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p><p class="ql-block">[导读]本部分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幼儿园一日生活 的价值,并结合对一日生活的若干认识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指南》的实施为什么必须融入一日生活之中,同时对怎样在一日生活中实施《指南》提出了应当注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如果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幼儿园与家庭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观点认为:幼儿在家里是生活,在幼儿园是学习;生活知识的 学习可以在家庭里进行,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应当教专门的学业知识。如果把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没有专门的知识教学的话,幼儿园与家庭还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难看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的主要区别被错误地定位在教师“教 知识”幼儿“学知识”上。下面进一步细化分解并分析此认识误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是取消专门的教学活动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章开头已简述了“一日生活”与“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含义。 教学活动如同其他环节一样,是一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学习 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作为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活动当 然是必须存在的。“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绝不是让任何幼儿需要的活动环 节消失,而是提升其质量。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一日生活”及其“教育 融入一日生活”的内涵显然是完全不理解或者存在严重误解的。在他们 的头脑中,“一日生活”的概念从来是与幼儿的“学习”“知识建构”没 有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幼儿是在家里学生活,在幼儿园里学知识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为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生活知识与学业知识是彼此分离无关的,则种普遍的错误看法,对此在前面已作了说明(见“生活知识与学业知 识是没有关系的吗?”)。从幼儿知识建构的规律来看,幼儿的学习是不分空间的,他们无论在家或在园,处处、事事都在学习和生活,都在学 “知识”。成人狭隘的知识观、学习观是产生这一认识误区的思想根源 当然,在幼儿园发生的学习会与家庭的学习有所不同,这是由两个不同环境的特点决定的。这一内容在后面阐述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时再展开。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知识,幼儿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知识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观点显然与《规程》《纲要》的精神相左。幼儿园教育担负着促 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幼儿园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 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规程》)“为幼儿提供健康、丰 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纲要》),让幼儿 获得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与情感的、学习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显 然,幼儿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幼儿也不是主要“学知识”。如本章前面所述,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与构建知识、经验的特点,直接感知、体验、操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特点,这已经成为世界幼 儿教育的共识。因此,幼儿园教育的存在形态绝不能够像学校教育那样, 以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活动为主,或者说以“上课”为主要形式。而是通过创设环境,为幼儿创造可以游戏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 中生活。一说到“教育”就认为是传授学业知识,就只想到“上课”的形 式,是对幼儿教育极大的误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专门的知识教学”上吗?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门的知识教学”在幼儿园一般多指冠以某领域名称的或者侧重某 领域内容的集体作业课。关于这一活动形式在本书后面有专门阐述。这里 仅针对“没有专门的知识教学的话,幼儿园与家庭还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 去门设计的教授知识为目的的“作业课”等集体教学活动在我国 儿园中是分量很重的一种活动,当然也是幼儿园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 区别于家庭教育的一个特点。然而,如果认为这就是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 育的根本性区别就不妥当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许多国家的幼儿园教育因其理念与范式不同,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按领域分门别类的集体教学活动(即“上课”)并不多见,而这并没 影响幼儿园在各国的存在,幼儿园教育也并不因为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 教学活动”而被忽视,因为“知识教学”并不被视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核心所在,“上课”形式更不被列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即使是我国幼儿园这种常见的“知识教学活动”,其效果或者价值也 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性”。如果教师对幼儿学习特点与规律不了解,不就悉幼儿的生活、游戏以及幼儿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不掌握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不能调动与利用幼儿群体所具有的教育力量,这些专门的 教学活动反而会妨碍幼儿的学习,压抑幼儿的发展。现在的不少幼儿园中,由于“专业性”低下而催生出的严重小学化现象就是证明。大量的所 谓“教知识”的专门教学活动带给幼儿的是什么呢?从学习兴趣的破坏, 童年愉快生活的丧失,自主性、自信心的挫伤,到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被摧残、被扼杀,幼儿受到的伤害和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是长远的。所以有教育专家警告说,低质的幼儿教育是不具 有发展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专业性”,而非某种活动形式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没有“专业性”,幼儿园就失去了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地位,幼儿园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是由专业幼教工作者对在园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专门教育机构。幼儿园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 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开展包 括集体教学活动在内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 幼儿的工作,“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纲要》)。虽然从广义的幼 儿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也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幼儿的责任,但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是家庭所不具有或者说难以替代的。当然,幼儿集体的存在,同伴互动的存在,也是幼儿园较之家庭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征。不过,这一优势发挥的程度和效果是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分不开的。因此,将 “专业性”视为幼儿园教育之本,视为与家庭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不过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前述的美国幼教专家丽莲。凯兹的例子就可以看到,正是教师的 “专业性“让极其平常的骑车纠纷通过师幼互动、同伴互动,变成了对幼儿成长有意义的经历。通过专业的指导,“才引向了种种有价值的结果” (杜威)。尽管这样的生活事件在家庭里常常发生,然而,“孩子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才能发挥潜力,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协助每个孩子活动,更要考虑环境的布局,要不断地思考下一步该把孩子的活 动引导到什么方向。”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的发 展过程,这样的专业性教育在家庭里一般是不可能实现的,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只要拥有这种“专业性”,幼儿园就和家庭不 一样,幼儿园教师就和家长不一样。因此,幼儿园应当花大力气去提高 “专业性”,这才是真正体现幼儿园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才是确保幼儿园教育之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所在。</p>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P232—P23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丨张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朗读丨王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期丨2022年10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