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七任社长趣谈

朱云福

2022年国庆节的一天,我来到西泠印社的圆形拱门外,扫码预约后,戴口罩,测体温,亮健康码行程码,走进了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入印社圆形拱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左侧一方形水池和一红墙黑瓦、殿阁巍峨的古建筑。水池,名“莲池”,池中种睡莲并放养红鱼。古建筑叫柏堂,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匾额“西泠印社”四个大字,由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 抬脚跨进柏堂,室内陈设按江南厅堂布置,家具多为仿明式,配以木刻对联、各式绘画。厅堂正面嵌有大型人物画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屏风上方悬有“柏堂”匾额,旁边有一对联“大好湖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在柏堂右侧墙上悬挂有印社四位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的人物像和文字介绍。左侧墙上悬挂有前后七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的人物像和文字介绍。 七任社长,个个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大家,社会声望巨大,文化界地位至高,都在文化艺术史上如雷贯耳。<br><b>吴昌硕</b>(1844年—1927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br><b>马 衡</b>(1881年—1955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专家,曾任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br><b>张宗祥</b>(1882年—1965年),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曾任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浙江军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课课长、浙江教育厅厅长等职。 <b>沙孟海</b>(1900年—199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1979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br><b>赵朴初</b>(1907年—2000年),安徽省太湖县人,居北京,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曾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职。<br><b>启 功</b>(1912年—2005年),满族,北京人,居北京,2002年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著名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b>饶宗颐</b>(1917年—2018年),广东省潮州人,居香港,2011年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素有国学大师、汉学家之称,对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考古学、文献等多个领域均有精深研究。历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br>看西泠印社七任社长的学术造诣和所任职务,足以说明西泠印社在全国的地位之高,无其他社可及。<br>我对西泠印社七任社长特别感兴趣,也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冒昧提出,贻笑大方。<br><font color="#ED2308"><b>一是浙江人撑起大半壁江山。</b></font>七任社长,前四任均为浙江人,后三任均非浙江人。这说明什么问题?第一至第四任,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四人均为浙江人。第五任赵朴初,安徽人;第六任启功,北京人;第七任饶宗颐,广东人。而且,赵朴初、启功长期居北京;饶宗颐长期居香港。不清楚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三位老先生担任社长期间,来西泠印社几次?有多少时间是在杭州的?<br><font color="#ED2308"><b>二是饱学之士都健康长寿。</b></font>七任社长,除第二任马衡享年74岁外,其余均相当高寿,7人平均享年88.6岁。他们的享年:吴昌硕83岁、马衡74岁、张宗祥83岁、沙孟海93岁、赵朴初93岁、启功93岁、饶宗颐101岁。这是巧合,还是规律?看来,不是高寿的人是没有资格担任西泠印社社长的。 <b><font color="#ED2308">三是社长空缺时间累计超过半个多世纪。</font></b>西泠印社建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社长的。自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立以来,西泠印社至今已经走过119年,其中没有社长的时间有65年,也就是说55%的时间里是没有社长的,这在其他组织、社团是绝无仅有的。新成立的头9年,没有社长。吴昌硕是第一任社长,自1913年至1927年,担任14年社长。马衡自1947年至1955年,担任8年社长。张宗祥自1963年至1965年,担任2年社长。沙孟海自1979年至1992年,担任13年社长。赵朴初自1993年至2000年,担任7年社长。启功自2002年至2005年,担任3年社长。饶宗颐自2011年至2018年,担任7年社长。七任社长总共任职时间54年,占119年的45%。<br><font color="#ED2308"><b>四是花甲古稀之年方任社长。</b></font>七人担任社长时,年龄都比较大了,并且都担任到去世为止。西泠印社社长是终身制的。开始担任社长的年龄分别是:吴昌硕69岁,马衡66岁,张宗祥81岁,沙孟海79岁,赵朴初86岁,启功90岁,饶宗颐94岁。七人担任社长的平均年龄80.7岁。这在其他组织、社团是难以想象的。饶宗颐94岁开始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这恐怕是难找第二位了。 <b><font color="#ED2308">五是社长人选不限于印学界。</font></b>七任社长前四任均为印学界人物,后三任均为非印学界人物。第四任社长沙孟海老先生1992年仙逝后,从1993年推举赵朴初老先生担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起,西泠印社就开启了以延请非印学界人物担任社长的风气。赵朴老之后的第六任社长启功老先生、第七任社长饶宗颐老先生尽皆延续前例。个中缘由为什么?西泠印社是“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而成立的,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为什么要延请非印学界的赵朴老、启老、饶老等人担任社长?赵朴老、启老、饶老等固然名为西泠印社社长,但他们人在外地,不是印学界人物,毕竟没有深入到西泠印社社务工作日常运行的内核层面。因之,西泠印社延请赵朴老、启老、饶老等相继为社长,应该是“象征”意义更多吧!<br>作为一个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119年的历史,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颇具影响,已为《辞海》、《新华词典》等多种权威辞书机构所记载和认定。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重大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声誉,全国只此一家。 西泠印社在杭州诞生,绝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浙江的悠长文脉。<br>《浙江通志》记载,在浙江,篆刻已有700多年历史,宋元是开创期,清乾隆时,以“浙派篆刻”开山鼻祖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崛起,称雄印坛百余年,成为印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晚清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其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并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据半壁江山。<br>然而,在当代,篆刻是比较小众的。进入新世纪,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城市格局变迁的背景下,百年名社遭遇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惑。<br>2018年,第七任社长饶老仙逝,至今社长之位仍然空缺。<br>希望西泠印社第八任社长是个浙江人,是个印学界人物。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