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年了,第一次迈入西泠印社圆形拱门,甘露洒心

朱云福

西泠印社,我觉得有些文化的中国人,可能多数听说过,相信有很多人到杭州西湖时也看见过,它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的孤山路31号。我于1981年5月第一次从西泠印社门前经过,第一次知道它。 1981年五一节,我在浙江师范学院读书时,和同班同学徐立一起到杭州游玩,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非常激动。记得很清楚,我们从金华坐火车到杭州城站,出站已是傍晚。坐151次公交车到浙江医科大学,找同学郑樟耀搭铺度过一夜。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几个老乡同学一起经白堤、孤山路,在西泠印社门口附近的西湖手划船停靠点上船,划船在西湖上游玩。在西泠印社圆形拱门处,郑樟耀还简单介绍了一下西泠印社的一些情况。之后,四十多年来,我无数次从西泠印社门前经过,但一直没有迈入圆形拱门进到里面去看过。每次经过时,就朝圆形拱门上的“西泠印社”四个字看一眼,总觉得,里面有点神秘、神圣。 10月5日早饭后,从北山街的新新饭店出发,开车沿着北山街向西,左拐上西泠桥,走孤山路,七八分钟就到西泠印社附近的停车场。停好车,走六七十米路,来到西泠印社的圆形拱门外。扫码预约后,戴口罩,测体温,亮健康码、行程码,走进了西泠印社。四十多年了,我终于迈入西泠印社的圆形拱门,来到里面一睹芳容,一探究竟了。<br>孤山路31号的圆形拱门,看似不起眼,但抬脚迈入后别有洞天。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入印社圆形拱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左侧一方形水池和一红墙黑瓦、殿阁巍峨的古建筑。水池,名“莲池”,池中种睡莲并放养红鱼。古建筑叫柏堂,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匾额“西泠印社”四个大字,由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 我们抬脚跨进柏堂,室内陈设按江南厅堂布置,家具多为仿明式,配以木刻对联、各式绘画。厅堂正面嵌有大型人物画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屏风上方悬有 “柏堂”匾额,旁边有一对联“大好湖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大厅中间的两排柱子上又分别悬有两副对联,近门一侧在大门背后的为“易雨易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再后的对联为“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在柏堂右侧墙上悬挂有印社四位创始人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的人物喷墨画和文字介绍。左侧墙上悬挂有前后七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的人物喷墨画和文字介绍。<br>七任社长,个个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大家,社会声望巨大,在文化艺术史上如雷贯耳。看西泠印社七任社长的学术造诣和所任职务,足以说明西泠印社在全国的地位之高,无其他社可及。 七任社长,前四任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四人均为浙江人,后三任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三人均非浙江人。七人中,除第二任马衡享年74岁外,其余均相当高寿,7人平均享年88.6岁。他们的享年:吴昌硕83岁、马衡74岁、张宗祥83岁、沙孟海93岁、赵朴初93岁、启功93岁、饶宗颐101岁。这是巧合,还是规律?看来,不是高寿的人是没有资格担任西泠印社社长的。<br>出柏堂,沿着柏堂东侧走,见柏堂后石径口有石坊一座,高3米多,宽2米多,形状如“廿”字,上书“西泠印社”四字,两边石柱上篆书写“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原来此石坊是在1923年,为纪念西泠印社成立廿周年而立。 印社范围内各类建筑数量不少,居山而建,布局精巧,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竹阁、柏堂、山川雨露图书室、宝印山房、四照阁、观乐楼等,掩映在绿树丛中,金莲池、印泉、闲泉、石坊、华严经塔、阿弥陀经幢、石交亭、剔藓亭、小龙泓洞等点缀其间,巧妙布置,如治印般,疏密有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众多的匾联、门额、碑刻、摩崖、造像、壁龛,让人目不暇接,于山水园林中又透出浓重的金石之气。<br>印社内道路崎岖不平,凹凸的石块,古朴的牌坊,青瓦红墙的房子,长满青苔老树,一切都那么自然而怀旧,那么古意盎然。<br>过仰贤亭,修竹绿阴下掩着一泓清泉,是为四泉之一的印泉。泉北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印泉”二字,取势横扁,颇为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印泉”二字是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 我们从印泉右边鸿雪径上坡。“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燕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是啊!今天,在西泠印社,也留下我的雪泥鸿爪。<br>沿山径一路曲折盘旋,于绿阴丛中穿行,能不时遇见一泓泓清泉,冷冽清幽,既为“西泠四泉”,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 遁庵后,峭壁下方,又有一泉,名“潜泉”,取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1915年,吴隐于此因山泉铲石土导为一渠潴而为池,命为“潜泉”。1925年7月9日,慈溪一游客及浙江省立女子中学学生在此游览,发现泉中淡水母;《西泠印社志稿》记载:“泉水清冽,内生淡水母,为世界稀见之生物。”泉西题有篆字“水国长春”。泉水之清澈由此可见一斑。<br>继续往上走,来到山顶一个比较开阔地带。在“文泉”、“闲泉”北端,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位于孤山山顶平面正中,是西泠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我绕着华严经塔转了一圈,佛光彩云,圣洁威严,内心平静了许多。 “文泉”西侧是“汉三老石室”,铁栅栏门上加了锁,不能入内观看,透过栅栏门隐约可见一座石碑。原来里面藏有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古的、距今约1900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三老”是汉代官职,此碑碑文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意义非同寻常。“三老碑”如何辗转来到西泠印社,其中还有一段佳话。清咸丰二年(1852年),“三老碑”在浙江余姚出土,因其巨大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1921年,有日本商人以8000银元购买石碑。时任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积极倡议并捐献财物,用重金赎了回来。为了保护文物,次年又修筑石室存放石碑,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记录前后事由。“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如石室楹联所书,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长久地在此留存。 从“汉三老石室”南往下走,阿弥陀经幢旁,是“小盘谷”。相传小盘谷为宋代诗僧惠勤结庐隐修之地,苏东坡多次来此与惠勤谈诗论道。<br>众所皆知,苏轼的一生,与杭州有着不解之缘,杭州因为苏轼而更加美丽,苏轼的人生因为杭州而更加多彩,苏轼与杭州互相成就。苏东坡两次到杭州任职,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苏东坡一生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对他的影响十分深刻,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与当地的高僧共游,跟随高僧学习佛法。可以说,苏轼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相信自己有前世,如诗:“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br>下山途中,眼望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时时在脑海中盘旋。想起1981年五一节和几位同学在西湖上泛舟欢笑。时光荏苒,四十多年过去了,那时青春年少的我,如今已是白发满头,感慨万千。 在石交亭里稍做休息。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杭人王毓岱《石交亭记》曰:“宇宙间万物惟石最古,自有天地以来便有此石。……惟石不能言而好古者咸愿与之交。……所谓印人者皆石交也。琢之、磨之,攻之、错之……” <br>宇宙间万物间惟石最古,与石为友,也颇有同万法自然神游的错觉,返璞归真,质朴纯粹。<br>一个多小时,在西泠印社这硕大的文化艺术高地上,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走出圆形拱门,望向西湖,微风骤起,思绪荡漾,甘露洒心。<br>转身回望西泠印社,依依惜别,心中默念,下次我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