。 火车上的通讯和电子娱乐最能体现时代感,这四十年电子设备发展太快了。现在火车上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低着头,没故事了。我的大部分照片都在讲故事,要能看出来人的心理活动。 1991年,这组片子第一次拿出来的时候,题目叫《旅途》。到了1996年,摄影家刘香成来东北采访,我给他看这些照片,他发表在当时他所在的香港《中月刊》上,标题改成了《火车上的中国人》,当时我觉得叫得太高,现在回头看,太恰如其分了,反而成了我的名片。 是生活它就有变化。通过火车上喝水这个细节,再跟现在来对比,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四十年我们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br> 告别是火车上常见的场景,时代的告别却不太好表现,所以我把这几张放在一起,有个图像上的关联和隐喻。后面这张有点拍虚了,一开始我没有选用,现在看来,这张还是很有价值的。 这本画册,从摄影到设计再到具体的文字,都是我一点一点弄出来的。图片说明很简单,但是花了很多心思。比如这张在西宁至兰州的铁路上拍的照片,是作为“美容”这个小章节的开篇。文字描述是:私密美容成为公开操作,藏族老太望着这“黑白无常”的样子,眼神中透露出惊诧。 导盲犬上高铁,是近些年比较重要的一个标志,这和画册前面的宠物以及小火车的章节有个呼应,早期各种宠物都可以带上火车,而四川、云南的小火车又有它实际的生活需要。这四十年来,我们的火车也是经历了从混乱、规范到一步一步人性化的变化。 整个画册的最后一个章节,我用一对新人在动车前的合影来做结尾。和画册开篇的那辆蒸汽机车的照片有个呼应。四十年来,火车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变了。这本画册整体上就讲了这个事。 摄影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是无限的。画册的最后,我放了两页自己的花絮,用图片总结了一下自己从事摄影这么多年的踪影,没有做任何的文字说明。当然,画册里还有大量业内专家和朋友写的序言和三言两语的评论,这个只能打开画册慢慢去阅读了。一个摄影师,一生能拍一部好作品是多么重要,可没有那些年大量的积累,想编你也编辑不出来。<br> 画册真正的结束,其实是合上画册的那一刻。封底,一张小小的照片,算是正文里最后一个章节的回音,那对结婚的新人,坐在宽敞舒适的动车里,开启了他们人生的幸福之旅。 以上文章转载自大众摄影网,2023年大众摄影已开始征订,有感兴趣的摄影爱好者们可添加微信<font color="#ed2308">13783871972</font><font color="#333333">了解更多详情。</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