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三幼儿园家庭教育讲座——《正确的家庭教育》

one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感觉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越来越不懂他们了?为什么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却读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小时候不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  200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代孩子,他们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讯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与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很多做父母的,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对于这一代人的教育,绝对不能再用老方法、老思路了!</p> <p class="ql-block">一、享受家庭的关爱</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并且会伴随孩子终生,家庭中形成的早期经验对孩子的情绪情感、性格、行为、智力及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说,父母才是孩子的人生起跑线。</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拿任何证件都需要考试,只有结婚证,无需经过考试。而传统的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生了孩子就以为有能力教育孩子了。可事实却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合格的。我们很多家长都认可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我们的很多做法却让孩子感觉到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孩子考试考第一名就有奖品;把玩具收拾好爸爸就喜欢;再不去写作业妈妈就不爱你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说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批评,也可以处罚,但一定要明确的表达,我批评的是你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一定不要把孩子错误的行为扩大和延伸到整个人,惩罚完毕一定要和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他,告诉他,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你的,但要批评你今天的行为。这一点尤其重要。</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家长很溺爱孩子。什么叫溺爱?溺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在家庭环境下,包办代替,过分注意,轻易满足,大惊小怪,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都是溺爱。孩子到了学校、幼儿园就会表现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则,不喜欢被约束,与小朋友相处是多争吵,不愿意分享,受一点挫折难以接受…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还会影响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合作。所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好比: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得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p><p class="ql-block">二、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你了解多少?</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共七条)</p><p class="ql-block">1.咀嚼关键期(6个月)</p><p class="ql-block">2.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这个时期是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很关键的时候,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这会儿形成的</p><p class="ql-block">3.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p><p class="ql-block">4.想象力发展关键期(2---8岁)</p><p class="ql-block">5.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很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同时扩充一下要求学习多的家长的解释)</p><p class="ql-block">6.黄金阅读期(8---14岁)</p><p class="ql-block">7.独立关键期(12---15岁)</p><p class="ql-block">三、体验社会生活:</p><p class="ql-block"> 社会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与人交往、理解和建立规则、适应群体生活的机会。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交往技能是在观察模仿、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能让幼儿感到安全可靠,乐于交往,充满自信。</p><p class="ql-block">1.经常带孩子参加亲朋好友聚会和一些适宜孩子的社会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2.经常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或鼓励孩子到小朋友家做客。</p><p class="ql-block">3.适时送孩子上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引导孩子在交往中逐步体会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p><p class="ql-block">4.经常和孩子聊聊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事儿,引导他关注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5.通过日常生活或游戏,让孩子体验规则的必要性,逐步调整自己的需要和行为,遵守规则。</p><p class="ql-block">6.幼儿之间发生冲突,不要急于干预,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p><p class="ql-block">7.孩子遇到困难时不包办代替,以适当的方式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轻言放弃。</p><p class="ql-block">8.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关注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多肯定孩子,帮助孩子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体会幼儿园集体的温暖,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当分享到这里的时候,讲到的哪一个点上有没有触动到你?换句话说,今天来到这个内容,大家有收获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孩子的教育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是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家长能通过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主动与老师联系,全面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实施教育工作。想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只有家园共育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现在、以后,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p>

孩子

关键期

幼儿园

家长

教育

溺爱

交往

父母

家庭教育

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