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气侯适宜,10月15日,天空晴朗,我们几位同仁结伴徒步同行,来到洪山镇东部的大浪山茶场旧遗址顶峰。这里的景色怡人,周围的大小山脉连绵起伏,如绿色的洪涛巨浪,增添了自然景象,使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p><p class="ql-block"> </p> 大浪山位于随州市随县西南部的澴潭、洪山两地交界处,主峰东距随州28公里,南距大洪山主峰24公里。海拔623.9米,有山峰十余座,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面积约36平方公里,跨越北纬31°41'至31°43,东经113°00至113°03。 路途中,目睹奇特“石景”,令人感慨万分,据了解,过去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用石头磊结起来的道路和梯田的景色。 洪山镇桂花园村村民王德山,利用废弃的茶场房屋于2013年进行改造,在这里办起了养殖产业,利用山场资源优势,先后养牛、养羊等养殖项目,发展民营经济实体。 过去人民用于收藏农产品储存过冬,在山里挖掘的地窖,用来保护食物的新鲜。 山上有土井一口,堰塘一口,天旱不涸,天涝不溢,一年四季清澈见底,可供多人饮用。大浪山山麓,松、栎杂生,山腰仅出柴薪,山顶秃兀。 进入大浪山茶场旧遗址——东大门。 1971年,当地政府有计划地进行人工绿化,开始治山造田,兴办茶场,面积317亩,茶叶年产过万斤,当年年收入达四万多元。 <p class="ql-block">大浪山茶场旧遗址废弃场所图片一瞥</p> 大浪山属大洪山余脉,呈盛开的菊花形。眺望此山,“层峦重岭,拐如涌浪”,故名大浪山。古称龙浪山。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杉树不下水,柳树不上岗”,恰恰相反,在大浪山顶就有一棵三分枝的大柳树依然挺立在山峰中,且枝叶旺盛,苍劲有力,有昂扬向上的气质,破出了“杉树不下水,柳树不上山”传统观念。</p> <p class="ql-block"> 当地俗话说:“山大无柴,山高无树”,过去就是指大浪山顶峰不长树木;如今出现神奇的一奇树——牛奶子树(当地人称:五月枣),其树叶茂盛,形状成半圆球形,树高4.5米,宽直径5.5米,树兜直径0.6米。在随州是最古老的一棵五月枣果树。</p><p class="ql-block"> 据老年人介绍,此树生长在农村路边、田边,每年农历五月,野果成熟,可以食用,故称为“五月枣”。“五月枣”有非常甜的口感,除了可以直接吃以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和制作果酱,还能入药,实在是农村里不可多得的一种野果。</p> 山峰中的黄荆条枝叶茂盛,景色怡人。 随州铁塔公司:为了方便周围村民通讯畅通,投巨资在大浪山顶峰建有移动通信发射塔,极大方便了周围群众。 <p class="ql-block"> 一路风景一路歌,此次“登大浪山茶场遗址、觅自然界靓丽美景”,我们追寻建设者的足迹,体会到过去,来之不易的创业奋斗精神,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大浪雄且高,奇峰自今古。</p><p class="ql-block"> 今山若余波,气象作吞吐,</p><p class="ql-block"> 无苟蛇龙藏,何以兴云雨。</p><p class="ql-block"> 我欲泛舟行,荡漾自来去。</p><p class="ql-block"> 这是随州清代进士储嘉珩对随南秀峰大浪山的描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来源:艾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