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起,天安门,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建成于明朝永乐18年,即公元1420年)的古老建筑就成为了新中国的象征,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一生向往的圣地。70多年来,前来天安门参观,并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广场上留下有纪念意义照片的国人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两位朋友在微信群里发出他们30多年前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广场留影的照片,立刻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萌生了编辑一个具有时代印记的美篇《我爱北京天安门》作为永恒的纪念。经过两个月的寻觅和收集,在亲朋好友的大力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现予发布和大家分享,谢谢各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 天安门见证开国大典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刚刚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第一次会议,宣布就职。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军乐队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乐声中,毛泽东按下电钮,广场旗杆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28响礼炮响彻云天——这28回顾响就是对中国共产党28年光辉历程的礼赞。毛泽东向全世界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传向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在随后举行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各军兵种组成的步兵、炮兵、战车、骑兵与飞机方队等,一一接受了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的检阅。</p><p class="ql-block"> 入夜后,由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等组成的30万人游行队伍,高举红旗涌向天安门前,欢呼的口号响彻云霄。听到游行群众不停地高呼“*****”“共产党万岁”时,毛泽东也不断地回应“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p><p class="ql-block">二. 天安门见证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从开国大典至今,新中国已经走过了非凡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已从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实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并正在向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扬帆启程。</p><p class="ql-block">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万众瞩目下冉冉升起。</p>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阅兵式。</p><p class="ql-block">左上图:朱德总司令检阅三军仪仗队;</p><p class="ql-block">右上图: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p><p class="ql-block">中图:高射炮方队通过天安门;</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坦克兵方队通过天安门;</p><p class="ql-block">右下图:空军战机方队通过天安门上空。</p> <p class="ql-block"> 雄伟的天安门</p><p class="ql-block"> —乔羽</p><p class="ql-block">雄伟的天安门,雄伟的广场,</p><p class="ql-block">第一面五星红旗</p><p class="ql-block">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打从这面战旗</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升起,</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从此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从此充满阳光。</p><p class="ql-block">雄伟的天安门,</p><p class="ql-block">宽阔的广场,</p><p class="ql-block">领袖检阅革命队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每当我们从这里走过,</p><p class="ql-block">便会感到胸怀宽阔,</p><p class="ql-block">胜过海洋,胜过海洋!</p><p class="ql-block">雄伟的天安门,壮丽的广场,</p><p class="ql-block">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住在祖国各地,</p><p class="ql-block">颗颗红心都朝着这个方向,</p><p class="ql-block">都朝着这个方向,</p><p class="ql-block">都朝着这个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国徽</p><p class="ql-block"> 我国的国徽,是由五星、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组成,其中五星和背景红代表国旗,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而谷穗象征农民阶级,整体合并起来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1955年5月1日,王琢(时年35岁,家住北京,时任国家财政部办公厅机要处处长)参加“五一劳动节”观礼,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王晴放</p> <p class="ql-block">王琢佩戴的“五一劳动节”观礼证。</p> <p class="ql-block">左图:1956年,姐姐陶萌萌(时年7岁,家住北京)和弟弟肖葵葵(时年4岁,家住北京)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右图:1986年,陶萌萌(时年37岁,家住广州,时任广州《作品》文学月刊编辑)被编辑部单独派往北京组稿,见了王蒙、贺捷生、李国文、吴欢、汪曾祺、李陀、唐因、唐达成、陈企霞、陈建功、理由等著名作家……,在北京逗留期间,到天安门前照相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陶萌萌</p> <p class="ql-block">1958年,雷锋(时年18岁,湖南望城人,时为工人)因公务途经北京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注: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1959年,于世昌(图右,时年31岁,家住广州,时任广东省公安厅科长)在北京公安学院学习时与同事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于南方</p> <p class="ql-block">1959年2月,关相生(时年35岁,家住广州,时任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兼秘书处处长)在北京出席全国外事工作会议和全国接待工作会议后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晓珠</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部分参加庆典的开国将帅在天安门城楼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未能参加合影的有元帅1人、大将3人、上将23人)。前排左起:谭政大将、罗瑞卿大将、罗荣桓元帅、陈毅元帅、彭真、林彪元帅、朱德元帅、董必武、刘少奇、毛泽东、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元帅、刘伯承元帅、聂荣臻元帅、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徐海东大将、肖劲光海军大将;</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杨成武上将、王树声大将、周士第上将、李聚奎上将、甘泗淇上将、黄永胜上将、刘亚楼空军上将、陈锡联上将、张爱萍上将、傅钟上将、杨至诚上将、陈士榘上将、周纯全上将、张宗逊上将、粟裕大将、萧华上将、李志民上将、陈伯钧上将、郭天民上将、许光达大将、朱良才上将;</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肖向荣中将、贺炳炎上将、董其武上将、黄火星中将、王新亭上将、陈明仁上将、陶峙岳上将、杨勇上将、傅秋涛上将、刘震空军上将、王尚荣中将、王建安上将、苏振华海军上将、陈奇涵上将、李达上将、宋时轮上将、王宏坤海军上将、彭绍辉上将、杨得志上将。</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林彬</p> <p class="ql-block">1961年10月,郭亚光(时年37岁,家住广州,时任中南局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陪同李立部长到北京参加中央组织工作会议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郭洁萌</p> <p class="ql-block">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冶金部海南钢铁公司和广东省海南行政区派出44名县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参加中央七千人大会的海南区党委代表团人员名单:</p><p class="ql-block">1. 杨泽江(中棑右六),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海南区党委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2. 王昌虎(中棑右五),中共海南区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3. 赵光炬(中棑右三),中共海南区党委书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4. 黃式如(后棑左二),海南行政区财办副主任,财政处处长。</p><p class="ql-block">5. 周训堂(后棑右三),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常委、副州长、琼中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6. 郑希(前棑右六),中共海南区党委书记兼秘书长。</p><p class="ql-block">7. 何如伟(前棑右四),中共海南万宁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8. 张文杰(后棑右八),中族自治州党委常委。</p><p class="ql-block">9. 董早冬(后棑右九),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0. 徐云(中棑右7),中共冶金工业部海南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海南区党委代表团领队。</p><p class="ql-block">11. 吴俊民(后棑右五),中共海南琼海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2. 陈书凤(前棑左二),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常委。</p><p class="ql-block">13. 李昌芳(中棑右八),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琼中县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4. 文谦受(前棑右六),中共海南昌江县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5. 戴业平(后棑右二),海南行政区农场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原广东省委和省府的后代们对未署名的前辈仍在寻找之中。</p><p class="ql-block">*其时,中共海南区党委系副省级机构(机关驻地在海口市,下辖全岛),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系地委级机构(机关驻地在通什市,下辖一市九县)。照片上未署名的前辈均在这两个机构里任职。</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钮海津</p> <p class="ql-block">上图:1963年10月1日,关相生(时年39岁,家住广州,时任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在北京中央党校学习时获邀参加建国十四周年庆祝活动,从天安门观礼台上拍摄到的群众游行队伍(国徽第一方阵)。</p><p class="ql-block">下图:行进在长安街的群众游行队伍(远处是人民大会堂)</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晓珠</p> <p class="ql-block">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时,广州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的高三级学生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一)。</p><p class="ql-block">上图:左起,……、胡光瑞【高三(1)班班长】、……;</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 余文雄、黄铁洵、郑大卫。</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陶敏</p> <p class="ql-block">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时,广州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的高三级学生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二)。</p><p class="ql-block">上图:高三(2)班同学:左起,古学蔡、……、孙宝、潘家良;</p><p class="ql-block">下图:左起,……、李小玲【高三(1)班】、……、王美嘉【高三(1)班】</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陶敏</p> <p class="ql-block">1966年9月,张莉(左图,时年18岁,家住衡阳,高三级学生),在文革时参加了毛主席第二次接见红卫兵的活动后在天安门前的留影。</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张莉;</p><p class="ql-block">右中图:张莉和妹妹张薇;</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同年,张莉、张薇和在京军校学习相识的两名军人在天安门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张莉</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参加红卫兵大串联的周刚(图右,时年13岁,家住广州,时为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一级学生)与一同坐火车北上首都的哥哥周聪(图左,同校高三级学生)早上刚刚参加完国庆大游行后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注:196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四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周刚</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孙晓虹(时年19岁,家住广州,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高三级学生)。</p><p class="ql-block">上图:1967年10月华实女红卫兵参加了毛主席第五次接见红卫兵后在天安门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孙芸芸、唐明路、姬克南;</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孙莉莉、张海茹、王小凤、孙晓虹。</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同年,孙晓虹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右下图:改革开放后,孙晓虹与同事到北京出差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注:1966年10月中旬,毛泽东第五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革命群众。</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孙晓虹</p> <p class="ql-block">左右上图:1966年,孙东海,时年15岁,同年九月下旬从广州乘红卫兵专列到北京准备在国庆节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在天安门前的留影。左下图:1977年,时年26岁,时任广东省军区政治部文化干事,到北京出差时在天安门前留影;右下图:2017年,时年66岁,家住深圳,退休人士。在北京旅游时和朋友们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孙东海</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高山(时年13岁,家住广州,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初一级学生)在红卫兵大串联时于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高山</p> <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10日,吴红兵(图左 时年19岁,家住武汉,北京广播学院学生)和陈小松(图右 时年13岁,家住广州,暨大附小学生)于天安门前合影。</p><p class="ql-block">在红卫兵大串联期间,两人相识于徒步长征赴井冈山途中,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恶性疾病的侵袭(吴红兵被传染脑膜炎后,陈小松四天四夜不离不弃地细心照顾)和种种困难,徒步行走了1000多公里(广州—井冈山—韶山—长沙—岳阳—武汉),乘火车穿行了3000多公里(武汉—北京—广州,跨越了6个省(包括北京直辖市)。</p><p class="ql-block">艰苦的考验让两位年龄相差6岁的同路人建立了真挚的友谊。</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陈小松</p> <p class="ql-block">1968年初,吕瑞文(时年40岁,家住湛江,时任湛江港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出差到北京,顺便带放寒假的女儿初颖捷(时年10岁,学生)一起上京, 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初颖捷回忆:</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10岁,第一次出远门。妈妈嫌我小,怕拖累,不大愿意带我去,但对我来说可是机会难得啊!我央求妈妈带上我,我保证听话,不拖后腿。结果我全程都走在妈妈的前面。 </p><p class="ql-block"> 到了北京,第一次见到了奶奶,见到了爸爸家的亲人们,去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在那里和妈妈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初颖捷</p> <p class="ql-block">沈振淮(第三排左起第五人) 1968年(时年19岁,家住广州,广州市第21中高一级学生)与17位同学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沈振淮</p> <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王进喜(时年46岁,家住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全国劳动模范、党的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前来北京医院看望他的妻子王兰英、长子王月平、小女儿王月琴在北京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王进喜一心扑在工作上,平时难得与家人在一起,这也是王进喜一生中唯一一次和爱人、孩子上街游玩。四个月后的11月15日,王进喜因胃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离世。</p><p class="ql-block"> “铁人“王进喜的三句(精神)口号深深激励着那个年代的中国产业工人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奋发图强:</p><p class="ql-block">1.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p><p class="ql-block">2.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3.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把贫穷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林彬</p> <p class="ql-block">吴燕军 1972年8月(时年13岁,家住广州,广州八一学校初一级学生)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吴燕军回忆故事:</p><p class="ql-block"> 出生在北京的我,自打知道北京有个天安门广场之时,已经是随父母在广州生活了。</p><p class="ql-block"> 1972年8月,我去北京探望亲戚朋友时,因从未在天安门广场留过影,所以要专程去照张相留个影,以填补一下自己这个北京人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7月31日21:59分乘广州~北京的直快列车离开广九火车站,沿途,车箱内广播喇叭反复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和《红太阳照边疆》的歌曲,我是从发车时完全不知道歌词内容,至下车时算是成为一个对歌词已滚瓜烂熟的所谓“歌唱家”了。至今,《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仍时常唱响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吴燕军</p> <p class="ql-block">1972年9月,郑国扬(时年19岁,家在广州,时为海南儋县西华农场知青)利用从海南岛回广州探亲假期,北上首都。国庆前夕,在天安门广场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郑国扬</p> <p class="ql-block">1973年,身为知青的莫小培(时年23岁,家住长沙)休探亲假,到北京、沈阳、大连等地探望亲戚期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留影。</p><p class="ql-block">(注:1968年至1973年,莫小培在海南儋县西庆农场当知青)</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莫小培</p> <p class="ql-block">上图:谢森 1973年(时年18岁,家住广州,在广州远洋公司货轮当水手,1978年升任二副)与姐姐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谢森回忆:我从天津下船休假回穗,经过北京时与我大姐(当时在北外读书)在天安门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下图:谢森 1983年(时年28岁,家住广州,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去北京受训,在天安门前留影。此照是一起受训的广外同学庞展健拍的。</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谢森</p> <p class="ql-block">1974年8月,何准(前排起左一,时年20岁,家住广东,时为广东韶关冶金化工厂工人)与赴京办理平反事宜的伯父何高民(后排左起第三,时年65岁,家住山西太原,时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1933年入党,1986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是何准父亲何幼奇参加革命的领路人)以及伯父的幼子(后排左起一)、伯父的侄孙、侄孙女(后排左起二、四)、外孙,孙子(前排左起二、三)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何鹰</p> <p class="ql-block">孙穗 1975年5月【时年22岁,广东东莞水泥厂工人(曾是1968年插队东莞的广州知青)】与本厂车间主任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孙穗回忆:我身边的这位师傅是我的车间主任,朴实的工人老大哥(从来没有出过省城)。当年出差北京,厂长让我带上他见识一下首都的面貌,我带他游了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和前门大街等,算是走马观花吧!返程时还带他绕道上海去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老党员,老实巴交的工人,打道回府时在火车上跟我说:“我们在北京花了很多钱坐公交车,我们回去别报销那么多了。” 我说:“好!“ 随即撕掉了一半公共汽车票。</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孙穗</p> <p class="ql-block">1975年夏,余伯庚(时年28岁,广州籍,时为驻京高炮七师某团连职干部)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余伯庚</p> <p class="ql-block">1975年夏,穗籍战友重逢。余伯庚(照片后排左一,时年28岁,时为驻京高炮七师某团连职干部)与1968年从广州参军的校友/战友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照片前排左起:向军(外语学校)、连汴生(40中)、李志明(华实)、寇新新(华实);</p><p class="ql-block">照片后排左起:余伯庚(华实)、王小平(40中)、张义良(铁中)。</p><p class="ql-block">余伯庚回忆:1968年我校(华南师范学院实验学校)共14人应征入伍,分配到高炮七师和高炮八师各7人。高炮七师有李小平、寇新新、王晓中、李志明、金继敏、梁沛桥和我;高炮八师有施红平、张国英、迟锐、吴宁宁、陈东民、汤雁慰、王琼全。我们高炮七师驻北京;施红平他们的高炮八师驻天津,1969年年底调到上海驻防。</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余伯庚</p> <p class="ql-block">左图:1975年8月1日,孙鲁冀(时年27岁,家在广州,时任空军湖南大托铺机场调配台台长)与一位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战友相约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后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右图:2021年10月中旬,孙鲁冀(时年73岁,家住广州,退休人士)去北京旅游,再度来到天安门前照相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孙鲁冀</p> <p class="ql-block">林茜 1981年(时年26岁,家住广州)借调任某兵工厂总统计,参加四机部(电子工业部)第二期统计干部培训,从大连返穗途经北京时,在天安门广场的烈士纪念碑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林茜</p> <p class="ql-block">1981年秋季,卫伟行(时年29岁,家住广州,时为广州铁路局机保段四级电机钳工)与同事因公出差,绕道北京,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卫伟行回忆:当时我在机保段搞技术革新:自行制作充电起动电机试验台,领导很重视,特委派我和仪表组同事一起出差,一同前往上海机保段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我和同事便抓住这个机会,绕道北京(注:当时我们铁路职工坐火车免票),在天安门前留了影。</p><p class="ql-block">回来广州后我们挨了领导的批评。好在我们研发的革新成果能“将功补过”,这挨批的事儿也就“一风吹啦”。</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卫伟行</p> <p class="ql-block">1981年秋季,卫伟行与同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合影。</p><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碑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卫伟行</p> <p class="ql-block">1982年11月,刘淑芬(时年18岁,家住广州)去北京旅游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南群</p> <p class="ql-block"> 1983年冬天,刘棣明(时年33岁,家住广州,广东省气象局计划财务处干部)到北京中央气象局参加全国气象系统计划工作会议时,在天安门前照相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徐浩平</p> <p class="ql-block">1986年,陶萌萌(时年37岁,家住广州,时任广州《作品》文学月刊编辑)因公务到北京出差。在天安门广场照相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陶萌萌</p> <p class="ql-block">上图:1986年12月,关南群(时年30岁,家住广州,时为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职员),因公务出差上京,在天安门广场留影。</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和右下图:1997年7月31日,(时年41岁,家住深圳,时为蛇口招商石化有限公司职员)因公务出差上京,再度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南群</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14日,雍文文(时年40岁,家住广州,时任广州天河松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出差经北京去哈尔滨,特意在天安门广场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雍文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7年7月21日,曾在总后勤部广州某工厂工作的“老知青”朱育衡(时年38岁)与妻子、女儿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朱育衡自述:这些照片是我在1985年经工厂推荐(全厂干部仅选两人)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后,考上了总后与东南大学合办的“总后南京企业干部专修班”(学期两年),1987年毕业后,趁有假期,带着太太和女儿到山东曲阜、济南、青岛、天津、北京、河北承德、秦皇岛、北戴河等地探访老同学及旅游,转了一大圈,玩了二十多天,在北京游玩时的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朱育衡</p> <p class="ql-block">1987年,罗莎(時年19岁,旅法华侨)来北京旅游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小鲁</p> <p class="ql-block">上图:1989年,两位老兵:关华俊(时年62岁,家住西安,总参离休干部)与妻子孙竹君(时年57岁,家住西安,总参转业地方退休干部)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下图:孙竹君单人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孙竹君</p> <p class="ql-block">上图:1994年8月15日,抗战老兵洪明顺(图左,时年69岁,家住广州,广东省政府办公厅离休干部)与女儿陈小柏(图右,时年38岁,广州某旅行社职员)、孙女陈正捷(图左二,时年9岁,小学生)、外孙女关欣(图右二,时年9岁,小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下图:女儿和外孙女</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外孙女</p><p class="ql-block">(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至此,中国人民坚持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p><p class="ql-block">2014年2月27日,全国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形式确定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3日首都军民在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长安街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庆祝活动和盛大阅兵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天安门广场即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广场”!</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欣</p> <p class="ql-block">庆祝建国50周年活动数日后天安门的夜景。</p><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6日,罗瑞光(时年50岁,家住广州,时任深圳某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去德国科隆参展途径北京(转机)时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罗瑞光</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28日,关相生(时年76岁,家住广州,离休人士)与孙子关天旻(时年8岁)上京旅游,合影于天安门前。</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南群</p> <p class="ql-block">2000年10月1日,安亚东(时年20岁,家住郑州,河南煤炭科研所职工)和弟弟安旭东(时年10岁,家住郑州,小学生)去河北秦皇岛老家游玩,在北京转车时于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郭洁萌</p> <p class="ql-block">三位抗战老兵:大姐范景新(左上图中,王平上将夫人)、二姐范景明(左上图左,王宗槐中将夫人)、三妹范景阳(左上图右,易耀彩少将夫人)2005年合影于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2005年,于南方(时年53岁,在北京工作时,任北京恒基中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于南方</p> <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郭洁萌(时年54岁,家住郑州,时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干部)陪同姐姐郭洁英(时年61岁,家住广州,交通部广州打捞局退休干部)到北京参加大连海事大学同学聚会时,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郭洁萌</p> <p class="ql-block">2008年8月中旬,关晓珠(时年54岁,家住广州,贸易公司职员)在北京观看奥运会比赛期间,在天安门广场照相时兴奋地作出“V”(胜利)的手势。</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关晓珠</p> <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1日,谢庆国(时年52岁,居住地广州,时为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因2008年5月13日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荣立一等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60周年国庆大阅兵观礼活动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吕志红</p> <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16日,黄海庄(时年51岁,家住广州,时为广东省委办公厅副处级干部)参加全国两会维稳(广东组)工作期间,在天安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黄海庄</p>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12日晚上10时,欧伟建(时年64岁,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坐车经过天安门时拍下的“夜晚的天安门”照片。拍完照后,接着就下大雪了。</p><p class="ql-block">欧伟建自述:当时并不知道疫情马上杀到,后来就再也没去北京了。特殊的时刻,特殊的角度,我挺喜欢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者:欧伟建</p> <p class="ql-block"> 《天安门》</p><p class="ql-block"> —党利奎</p><p class="ql-block">晴天丽日,惠风拂面。登临城楼,豪情气壮。</p><p class="ql-block">尊贵典雅,肃穆庄严。高洁恢宏,气宇轩昂。</p><p class="ql-block">崇墉巨阙,承运启天。琉璃金顶,接秀纳祥。</p><p class="ql-block">伟人肖像,慈爱轩辕。团结世界,万岁家邦。</p><p class="ql-block">五星闪耀,国徽高悬。八面临风,红旗飘荡。</p><p class="ql-block">汉白石料,砌玉雕栏。丹青楠木,画栋充梁。</p><p class="ql-block">绿茵扑地,雄狮威健。金水汤汤,华表堂堂。</p><p class="ql-block">战士护卫,飒爽凛然。长安街衢,大道康庄。</p><p class="ql-block">英雄碑下,鲜花灿烂。主席堂前,游客瞻仰。</p><p class="ql-block">鸿运当头,博物史馆。吉星高照,人民会堂。</p><p class="ql-block">广场内外,人海人山。冉冉升旗,热血昂扬。</p><p class="ql-block">万众瞩目,挥拳呐喊。歌唱祖国,欢声嘹亮。</p><p class="ql-block">何其壮哉,天安门殿。饱览历史,阅尽沧桑。</p><p class="ql-block">朱明治世,清廷衰暗。军阀逐鹿,国父北上。</p><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雷彻中原。七七事变,炮轰帝邦。</p><p class="ql-block">改天换地,开国大典。民族独立,人民解放。</p><p class="ql-block">思我中华,悠悠千年。人文始祖,五帝三皇。</p><p class="ql-block">文人骚客,慷慨激言。百家争鸣,万花齐放。</p><p class="ql-block">英雄纵横,豪杰请愿。抛颅洒血,卫国建邦。</p><p class="ql-block">王朝交替,风云变幻。多少故事,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怜我中华,多灾多难。天祸战乱,此消彼长。</p><p class="ql-block">震涝病害,毒辣凶残。贼寇进犯,似虎如狼。</p><p class="ql-block">八国联军,纵火烧园。日匪侵华,杀淫掠抢。</p><p class="ql-block">签约贡物,割地赔款。屈辱岁月,不堪回望。</p><p class="ql-block">爱我中华,厚德行健。勤俭自勉,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弘毅修身,志远意坚。追梦报国,大好时光。</p><p class="ql-block">亿万儿女,文明友善。和睦亲爱,互助互帮。</p><p class="ql-block">齐心协力,共建家园。休戚相关,同奔小康。</p><p class="ql-block">盼我中华,好运连连。地生祥瑞,福从天降。</p><p class="ql-block">罢兵止戈,灭灾绝难。百业千计,发达兴旺。</p><p class="ql-block">民主和谐,幸福美满。繁荣昌盛,国富民强。</p><p class="ql-block">四海皆归,八荒晏然。九五神州,永立东方。</p><p class="ql-block">今登城楼,感怀无限。忆古思今,遥襟甫畅。</p><p class="ql-block">眺望华夏,碧水蓝天。山川秀丽,满眼风光。</p><p class="ql-block">江山如画,盛世谁建?前程似锦,任君开创。</p><p class="ql-block">闭目祈福,诚心祝愿。悠悠天地,护我家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