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培训部战青主任总体策划和全程指导下,为期8天的“省培计划(2022)——县域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于2022年10月8日-10月15日期间在“吉林教师”在线培训平台上举行,来自全省各地高中物理学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 10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分两个班级进行,以“提高物理学科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座、针对国家层面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一线名师及年轻骨干教师针对新教材背景下物理学科大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实验结构化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完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员们全面的了解了高中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特色学科建设的方向,为今后的物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堂课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侯恕教授主讲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思考》开始,侯教授以天津南开中学的一个课堂案例为导入,全方面、透彻的分析与解读了如何正确建立物理课堂愿景、基本教学方法、课堂导入、涉及领域、教学反思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为学员们指明了在新高考、新课程以及物理学科教学、教法建设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由吉林省突出贡献教育专家郎宇教授主讲,郎教授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为主题,为学员们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考试招生改革背景和期待,并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与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进行了解读。通过郎教授的解读,学员们更深刻的理解了国家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新高考有哪些变化、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一核、四层、四意”具体内容,以及高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和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把握课型规律和试卷讲评。只有一线教师创设出高效、优质、创新的课堂,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造性的高阶卓越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荣获全国高中物理示范课一等奖的蔡吉老师给大家讲的《基于物理思维深度培养的概念课教学举例》。蔡老师从研读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作为切入点,讲解了高考考察核心素养的要素“构建模型、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以及如何操作才能达到最终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蔡老师通过课堂实例介绍了如何在概念课中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刘宗海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力电实验结构化设计》中介绍了各省份高考试题的变更形势,科学服务选才,从以前的解题到现在的解决问题,2020版新课标学生必做的18个实验要求。明确以实验情境为载体是高考命题趋势,同时情境化研究也是未来教学工作的严峻挑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进行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学特色学科的建设,吉林省实验中学陈述、于宗源两名老师先后从学科知识中的电学实验和力学实验教学经验、2022年高考试题实验习题赏析进行了分享和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菊花、张丽秋和宋俊霖三位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新教材DIS分组实验。涵盖二实验中学的物理实验室的基本设施介绍到tracker软件、智能手机和Phyphox软件在高中物理中应用案例。让县域高中教师感受最深的是,当县域高中还在犹豫实验要不要做,应该怎么做时,走在课改前沿的老师们已经在研究怎么完善实验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学科探究素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11日东北师大附中于海滨、赵启博、朴晶华三位老师分别从《县域高中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研究》《“双新”背景下新教材解读与经验分享》《2022高考试题分析及教考衔接策略》谈了自己的观点,指出了很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过分依赖教辅的现象,忽视对教材和考纲的研究。强调要强化学科知识结构,避免出现题海战术。</p> <p class="ql-block"> 10月12日,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海波老师以《物理观念的内涵与教学实现》为专题,介绍什么是物理观念,课改背景下课堂变化应该把握的方向。长春市第九中学的唐艳丽老师以《走向深度教学的智慧教育研究》为题,介绍了全球UMU学习资源平台和智慧教育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长春市实验中学的邓淑彦老师介绍了《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过程中关于习题的探讨》。邓老师热情分享了很多高三复习题在接替中如何形成解题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宋静宜老师以《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的情境教学》为主题,分享了教材中电学实验中游标卡尺/多用电表等仪器的使用原理和在真是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长春市第十九中学的高健老师分享了《双新背景下生源薄弱高中物理教学行动研究》,包括他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在认识和对“双新”的个人解读。战青主任最后做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热门习题剖析》专题讲座,他特别提到:教研组的建设要在教研和教学两方面去抓,提高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才能更好的促进新教学改革的实施,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尤其是如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和具体实际教学案例,给了培训教师莫大的启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14日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案例分析--李苗》《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索---马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探讨--崔泽颖》《提升学生物理思维教学策略探讨--管先军》李苗老师与学员分享了什么是项目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马月老师与学员们分享了年轻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还针对获奖课例《牛顿运动问题在斜面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课堂主要围绕东奥热点问题为情境线索、问题串引导、模型线索展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斜面模型中等底,等高,等时圆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几个模型,最后重新建构模型处理实际问题。崔泽颖老师从本校的资源、师资力量以及物理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的融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分享了本校对物理学选修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丰富、课型多样如物理劳育课,物理美育课,物理文化节等为我们学员所在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在原始问题探究中引导深度学习--张照旭》(松原市高级中学)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应用课本中的STSE材料来发展学生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刘晓会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十一高在去年一轮复习中如何进行的大单元复习,考试式实现能力转化的必由之路,如何让学生学会让学生在考场上能用上。</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培训,使全省普通高中物理学学科骨干教师了解高中物理学特色学科建设的目的意义,充分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背景、意义和基本要求,理解新时期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方向和意义,掌握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物理学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交流先进教研组的建设经验,建立高效的共同教研制度,完善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和教研文化建设,强化教研组的功能。深刻领会了新课标精神,通过不断探究深度教学途径、创新实践教材单元整体教学、大概念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好的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物理学科教师教学能力,为我省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指明了方向。经过这次系统的培训, 在这个平凡的10月,我们有幸因网络培训而相聚,50人一个班级,共100人的大家庭。大家在不知不觉的努力中共同度过,尽管我们不能见面,但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对知识探索求真的理念让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时间虽短却记忆犹新收获满满。此次培训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时效性、针对性、指导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