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丝弦竹,一叶知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硕果累累,学意浓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实效性。10月12日,我校数学组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执教教师分别是林日实老师和吴育丹老师。</p> 准备篇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在科组长的悉心组织下,教师们认真对待,在备课组的指导帮助下,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情,精心设计精彩的课堂环节,充分展示了自己精彩的教学风采。</p> 课堂风采篇 <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12日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在尚礼楼五楼多媒体教室参加此次数学科组活动。活动在周场莎老师主持下,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p><p class="ql-block"> 执教教师:林日实老师</p><p class="ql-block"> 教学内容:二年级科学《神奇的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林日实老师展示出自然大方的教态,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课堂风采。他课前剖析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在课上经过了:1.折瓦楞纸,观察普通纸和瓦楞纸侧面有什么不同;2.按一按,感受普通纸和瓦楞纸的弹性;3.放一放,感受它们的承载力;4.摸一摸,感受它们的隔热能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p><p class="ql-block"> 执教教师:吴育丹老师</p><p class="ql-block">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p> <p class="ql-block"> 吴育丹老师精神饱满,入情入境,在课堂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注重新知与旧知的联系,知识迁移自然得法,让学生从旧知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在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然的引出算法,搭好了理法之间的桥梁,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p> 自评互评篇 <p class="ql-block">🌟课后自评🌟</p> <p class="ql-block">吴老师: </p><p class="ql-block"> 新课教学部分,出示例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式,先估算,不细讲,目的是培养估算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转化过程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接着引导学生竖式计算,是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讨竖式计算的算法,规范书写竖式的格式。这里也做了一个算法的总结。在完成课本28页的做一做的时候,第一,第二题属于基础题型(即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第三题是被除数和除数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这也就是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把除数化为整数为主。</p> <p class="ql-block">🌟互评交流🌟</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p><p class="ql-block"> 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添课堂吸引力,为创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吴老师在上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她利用知识迁移导入法,即“温故而知新”,是从旧的知识入手,吴老根据知识间联系设计了1.5÷5= ,15÷50= ,让学生口算出得数,然后观察算式特点,接着往上、往下编算式,在这里跟学生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让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已知向未知过渡,主动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龙老师:</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清晰,条理清楚,内容层层递进,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和谐共进。这样的课非常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我个人觉得,吴老师在练习竖式计算时,让同学们先说一说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再去进行竖式书写计算,能让学生的计算思路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符老师:</p><p class="ql-block"> 巩固练习,题型多样,富有梯度性。题目有说说练练、判断、解决问题,题目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练习很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p><p class="ql-block"> 小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往往由教师寥寥数语一带而过,有时候伴随下课铃声而直接“舍弃”。平时教师们上课往往突视了小结重要价值,我认为上课的过程中要留出2分钟到3分钟对本节进行小结,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云老师:</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清晰,条理清楚,内容层层递进,老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和谐共进。这样的课非常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在练习竖式计算时,让同学们先说一说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再去进行竖式书写计算,能让学生的计算思路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科组长点评🌟</p> <p class="ql-block">优点:</p><p class="ql-block">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旧引新。在课堂开始,吴老师出示三道复习商不变的性质的习题。</p><p class="ql-block">2.老师点拨及时到位,做好总结。当学生板演出现问题时,教师耐心纠正他们的错误,使学生对错误深刻的认识。用商不变的性质总结,让学生注意:除数的小数位数与被除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还强调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p><p class="ql-block">3.题型多样,富有梯度性。题型有列竖式计算、判断题、解决问题等,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p><p class="ql-block">建议:</p><p class="ql-block">1.观察三组算式,引导学生来总结商不变的性质。</p><p class="ql-block">2.在讲解习题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的倍数,但老师不要用多媒体演示,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没有老师扶的情况下,他们会出现计算困难,不知道是把哪个数化成整数好。</p> 活动总结篇 <p class="ql-block"> 最后,郑在敏校长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上给出了精确的建议,同时还指出实效课堂,老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随着老师节奏,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去。这都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作为教育践行者,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提高、发展自己。</p><p class="ql-block"> 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 </p><p class="ql-block"> 成长,永无结束时,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珍惜当下,潜心育人, </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张春芳</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张春芳</p><p class="ql-block">美篇审核:符志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