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西行漫记(系列连载之二十七)<br>——谨以本文献给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br> 余培江站在高坡上目送战友远去,他的儿子余洋在车里等候着。听老爸的手机上有信息提示音,就拿着手机给老爸送去。<br> 培江问儿子:“哪里来的电话?”<br> 余洋回答说:“好像是信息,您自己看吧。”<br> 余洋不愧是有着十五年军龄的老兵,恪守着《军人保密守则》,更是出于对老爸的尊重,所以,他要让老爸亲自看。<br> 余培江摁亮手机一看是黄维华发来的信息:“培江兄弟,我们已经走远,你回去吧!”<br> 余培江当即回复说:“收到了维华哥,祝您和国铭哥两家陕北之行一路顺风!”之后,乘车返回中煤建设门可庆项目部不提。<br> 却说黄维华、陈国铭两家驾驶汽车走了一个多小时,看里程已经走了一百一十多公里,陈国铭说口渴的很,中午又喝多了。<br> 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国铭夫人说:“你就没有不多的时候,今天又没有人攀你,我看的清清楚楚。是你自己去招惹人家,这就是:‘狗咬卖盆的,个人自寻的。’人家饭店小老板本来就说敬大家一杯、表示一下心意,你非要去找老黄哥和培江老弟,又喝了一杯还不过瘾,自己又倒了一杯。”<br> 陈国铭笑笑说:“本来今天中午是不应该喝多的,可是,人家小老板是那样的热情、那样的爽快,又是军人出身的少数民族兄弟,你说不喝能行吗?用我黄嫂的话说,一杯酒是小事,它关系到民族团结的大问题。”<br> 正在驾驶车辆的维华夫人说:“这个问题先不讨论,前面500米处是榆林北服务区,咱们要不要进去喝口水,方便方便?”<br> 黄维华说:“行,现在差十五分不到三点半,时间还早,不耽误今晚榆林市去吃晚饭。”两位女士开车也感觉有点疲倦,于是,就把车辆开进服务区休息。<br> 进了服务区,洗了手,一行人来到休息大厅,陈国铭取出旅行茶具,泡上全中带来的毛尖茶,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休息,十分地惬意。大厅的正面墙上镶着一面大幅的KTV大屏幕,大屏幕上正在播放陕北歌手马美如来榆林专场演出的实况,马美如是黄土地里走出的网红歌手,把一首《泪蛋蛋掉进酒杯里》唱得深情饱满、如诉如泣;地道的陕北秦腔,浓浓的榆林情愫,听得人们不住地叫好。特别是陈国铭,那是一听音乐腿就软的主,一壶茶喝了三遍,又换了茶、续了水,边听边喝,全没有要走的意思。<br> 黄维华说:“在服务区待的时间长了,下高速可能还有麻烦,还要服务区出具证明,怪麻烦的。不如咱们先到榆林市安排下住处,洗洗澡、吃完饭,再打114台咨询一下马美如演唱会的具体地点,直接去现场不是比大频幕效果更好?”<br> 说话间黄维华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儿子小军打过来的。维华夫人伸手按开了免提,就听话筒里传出小军的声音:“老爸,我们已经到了延安。您和叔叔、阿姨们走到哪里了?”<br> 黄维华说:“我们正在榆林北服务区休息呢,今晚住在榆林市。”<br> 儿子说:“您就别住榆林市了,让老妈和阿姨再辛苦一把,直接顶到延安,我查了一下,榆林到延安二百六十多公里,三个小时松当当地。您跟老妈说,我和您儿媳在延安给老班长和阿姨接风洗尘。”<br> “那我和你国铭叔叔商量一下,他们说今晚要在榆林看马美如的专场演出晚会。”<br> “您跟国铭叔叔说,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团长、82岁高龄的老艺术家,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人民艺术家贠恩凤今晚在延安演出。错过马美如以后还有机会,错过贠恩凤、对于一个音乐爱好者来说将是永远的遗憾。”<br> 陈国铭从免提话筒里听得清清楚楚,说:“还有什么商量的,仨钱一个馍,谁不捡大的拿,绝对是傻瓜!我决定了今晚直达延安!”<br> 黄维华的儿子在电话里说:“陈叔叔俺们一言为定啊!”<br> “宝塔山下,延河河畔;老兵小兵,不见不散!”陈国铭几个人对着电话还拉了勾。大家赶紧收拾行包和水杯登车前行。<br> 黄维华说咱们这可是到革命圣地朝圣去的,国铭你就没有啥感想?<br> “感想当然是有的。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里选编了贺敬之的《回延安》,那可是写得真诚、感人,让您捧起来就不忍放下,时隔近半个世纪,我还能背诵其中的诗句。”<br> 黄维华的夫人江晓世说:“那你背一段俺们欣赏欣赏。”<br> “这有啥难的?可以说是张口就来。只是窝在车里,气流不是那么顺畅,感情表达的也不是那么饱满圆润。”说完,他一甩头发,深情满怀地朗诵到:<br>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br> 灰尘呀你莫把我眼睛挡住了。<br> 手抓黄土我不放,<br>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br>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br> 双手搂定宝塔山。<br> 千声万声呼唤你,<br>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br> ……<br> 黄维华、江晓世、陈国铭的夫人小雷一起鼓起掌来。都说国铭朗诵的富含激情、热忱洋溢,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br> 陈国明说过奖了,过奖了。我们都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延安、对遵义、对西北坡有一种特殊的、解不开的情结。<br> “国铭说得对,那个年代我们都很年轻,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有一种坚定的、纯朴的、矢志不移的血肉之情。”黄维华说。<br> “你还记得一九七九年春节吗?陕西省春节拥军慰问团到我们四十二支队(师)第四零三团桑树坪矿驻地慰问演出话剧《西安事变》,那可是刚从北京中央军委汇报演出回来的、华主席、叶剑英副主席亲自审查的优秀剧目。当剧中毛主席在延安窑洞转过身来,全场欢声雷动,高呼毛主席万岁,经久不息。很多战士们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仿佛毛主席他老人家真的又回到了人民中间。”<br> 黄维华说:“真的很怀念那个年代那种纯洁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空气,怀念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朴的社会关系。”<br> “这次去延安,对我们几个老战士的灵魂是一次深刻的洗涤。年纪大了,是该清洗清洗了,我们虽然不能横刀立马、力挽狂澜,但我们可以给年轻人把把方向。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时代,把握不住方向,前途就不可预测。”<br> “是的,国铭。据史料记载:伟大领袖毛主席1964年在一次会议上,突然问在场的所有人:‘你们觉得美国有没有可能对中国搞和平演变?’。针对这个问题,在场的人都非常的惊愕,还没等大家回答毛主席的这个问题,毛主席自己却说:‘其实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毛主席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整个会场就炸开了锅。所有的人都议论纷纷,会议陷入僵局。停了一会儿之后,毛主席又说:‘可能现在一切都没有发展成那个样子,但是在未来几十年之后,一切都有可能!’”<br> “是的,是的。苏联解体,东欧发生社会主义阵营政坛剧变,给我们敲响的可不仅仅是一记响亮的警钟,而是武装到牙齿的枪炮顶在我们脑门上发出的闷响!联想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政治的围攻、经济的打压、文化的渗透,还有日本军国主义亡灵之死灰复燃以及文化入侵,都是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的卑劣手段。由此可见,毛主席的预言是非常伟大的,是非常英明的,是高瞻远瞩的!我们需要长征精神、需要抗战精神、需要延安精神、需要雷锋精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归根结底一句话,我们需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陈国铭严肃而又认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br><br> 竹庆臣二零二二年十月十七日 夜于山西省大同市<br> <br>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