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舒适区这个词像很多家长理解的那样,就是孩子坐在家里天天玩手机,不去上学,不去上班,过着让家长担忧的生活。今天听了杨老师这节课,很受益,杨老师更愿意把它叫做安全区,在学校遇到困难的孩子回到家,是因为他感觉家是他的安全区,让他有安全感,不会被打扰和侵犯,不会受伤害,不会让他产生恐惧感。 <div> 只是做家长的不懂教育规律,没有按照自然人的生长规律培育,他需要像小麦一样,有合适的土壤,有营养的土壤它才能够,跟其他的的小麦,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然后汲取营养结个大大的麦穗,到了夏天成熟、丰收,孩子也像小麦一样,在生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的,只是它和小麦不一样,它不光要有物质营养,还要有精神营养,所谓精神的营养,就是家长在家里面能不能给孩子创设一个爱的环境,能够说爱的语言,给出爱的肢体行动。有的家长,提供的家庭环境充满了训斥和不尊重,语言的讽刺和挖苦,甚至打骂,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孩子生长的,尤其是遇到困难回到家的孩子。</div><div> 很多家庭环境根本不是孩子喜欢的,但是由于孩子他还没有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所以他不得不在家中居住,其实一个孩子,但凡他能够有能力养活自己,他根本不愿意在父母的家中待长久。昨天还听到一位同事说,他女儿留在北京不愿意回来,其实他很想让女儿回来,他只有这一个孩子,但是由于爸爸的严管严教,所以女儿不愿意回来,愿意在远远的离远离家乡的地方,靠自己去打拼,也不愿意回到家里,所谓家长说的舒适区。家长把孩子退学,回到家里面的状况称之为舒适区,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藐视,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葛优躺,估计没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属于葛优躺的状态,没有哪一个孩子能学好,不愿意学好,没有哪个孩子能考100分而考99分呢。</div><div> 家长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孩子遇到困难,你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