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饮食文化管窥 下</p><p class="ql-block">方 铁</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云南的区域性饮食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居住民族的分布、历史发展的影响、区域性动植物资源、区域性气候、地理交通的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等都密切相关,不同的饮食文化区,相互间的差异亦较明显。</p><p class="ql-block">以昆明、楚雄、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区。元代以来,昆明一直是省治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楚雄、玉溪深受昆明风气的影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玉溪被称为“小昆明”。云南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等特点,在这一地区体现最为鲜明。</p><p class="ql-block">云南各地的特色菜肴、酒茶水以及饮食文化传统,在滇中区均有一席之地。近数十年,该地区的饮食文化深受联系密切的其他地区,尤其是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市以及美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通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成都、重庆、武汉以及泰国、河内、仰光的航班和特快列车,把各地的饮食文化和相关信息迅速传到这里。滇中区不断推出新的菜式,形成新的饮食风尚和饮食观念,推动和左右着全省饮食文化的潮流,同时也成为反映云南饮食文化变迁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区。该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中心,是历史上乃至现在白族人口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8至12世纪,以大理为中心建立的南诏、大理国,500余年间统治了云南及附近地区。大理又是前往滇东、滇西北、滇西南的交通枢纽,以及联系上述地区的商品交易集散地。</p><p class="ql-block">滇西区的饮食文化,以白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为基调,较多地保留了南诏、大理国古老的饮食传统,同时吸收滇东、滇西北、滇西南的饮食文化因素,成为与滇中区并足而立的另一饮食文化核心区。</p><p class="ql-block">滇西区盛产的乳制品、淡水湖泊水产品、梅子、地方酿造酒、本地茶叶等,享誉省内外,也使滇西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与民族的特色。</p><p class="ql-block">以宣威为中心的滇东北区。该地区开发甚早,两千多年前就接受了蜀地经济与文化的影响。晋代《华阳国志》,称宣威一带的经济文化为“宁州(泛指今云南)冠冕”。南北朝时该地区遭受战乱的严重破坏,元代又成为统治者积极开发的区域之一。</p><p class="ql-block">元朝中期开通由昆明经贵阳、湖南至中原的驿路,数百年间外来移民沿此道大量移居滇东北,带来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饮食文化。滇东北区的产业以农业为主,明清以来,滇东北区的宣威、曲靖、东川、会泽等地,成为云南重要的工业城市与商品集散地。</p><p class="ql-block">滇东北区的饮食文化,具有云南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如彝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地区性食品(如玉米、洋芋、荞麦、壮鸡),以及地方酿造酒等产品,在当地饮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p><p class="ql-block">滇东北区历史积淀深厚,民族融合的历史长,融合的范围广,近数十年因经济发展滞后,致使当地的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可供发掘开发的饮食文化资源丰富 。</p><p class="ql-block">以丽江、中甸为中心的滇西北区。这一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端,气候偏凉,畜牧业十分发达。本地民族主要是纳西族和藏族,传统文化未受到明显破坏。</p><p class="ql-block">丽江、中甸是唐代开通由大理至拉萨道路的必经之地,此道俗称“茶马古道”。滇西北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纳西族和云南藏族的饮食文化,与西藏地区、大理白族地区饮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青稞、牛羊肉、自酿粮食酒与砖茶,构成当地饮食文化的主体。明清时滇西北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较快,近代云南最早出国的留学生,就有来自滇西北的纳西族青年。当地的纳西族和藏族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使滇西北区的饮食文化,搀杂了外来饮食文化的因素。</p><p class="ql-block">以保山、腾冲为中心的滇西南区。从公元前若干世纪起,这一地区便是著名的川滇缅印道的重要中转站,以及各类商品的集散地。明清以来数百年,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大量移民,通过川滇缅印道移居这一地区。</p><p class="ql-block">近代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昆明经保山至缅甸北部的史迪威公路,将印度、云南紧密联系在一起,印度、缅甸的饮食文化,进一步影响了滇西南地区。</p><p class="ql-block">滇西南区的历史积淀十分深厚,东汉在保山设永昌郡,管辖范围包括滇西南、大理地区的西南部乃至缅甸、老挝的北部。滇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为外地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等)、南亚与东南亚地区诸饮食文化的结合体,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饮食文化的特点。</p><p class="ql-block">由于当地盛产各类植物和花卉,以可食的野生菌类、野菜、水果与花卉入席,以及啜饮各种果酒和发酵饮料,是该地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以德宏、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滇南区。这一地区是傣族主要的分布区,也是上座部佛教广为流行的地区,当地盛产各种热带动植物和热带水果。德宏是川滇缅印道必经的区域,开发的时间甚早。西双版纳在宋代建立了景昽金殿国,元朝开通自今昆明南下景洪的驿道,西双版纳逐渐成为开发的重点。</p><p class="ql-block">滇南区的德宏与西双版纳紧邻缅甸,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跨国境而居。滇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尤其体现出喜食酸、冷、辣食物的口味,有生食、凉食的习惯。</p><p class="ql-block">喜以多种野生菜肴、昆虫、鱼虾等“异物”入席,烹饪方式主要是烹煮与烧烤,喜食糯米饭和米酒。当地的一些饮食习惯,明显受到缅甸、越南、泰国等邻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以红河、文山为中心的滇东南区。红河、文山的本地民族主要是哈尼族、拉祜族、壮族。滇东南地区紧邻越南与中国的广西,深受这两个地区风俗与文化的影响。早在公元前后,由滇中经过红河地区通往越南北方的道路已开通。</p><p class="ql-block">1910年,法国修建由法属越南通往昆明的滇越铁路,成为云南出入海外的捷径,也使红河地区受到越南乃至法国饮食文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滇东南区的哈尼族、拉祜族主要居住山地,受其影响,滇东南一些地区流行以玉米、荞麦等旱地作物为主食。壮族主要居住文山一带多石灰岩地貌的“溪峒”地区,与广西西部的壮族居住区连为一体。壮族很早便种植水稻,各类稻米、狗肉、鸡肉等是常见食品。</p><p class="ql-block">因受汉族的影响,壮族地区也流行过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酒席都有一定的规格,十分讲究宴席的丰盛与食物的口味。</p><p class="ql-block">文山地区盛产珍贵药材三七,当地有以三七烹制各类药膳的传统,云南有名的药膳首推三七汽锅鸡。红河地区的饮食以精细、讲究原质、原味为特色,产自当地的蒙自过桥米线,充分体现出滇东南区具有的烹饪特点。</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