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日常

李增桃(拒闲聊)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天气:晴</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个学生是一名初二女生,特别爱看书,小学到初一的文科相当的好,学科代表。我们每周都会见一面,每周我都会带两本新书给她,她每周也都会看完还我,就这样每周替换,周周不落。</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位爱看书的女孩,是一名极度厌学者。只要谈到学校以及老师同学,生命力立马下降,整个生命状态立刻下降到低谷。</p><p class="ql-block"> 我也在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对学习这件事的反感还是对自己的不接纳?还是期待太高?还是对环境的排斥?对社交的恐惧?或是家庭、父母的层面?……</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拿了一本2015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刘嘉森写的一本书给她,这本书写的是作者从568名到衡水中学到高考状元(上北大)的心路历程。跟她的经历有一些相似,希望通过作者这一段成长经历能够唤醒她的内在,重新点燃她对学习的热情和未来的向往。那节课我们就讨论了这本书和作者刘嘉森,她的解说不比我理解的差,更多的感觉是她在引领我成长。 特别的好!</p><p class="ql-block"> 但当我把话题从作者转移到她自己的时候,她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无感受,更没有想过行动! 知识很丰富,但一点没有运用!说是无欲无求也不符合她,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书呆子”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在写这篇作业的当下,又接到了一名家长的求助电话,初中男孩,因为游戏无法自控被家长采取强制措施(抢手机,打孩子) 之后孩子再也不跟父母交流,直接不说话,锁在房间里。虽是两类事,但都是心出了问题,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启心力,心有力量,方得自由!教育的方向不止是分数,只有分数的教育是容易出问题的。</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为了生活,过日子;但生活里不只有读书,还有社交,人情世故,感受,兴趣爱好(音乐、运动……) 柴米油盐酱醋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