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b></p> <p class="ql-block"><b>浓情十月秋意深,秋风拂面话教研。在“双减政策”下,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2年10月18日,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于庄小学、西李兴庄小学三校携手,迈开了联校网教的步伐,共上一堂数学课,为课堂插上“云”翅膀。</b></p> <p class="ql-block"><b>我校王丽红老师执教的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圆周长的实际问题》。</b></p> <p class="ql-block"><b>课堂上,王丽红老师由“情境提问—新知探究—新知应用”为主线,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呈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b></p> <p class="ql-block"><b>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周末学生游玩情境,路遇圆形喷泉,提出如何测量直径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b></p> <p class="ql-block"><b>在解决重、难点时,教师通过梯度呈现习题,首先让学生思考不能直接测量出直径时可以怎么做?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圆的周长公式求直径和半径,使学生想出用算术法和解方程解答的方法,再让学生小组研究讨论计算操场一圈运用圆周长公式的变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归纳出一个圆的周长+两个直跑道的长度=跑到一周的长度。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阐述和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解题思路多样化。</b></p> <p class="ql-block"><b>夯实基础环节,王老师设计了2个层次的练习。一是已知圆形木桶上3根铁箍的长度,求直径;二是已知独轮车转动25周可以前进31.4米,求半径,通过变换形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b></p> <p class="ql-block"><b>课后,三个学校通过“双师课堂”平台进行了教学研讨,王丽红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其他老师进行了交流与点评。通过网络实现了区域间的学科教研互动。</b></p> <p class="ql-block"><b>水满自溢,水到渠成。“双师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课堂中,不断拓宽学习的深度,提升思维含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