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硕果喜丰收,云端共研促前行。2022年10月17日上午,在济宁市市教科院统一组织下,济宁市初中数学学科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设立分会场,全体数学组教师观摩了三节优秀课例,聆听学习了专家讲座,数学组全体教师学习交流,受益匪浅,感触颇多。通过参加活动,领会了市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刻感悟了济宁市中考的命题规律,提升了对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一、优秀课例学授课 本次研讨会由 济宁市实验初中包李娟老师主持,会议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分别观摩了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李晓华老师的《加权平均数》、济宁实验初中马欢老师的《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课,梁山县第二实验中学赵闽辉的《试卷讲评课》。三位老师以不同的课型,不同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执教好新授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课后,根据不同课型,三位专家进行了即时评课,在专业角度评析了三节展示课,让全体数学教师受益匪浅。 李晓华老师的授课,以附中文化为主线,以数学的眼光领略数学世界,以数学的思维感悟数学世界,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较好的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成性,每个学生都能顺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结环节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并且当堂检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上,李老师紧扣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和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创新。 马欢老师和赵闽辉老师在授课中同样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分给与学生思考探索展示的空间,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知识的重难点上实现突破。 二、主题研讨促提升 微山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满在法主任做了《大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研讨》为主题的精彩报告,通过对每一道题进行剖析,满主任带领我们从一级知识点到四级知识点逐一展开,明确题目的来源和变化,让全体数学教师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对真题进行剖析,解开中考的神秘面纱。中考题并不是难题的组合,恰恰相反,而是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四基”,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正是基于此,中考的命题大多源自于教材、《智慧学习》、《中考指导与说明》,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数学的新授课中要吃透教材,夯实基本能力,在中考一轮复习中,也要以此为准则,注重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巩固方法。在复习后期,更多的是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织牢织密知识网络,寻求创新与突破。 三、精学细研促提升 会议最后,全体数学教师结合一天的学习经历,做了集体研讨,结合个人学习情况和收获,各年级代表做了数学研讨学习经验汇报。 研而不教则浅,教而不研则空。虽然是疫情当前,但是相聚云端,凝心聚力,碰撞智慧,改变的是教研形式,不变的是教研初心。教研之路永无止境,让我们不忘初心,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