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中国,面积只有0.44 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区区八百,却带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丝荣光和丰富的历史珍藏,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挺立至今,成为古代欧洲留给世界的珍贵遗产,生生不息,余音不绝。</p><p class="ql-block">作为全世界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梵蒂冈凭借它不可取代的宗教地位和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旅行者,成为罗马城内最热门的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去了梵蒂冈两次,第一次就在外面转转拍些照片,第二次参观了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由于排队人数太多,最终都放弃了,本来打算冬天再去一次罗马,完成这个夙愿,现在被三年的疫情耽误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游览梵蒂冈照例先要学习了解一下基督教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基督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巴勒斯坦地区,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异端分裂而来,与犹太教相比,基督教并不排斥其他种族皈依信教,因此在耶稣死后的两个世纪,基督教在罗马迅速传播,很快就有了一大批信徒。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在罗马取得了合法地位。此后基督教的信徒越来越多,直到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p><p class="ql-block">狄奥多西在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划分为东西两块,给了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以亚得里亚海为界,分别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如今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p><p class="ql-block">公元48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只剩下了远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而此时基督教也随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道扬镳形成了两大教派。一派是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会,一派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的希腊正教。两大教派互相交恶,最终于公元1054年发生分裂,形成西部的天主教(罗马天主教)和东部的正教(东正教)。</p><p class="ql-block">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与西方文明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直到中世纪前叶,欧洲蛮族当道,封建割据,征伐不止;而基督教内部也是教派林立,众说纷纭,争论不断,甚至很难说是一个统一的宗教。基督教思想史上的一代宗师,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354-430)引进希腊哲学,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把神学和哲学结合起来。他撰写了《忏悔录》《论基督教教义》《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经典著作,为中世纪教权至上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将基督教的教义系统化,奠定了天主教信仰的思想基础和正统教义,同时也为避免世俗王权独霸天下留下了与之分庭抗礼的一方空间。</p><p class="ql-block">基督教在用希腊哲学滋养自身进化和壮大的过程中,保存了这些文明的种子并不断在欧洲开枝散叶。</p><p class="ql-block">在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后,其中的一支法兰克脱颖而出,逐渐壮大,日趋成熟,成为欧洲的主导力量,到了公元8世纪末,法兰克的加洛林国王查理曼(扑克牌里的红桃K)征服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使法兰克王国达到了鼎盛,他的文治武功决定性地塑造了中世纪乃至整个欧洲的走向。</p><p class="ql-block">公元800年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给查理曼加冕为皇帝。</p><p class="ql-block">加冕这一事件,意味着日耳曼人的胜利,意味着罗马基督教的胜利,还意味着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欧洲”真正的诞生。</p><p class="ql-block">查理曼加冕,意味着日耳曼人彻底取代罗马人,成了欧洲的主体民族,这也是欧洲从罗马时代进入中世纪最重要的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查理曼加冕,意味着罗马基督教超越皇权的神圣地位以及与拜占庭帝国和东正教的彻底分道扬镳;</p><p class="ql-block">查理曼加冕,意味着欧洲以一种独立的新文明横空出世(以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应该被称为地中海文明),其显著特征是:以罗马基督教为精神内核;以封建多元为社会体制;以日耳曼人为主体身份。</p><p class="ql-block">这一崭新的欧洲文明纵向上,它和过去的古希腊、古罗马相区别,横向上,它和同时代的拜占庭、穆斯林文明相区别,所以查理曼也被誉为欧洲之父。</p><p class="ql-block">至此,基督教成了西方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底色,构筑了西方社会灵魂秩序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梵蒂冈的警卫都由人高马大的瑞士雇佣兵担任。</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与文艺复兴</p><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运动和教会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从476年西罗马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千年间被称为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这期间封建割据,硝烟四起,瘟疫肆虐,民不聊生,教会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到了中世纪后期,教会出现了一位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他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融入神学,认为理性和信仰都不可或缺;他用“自然法则”论证了“君权神授”一说。阿奎那还认为今生今世才是人们幸福的源泉,人生真正的快乐是用理性产生对世界的理解,体验世界的美好。这些理论既为危机重重的基督教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也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做好了思想的铺垫。</p><p class="ql-block">阿奎那的论著对教会内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廷接受了他的理论,开始重塑形象重振权威,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资源和基督教的神学教义加以整合,进行了一系列恢复古希腊文化的活动。教会收罗了从拜占庭流落他乡的学者从事翻译伊斯兰文的古希腊罗马典籍;组织了大量艺术家兴建教堂并进行创作,将基督教教义与古希腊神话互相加持;积极创办大学,鼓励学者进行思想研究和科学探索以荣耀造物主的伟大。</p><p class="ql-block">教会的这些举措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与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乐趣这些社会现象和客观需求相吻合,于是在14世纪城市经济发达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了。</p><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共称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p><p class="ql-block">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欧洲开启了宗教改革,大航海和工业革命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宗教改革</p><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组织都存在善和恶,基督教也不例外,有《悲惨世界》里冉阿让这样慈悲为怀的大圣人,也有《巴黎圣母院》里克罗德副主教这样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中世纪专制的罗马天主教会也充斥着贪婪和邪恶,许多上层教士穷奢极欲,疯狂敛财,荒淫无耻,作恶多端。当教会推行赎罪券后,终于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在文艺复兴运动理性精神回归的推动下,1517年,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在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上张贴了题为《九十五条论纲》的论文,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大幕。改革派质疑罗马教廷的官僚化,提倡各民族把《圣经》翻译印刷成各自语言的版本(这时造纸印刷术的发明功不可没),打破了教廷对《圣经》的经义垄断,倡导《圣经》为基督教的最高权威而不是教皇;信徒可以不通过教会或神父这一中介,以自己虔诚的信仰直接与上帝交流,从而摆脱教廷的控制,自主学习思考进行修行。</p><p class="ql-block">宗教改革导致了新教的诞生。</p><p class="ql-block">同在16世纪的英格兰,英王亨利八世也因在与皇后离婚问题上与罗马教皇发生了冲突,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不同的是,英国宗教改革是一次以王权为中心的实现政教合一的政治运动,它彻底摧毁了教皇在英格兰的长期统治地位,确立了国王在世俗和宗教两个领域的最高权威,产生了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两个基本要素----国家主权和民族意识。</p><p class="ql-block">从此基督教三分天下,罗马天主教(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为主),新教(英国,德国,瑞士和北欧诸国),东正教(俄罗斯,希腊等东欧国家)。</p><p class="ql-block">宗教改革引发了基督教大分裂,深刻且永久地改变了欧洲、进而改变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最早建于公元4世纪,如今的教堂为15-17世纪重建的,布拉曼特、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人都曾参与过教堂的设计工作。教堂壮观优美的巨型穹顶就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几乎占据了这个袖珍之国的大半个版图,更是梵蒂冈的精神支柱。人们站在它面前时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不仅是被其外观所感染,更重要的是那每一块石料上曾留下的人类对神明最虔诚的崇拜。</p> <p class="ql-block">殿堂的中央是贝尼尼设计的带有镀金青铜华盖的圣彼得宝座。大殿的地下墓穴里有圣彼得和历代教皇的墓地。登上教堂顶部可以尽情饱览罗马城壮丽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琪罗的得意之作一一大拱形圆顶。</p> <p class="ql-block">这件由贝尼尼亲手完成的青铜华盖,足足有五层楼那么高,由4根20米高、异常华丽的螺旋绞链形铜柱围成,耸入穹顶屋顶,仿佛直达天阙。</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广场是欧洲最重要的广场之一,由贝尼尼在公元1656年到公元1667年间设计建成,广场被巴洛克式柱廊环绕,呈钥匙形,象征圣彼得开启天国之门的金钥匙,广场中央矗立着古埃及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四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白色大理石圆柱组成的回廊,宛如军队队列一般排开守护着广场,和柱顶的140位栩栩如生的圣人雕像一起,为广场营造出庄严而圣洁的氛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