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提质量,评课议课共成长

麦粒

活动初衷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这是收获的季节。海南的十月秋高气爽,琼海市小学英语教师们还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为了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促进我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科学、扎实、有序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022年10月13日上午,在琼海中学附属小学养道厅内举行“琼海市2022年小学英语有效教研示范暨名师工作室活动”。</p> 课堂展示 期间白玉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课:外研版四年级上册Module4Unit1 Do you want some rice?白老师的课堂活泼生动,以生为本,以学习活动观设计学习活动,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评课议课 各校教研员及教师共计有186人参加了这次活动。老师们全程参与活动,认真观课,积极思考,对照“琼海市小学英语有效教研活动课堂观测要点”,有针对性地参与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符燕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1.白玉老师积极践行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和要求,精心设计师评、生评、自评等评价活动,活动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并延伸至课后作业环节,评价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都很强,值得我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 2.白玉老师在听前环节,用rap的形式引出food话题之后,引导学生从I like…过渡到I want…,实现了新旧语言的衔接。如果老师能在语境创设中加点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Do you want…和I want…的表意功能,可能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3.白玉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有关联、有梯度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图文解码、预测,听音验证获取关键信息等丰富多样的活动,深入学习理解语篇内容,在适时学习核心语言的表达同时,学习Chinese fast food的文化知识,最后通过提炼文本中关于购物前询问意愿及礼貌回应的活动完成育人目标。基于对主题意义引领的思考,建议老师在听前的活动中激活相关的购物经验,文本学习理解过程中的问题指向更多地偏向买食物前的询问和回应,这样,引出主题—学习主题—表达主题的主题意义引领的教学主线可能会更加集中和凸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亚玲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一、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设置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白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循循善诱,采用师生对话、小组合作、分角色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理解语篇、深入语篇。教师通过Rap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食物单词),并在活动一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want),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p><p class="ql-block"> 在听中环节,围绕着“want”设置了Does Amy want some Chinese fast food? What Chinese fast food does Amy want?What kinds of noodles does Amy want?等逻辑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语篇。</p><p class="ql-block">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剖析人物语言,创造性地提炼主题意义。但我个人仍存有不同的观点:在处理文本过程中,针对Amy的答语,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do开头的一般疑问句的回答),对比Yes, I do.& Yes, please.及 No, I don’t.& No, thank you.在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Which one do you prefer? Why?通过分析和思辨,学生自主形成良好的购物观。是否更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二、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乐”在听中</p><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标提出,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指出对学生学习策略提出相应要求。白老师在学生的听力过程中重视授之以“渔”,采用自然拼读法旧词带新词,注意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ake整合,让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语音知识库。在精听环节,借助任务单,在活动中获取细节信息。在学习新词发音时,用电脑的录音带读,创造英语原音环境,让学生自己模仿原音。 </p><p class="ql-block"> 三、情境贯课堂,主线串环节。</p><p class="ql-block"> 利用小餐车等道具让学生在情境中接触、理解并运用语言(Role-play),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流畅。输出环节录制样板视频给学生观察模仿,加上精美的菜单、语言支架的辅助,让学生明确了任务,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语篇下实现知识的运用和迁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四、利用“评”去改善“教”和“学”,在评价中体现优化教学成果。</p><p class="ql-block"> 过程性评价与实际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对照指标数据来感受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学习习惯是否养成,教学难点重点的掌握程度,带着问题再融入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断提升。通过老师评价、学生的自评、互评反馈结果。但在互评环节,学生依照评价标准用大量的汉语在英语课堂上对同伴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否可取?如果是导向,为了激励学生,有标准可依,互评仅停留在one/ two/ three flowers即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文俐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白老师的课是一节优质的展示课,其中不乏亮点。</p><p class="ql-block"> 一、以生为本,</p><p class="ql-block"> 老师能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Sing a song, rap, chant, watch the video, role play等多种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自然习得语言。</p><p class="ql-block"> 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活动,如:Look and say, watch, listen and answer, listen and circle/ tick, role play, think and say, group work 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p><p class="ql-block"> 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励善待学生。能看到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乐学、会学。</p><p class="ql-block"> 二、以学习活动观设计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学习活动有关联、有层次、有梯度,既有学习理解类的活动,如:复习、通过听提取信息,看图说话等;又有应用实践类的活动,如:分角色表演,创编对话等,还兼顾了迁移创新类的活动,如:小组活动,由小组长帮忙点餐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三、“教、学、评”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各个环节都注意给出评价标准,教师用评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鼓励学生参与。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让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卷入学习活动中去。</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许不足。</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不够聚焦主题</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提炼的主题为:Ask and choose politely before shopping.但教师设计的活动却大多聚焦在Chinese fast food上,只是在理解完文本后,回顾Daming和Amy 的对话时才点明要尊重他人的饮食喜好,要有礼貌地回应的主题意义,太晚进入主题的探究,不是由各个环节由点及面式的渗透主题意义。建议从上课伊始就设置到商场购物的大情境,由谈论where,who,what food,Do you like…?等建构购物概念,再从学习文本中提取Do you want some…? Yes,please./ No,thank you.等询问Amy饮食喜好及礼貌回答的关键信息,最后模拟购物前的点餐环节。以购物的大情境来设计整节课的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某些问题的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在某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否足以让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如:在理解完课文后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Daming/ Amy?学生通过分析Daming和Amy的对话,其实已经在心里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没法用其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于是我们看到了课堂上用中文表达学生观点的做法。这不贴合我们英语学科的特点。建议简单化问题,让学生用简单的英文也能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如:出示两组图片和对话,分别是礼貌询问和作答与不带情感的询问和作答,让学生讨论Which one do you like?学生就能够通过对比、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选择更礼貌的做法,实现主题意义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柳欢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本次我重点观察的是学生的课前准备:在Warm-up环节,白老师选择了Listen and rap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本环让学生在歌曲的氛围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感受英语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仅有它的知识性,还有它的趣味性。用What food do I like ? 引出新知。Let’s chant 不仅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food,还能有效的让更多学生练习英语的使用,更好的体现英语的工具性,让学生的更多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更好的体现英语是作为一种语言被使用。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又有利于英语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和渲染,还有利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吴宜霜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白玉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主题清晰,活动层次分明而且紧密衔接,有基于教材的学习理解的活动、有深入教材的实践应用的活动,还有高于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迁移创新的活动。白老师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在迁移创新环节的Group work中,让学生运用目标语句询问点餐意愿,礼貌作答,在小组内创编对话进行交际。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体验课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整堂课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状态良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黎琼琳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本人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聆听一节这么有深度的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亮点:整堂课设计以Ask and choose politely before shopping为主题,白玉老师的整堂课设计巧妙,以rap形式复习所学过的食物,很轻松自然的引出Food的话题,各个环节特别紧凑,课堂用语,评价语以及追问都恰到好处,特别是各个环节都是递进衔接,紧扣主题,明确问题导向,使学生在听、说、读、演、练中感知运用所学语言,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不足:1.在课堂开始前生生互动的班规如果能整堂课都贯彻,以此规范学生言行,促使学生养成习惯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2.就煲仔饭和拉面是否能帮助学生引出Chinese</p><p class="ql-block">fast food的概念,值得我们再次思考。</p><p class="ql-block"> 3.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英文课堂中是否能频繁出现中文评价?当学生用中文评价时,教师用英文引导会不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4.学生在上台演示餐厅点餐环节时,学生应面对全体学生演练就更好。</p><p class="ql-block"> 但总而言之有授课老师的示范引领,有专家们的指点迷津,有自我观课后无尽的反思,相信我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顺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文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白玉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上课一开始呈现课堂评价机制,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且评价机制始终贯穿课堂,有师评,生生互评等,充分体现了一节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值得我们学习。白玉老师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任务展开教学,如:watch and answer,listen and circle等,整个教学活动紧紧围绕“want”展开,活动不同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文本衔接流畅。最后通过创设真实语境餐厅点菜,学生进一步练习巩固目标语句,形成了良好的交际语言。且每个活动前教师都有很好的示范,学生能快速理解输出呈现效果极好。建议是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更多关注到后排的学生参与情况,鼓励后进生回答某些容易的问题,从而慢慢加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肖海燕老师评课</span> </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白老师始终坚持让生生互评,做到民主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role play以及输出环节学生都非常自信地上台展示自我,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但活跃的课堂氛围还是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建议是否可以在解决what kinds of noodles does Amy want?后拓展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更多面的种类,如:noodles with...and...来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晓莹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感谢琼海市教育局,琼海市附属小学英语组团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感受学习新教改下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机会。首先我想谈一谈对于白玉老师呈现的这堂课我学习到的亮点。白玉老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提升。同时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始终贯穿整堂课。在师评,互评中,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全身心投入课堂。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气氛活跃的高效课堂。接着我想谈一谈我对于这节课自己的一些思考。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习关于食物主题的课文。主要输出点为I like...而四年级本模块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食物的主题。输出点由I like... 进阶为M4U1的I like ... I want... 接着再到m4u2的I want it. I buy it. 第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学生学习大明和AMY在购买中式食物的过程中了解食物的多样性,主题意义是学生在学习大明询问Amy的食物喜好后懂得在购买食物时可以先礼貌询问朋友的意愿,尊重朋友,从而维持友谊。基于此。以下将谈一谈我的简易教学设计。首先在热身环节我就播放关于食物的视频或者是游戏。唤醒学生对于食物的知识,了解Chinese fast food的文化。同时操练句型I like... I don’t like. 接着在讲授环节聚焦课文图片,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而整体感知的问题为What do they want? A:Chinese fast food? B:English fast food? 学生在感知后继续加深学习课文内容。所以接下来的问题设置为,What does Amy want? 听音圈食物得到答案noodles。接着提问What kind of noodles does Amy want.了解面条的多样性。最后在跟读结束后询问学生Who do you like? 引导学生发现主题意义。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的环节结束后设置输出环节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学习内容做到迁移创新。学生的输出内容为,模拟餐厅点餐。语言知识输出内容为, A:Welcome to XX restaurant. B: I like... I want...</p><p class="ql-block">A: Do you want some...? B: Yes, please/ No thank you.</p><p class="ql-block">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教材的解读都不同。所以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如有冒犯,敬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林丛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的学习氛围比较活跃,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每个活动环节的教学评价也十分具体,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单词的时候,老师也把单词教学贯穿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每个人的学习能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老师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其次,课堂中老师注重语句篇的学习,由旧到新、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循序渐进。在小组活动环节,教师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语句去点餐,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建议: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评价环节用简单的英语来评价,如:一颗星Good! 两颗星Very good!三颗星Excellent! </p> 琼海市实验小学的全体英语教师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更深刻地了解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让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发生,做到“减负、提质、增效”。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岁月清浅,学无止境。教研路上我们一直同行!

学生

学习

老师

课堂

活动

英语

评价

教学

评课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