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黄石知青文学社近三年来编辑出版的第二部作品集子,收录的主要是黄石本土当年上山下乡知青的回忆文章。第一部书名为《知青岁月》,这一部《知青年华》为其姊妹集。这对于一群将近和已过古稀老者来说,堪称是一项大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在他们的努力下终于如期完成了。作为第一读者,我想对为本书的面世而默默劳作不计报酬的龚景明、陈宇奎、吴国正、朱光、叶序录、蓉子、林玲、施祥明等知青朋友,表示我热烈的祝贺和真诚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姓名。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很快在全国就形成了个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据后来人统计,当时全国各城镇就有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此后几届知青陆续加入,连同上溯七、八年前的老知青侯隽邢燕子董加耕等的首开先河,全国汇入上山下乡洪流的知青总人数共达到2000多万。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人生经历也是宝贵财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建国史上,知青这一代人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共和国所承受的困难和所经历的磨难,知青这一代人都饱览并都饱经过了,知青在千磨万击中经受了锻炼并日臻成熟。历史已经证明,知青是最能吃苦的一代,是勇于担当的一代。共和国的辉煌大厦中有知青奉献的砖瓦砂石,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里有知青奉献的青春热血。知青在回顾往事的时候,不应该感到羞愧和痛悔。知青对得起我们的祖国,理当为那曾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经是一名知青,我不赞成有人将知青的那段历史描绘得“凄凄惨惨戚戚”。不错,知青是吃了不少苦,不少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艰苦程度,的确是原在城里的知青没有经历甚至没有见过的。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正是由于艰苦的农村生活锻炼才磨砺出了广大知青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品质。知青这一代人之所以后来能成为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中坚,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盖是因为有了上山下乡这段吃苦的宝贵经历“垫底”的。</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看了一本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前辈撰写的回忆录,里面讲到毛主席在他七十二岁生日时,曾破例在家中请了几桌客人吃饭,其中有周总理、朱老总、钱学森、王进喜、陈永贵等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和劳动模范。尤使我感到惊异和鼓舞的是,他还特地请了邢燕子和董加耕这两位老知青的优秀代表坐在他的两边,并不时为他们碗里夹菜,足见知青在他老人家心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昔时的知青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将会永远记得知青的姓名。常道“人生最重是精神”,我觉得知青也有知青精神的,知青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我以为也可以概括为“32个字”,即: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服从召唤,吃苦耐劳,百折不回,万难不屈,甘作奉献,负重前行。这知青精神无疑也应该业已融入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的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知青老矣,来日无多。借这本《知青年华》出版之际,我衷心地祝福广大知青朋友保重身体,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8日匆草于黄石行思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