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晶莹

<h3>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br>2、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br>3、体会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精神。</h3> <h3>《比例的意义》是一个概念性质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呢?我主要从如下两个方 面努力:   <br>1、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引导学生尝试解决。   <br>2、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数学课上,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提到“比例”学生根据过去的学习经验,可能会提出如下一些问题如:比例的意义或什么是比例,比例 的组成及名称,比例与比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而这些些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自学、交流是完全有能力解决 的。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体会到了成功,为继续学习提供了动力和保证。   <br>3、结尾设制悬念,激发学生继续学习。   <br>有人说,一节课上完之后,不应该是画一个句号,而应该是一个问号。在本节课的末尾,我利用了课本 33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通过练习、讨论写出了不同的比 例,但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明确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比例的意义来写比例的,所以个人写出的比例并不全面或 有重复。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比例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稍停)若有,用已有的知识可以解决吗?(不 能)下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就会有明确的答案了!这样,学生继续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被调 动起来了。</h3> <h3>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处理还欠缺:   <br>1、对比例意义的引导还不够细致。应该让更多的同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参与教学过程,体会成功。   <br>2、课堂调控能力还需要继续提高,对课堂生成性的内容处理不够。学生在总结比例的意义时这样说:比 例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教师没能抓住“比值相等”这个关键做好学生认识与课本概念的过渡和衔接</h3>

比例

学生

意义

问题

学习

过程

解决

提出

体会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