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复学,从“心”启航——小学生返校心理调试指南

涟漪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居家网课时光,在美丽的校园重逢。返校复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相信很多同学都很开心,但兴奋之余又觉得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好像还没有做好准备,夹杂了一些焦虑和担忧。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校园生活呢,心理老师整理了一份“返校复课心理调适指南”为同学们提供参考。</p> 接纳自我,调节情绪 <p class="ql-block">  从“居家学习”到“复课”,我们的生活也会发生一些转变:上课方式的转变、作息时间的转变、同伴交往方式的转变等。无论哪一种变化,都会给人们或多或少的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成长的机遇。</p><p class="ql-block"> 首先,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在返校前,有的同学因为早已习惯了居家学习的舒适,难舍家长的悉心照顾;有的同学对疫情还感到有些害怕;也有的同学担心复学后紧张的学习任务……这些心理上的小抗拒都很正常,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无需去否认或者逃避。返校前后,这种适度焦虑、紧张的情绪,对我们返校后自我防护和状态调整是有帮助的,它可以更快地让我们将自身状态从居家模式调整为上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其次,积极情绪暗示。通过言语暗示来调整我们的情绪:“开学也挺好,终于可以不用每天盯着屏幕”“开学后终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了!”“我觉我能行!”等这样积极的暗示能够减少我们的担心,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来迎接校园生活。保持积极情绪,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可以帮助缓解焦虑紧张,并提升身体免疫力。</p> 增强自信,发现自我优势 <p class="ql-block">  增强自信,发现自我优势与调整目标。总结复盘在特殊阶段里的自我成长,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己是否把握住了这样的自由,通过自律,不断强化自主,朝向目标前进。通过整理学案和笔记梳理出自己已经掌握和尚有困难的学习点,计划好复课后的衔接课程。设置新阶段合适的目标定位,运用任务清单、目标管理等方法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不因假期延搁而穷追恶补,鼓励自我正向强化,提升有效自我管理的愉快感受,增强学习动力。</p> 学习有目标,展望新旅程 <p class="ql-block">  有目标才有方向,我们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居家学习情况,复课后再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为之努力,付诸行动。计划要具有可行性且是循序渐进的,并将目标分解成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最好细化到每天可以轻松应对的事件,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有方向感和控制感,还可以邀请老师、家人和朋友协助监督,激励自己,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 返校复课后,学校教室环境相比居家学习环境少了很多让人分心的诱惑或干扰。加上同学的陪伴和老师的监督,相信大家都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p> 增进人际良好的沟通 <p class="ql-block">  良好沟通,增进人际沟通与丰富社会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要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尊重友爱、相互关心与支持帮助同学、老师,尤其在特殊阶段要多多宽容理解,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遇到困难彼此倾诉,与家人良好沟通,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p> 寻求帮助增强心理防护能力 <p class="ql-block">  寻求帮助,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自救能力。当心中有一定压力,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应及时和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将心中的不解与困惑发泄出来,让积蓄在内心中的压抑情绪释放出来,如不能解决,要会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主动向学校的老师求助,敞开心扉,寻求解决之道,避免负面情绪在内心中积累成疾。</p>

返校

同学

学习

复课

居家

心理

目标

我们

老师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