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境界——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

娜娃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离开讲台的这段时间,回看自己的成长历程,在不断叩问和思考“教什么”“如何教”“为何教”这些教学本源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着“见教材”“见自己”“见学生”的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见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教师开展教学最先面对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对“教什么”的思考体现的是教师的课程观,而课程观最先体现在教师对待教材的态度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对待教材,我的认识变化与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参禅三境界很契合,对应他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经历了“依赖教材”“跳出教材”“融入教材”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从教之初,我将教材视为唯一标尺。我反复研读教材,重要的语句段落能熟练背诵,这让我的课堂语言非常干净,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像是教材的传声筒,这让课堂显得寡淡无味,很难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直到2007年我听了浙派名师唐少华的一节历史的读图学法指导课,才有所顿悟。唐老师只选用了教材中的4张图制作了4张幻灯片,简约的流程犹如画了一个圆——先是聚点,抛出一个问题并集中火力;然后拎线,通过问题链的推进,有如“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最后联圆,环环融合,首尾呼应。整个过程不蔓不枝,却让在座的所有人深切体会到“整体—局部—细节”的读图方法。这时我才对“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教师要做的不是单纯依赖教材,也不是抛开教材,而是融入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当本着“融入教材”的认识进行备课时,我慢慢学会了经济用材,选材上“少而精”,用材上“简而丰”,让课堂脉络清晰。同时,平日处处留心,随时随地积累素材,作为备课之资,以提升课堂的密度和质量。此时,我已经由“狭义的备课”跃升到“广义的备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关于“广义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位拥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观摩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当被问及如何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授课仅花了约15分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台上一分钟,台下真的需要十年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待续……</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