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鄱阳湖口,踏寻落星墩

南山猎人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日子,到鄱阳半年了,对它文化的了解几乎了了,听朋友说落星墩,石钟山,感觉也不是太忙,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和同学徐智俩人沿古人足迹,听先贤故事,悟今日人生。</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石钟山,根着导航走,一个半小时,映入眼帘的是长江堤坝,原来湖口县就是根据鄱阳湖入长江口位置而命名,漫步江堤边,望长江滚滚,一桥飞架天堑,那就是鄱阳湖大桥,右边一个国家水文观测站,边上小山即石钟山。</p> <p class="ql-block">“占位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送子苏迈赴德兴上任经过湖口而做石钟山记,小山有名了,国人就喜欢四周一围,向慕名而来的游客割韭菜,或许感觉不值得,就没有买票故望而却步了,也没有像苏轼一样乘小舟而去探幽。</p> <p class="ql-block">“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最羡慕苏东波先生豪迈人生!</p> <p class="ql-block">  不过这个地方却是古往今来战略要地,陈友谅大战朱元璋据说也在此地,英雄石 在上石钟山麓,昂踞岩石之巅。相传为明代朱元璋大将常遇春与陈友谅交战时,用枪挑放于此。石上,至今还留存着枪剌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在湖口,也是江豚观赏保护基地,今几年,有报道江豚在湖口长江交汇处多次出现,有机会要和护豚队的一起江上观江豚。</p> <p class="ql-block">百万雄狮过长江,西起九江,即是此地!</p> <p class="ql-block">坐听,金戈铁马声音渐远</p> <p class="ql-block">  在山边,也是著名的辛亥革命元老杨赓笙故居,此建筑始建于1933年(中华民国22年),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西南角,距离湖口县老县委党校不远,相传叫“面城居”。</p> <p class="ql-block">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人。十二岁时读完《十三经》,十八岁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书院就读,被选送入京师国子监深造。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放弃功名,从事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进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在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成立省议会,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与李烈钧时称江西的“一文一武”,是“江西讨袁总司令檄文”的撰写者。他的三子杨叔子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著名学者。</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白鹿洞书院,本来准备直接去落星墩的,不料提前下高速了,在路口看到白鹿洞书院,就在庐山脚下,白鹿洞书院相传朱熹在这里教学,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遇到也是缘分,顺道拜谒一下,到门口,四十元门票,进里面,溪水淙淙,两旁古树参天,幽静深远,在里面读书,静下心来,修行研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庐山市县城9公里。书院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前后),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所居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办起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成为当时我国一个文化中心。清代学者王昶在其《天下书院总志序》中,称它为“天下书院之首”。</p> <p class="ql-block">  路过状元坊,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从宋代开始的状元,江西,不愧是文化,然,即使许多人在榜上,百年过去,千年过去,世间上又记得几人?像我等凡凡之人,百年后灰飞烟灭,谁曾记得为世界凡事烦烦恼恼?又为何争天夺地?又为何斤斤计较?</p> <p class="ql-block">  一溪蜿流门前而过,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环境十分优美。书院外有华盖松、回流山、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八大景观。溪涧怪石嶙峋,附近镌有诗词若干,其中有朱熹书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洁”等字。</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落星墩,到中午十二点,在庐山脚下吃了点午饭,点了一盘鱼,这鱼倒是很新鲜,落星墩,顾名思义,就是星星落下的墩子了,反正古时候,庐山名字为星子县,沿着紫阳堤走百十米,直接往湖心走去,鄱阳湖已经干涸,裂开了大口,湖中央草茂密的盛开,落星墩俨然是网红打卡地,许多的游客,还有放风筝的,还有开摩托车接客,卡丁车,还有三轮车,泛泛而来,就为到此一游,百年未遇的旱灾。</p> <p class="ql-block">落星墩不大,也不高,但实质坚硬。岛上一寺一塔,此外再无多余建筑。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宋代初期曾在其上建亭院,往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后来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乱焚烧。</p> <p class="ql-block">紫阳堤,位于城南鄱阳湖畔。因前面与落星石相对,故又称“南康星湾石堤”, 始建于北宋元棺间。朱熹,别号考亭、紫阳。其上任伊始由于水患而建湖堤。</p> <p class="ql-block">清曹龙树《紫阳堤水月》诗:“蟾宫桂子落江乡,江卜平堤号紫阳。月印波心珠滚动,波浮月色镜磨光。嵯峨沙阜千层雪,寥阔洪涛两岸霜。此夜行吟真不夜,二分何必说维扬。”</p> <p class="ql-block">  刚刚走过来,路过好像看到周郎点将台,回来时候特意停顿一下,到南谯楼坐坐,回忆周老先生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p> <p class="ql-block">南康府谯楼,又称周瑜点将台,周瑜点将台是庐山景区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距今1800年的历史,明朝天顺年间重建,台基长30米宽16米、高7米,台上建筑为砖木结构,楼顶为木楔穿架,雀莲均饰云纹及花鸟纹,楼面面积200多平方米,分正厅和左右厢房,画栋雕梁,气势宏伟。爱莲池是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因平生酷爱莲花,便在军衙东侧凿池种莲,并写下传世佳作《爱莲说》,其中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便成为历代君子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爱莲池成长方形,四周长四十余丈,面积1700平方米,池中筑有高台,台上建有“观莲亭”,所以后来又称为“南谯府”。</p> <p class="ql-block">“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英雄、美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无奈历史车轮滚滚,所有的一切都湮灭在历史的灰烬中,我们人生何不是如此!而为什么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凡, 冰冷的,毫不留情的岁月流逝能给你我又留下什么呢? </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你灿若星辰或是暗淡尘埃,最终都在无尽的岁月里陨灭。因人人都会消逝,<span style="font-size:18px;">余下的只是听闻和故事,你我会留下故事吗?江湖上会有我们的传说吗?哪怕一丁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