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促,共同成长——克井小学数学组关于“深度学习促进小学教学设计”课例研究

雨打芭蕉

<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2年10月13日,克井小学数学组课例研究活动在一年级1班如期展开。课例是杨颖老师讲授的《6和7的认识》。</p> 课例学习 <p class="ql-block">  这部分教材学习的是6和7的认识,是在学习了1和5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展开的,通过复习5以内的数的认识,从而引入“新知”。整堂课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主动探究,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一连串的知识学习,形成对数6和7的全面的认识体系。杨老师通过复习5以内的数字基础上引入6和7的认识,先呈现情景图,让学生寻找有关数学信息,并且渗透热爱劳动、讲卫生等思想教育。再通过摆磁扣、棒棒糖较为直观的表示了6和7,从物品中抽象出具体数字。</p> <p class="ql-block">  随后通过在直尺、计数器上找数,从而逐步推导、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关系,最后区分了“几个”与“第几”,在田字格里规范书写,将“旧知”与“新知”紧密结合,层层推进。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了让学生摆、不断复习旧知、多次重复大小关系,加深印象,在反复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新知”,搭建脚手架,实现知识的衔接与过渡。</p> 说课评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评课,杨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进行了说课,教研组员针对本课进行了讨论,从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难点的处理、数学信息的寻找、细节的把握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点评,纷纷提出针对性建议。</p><p class="ql-block"> 将课堂还给孩子,使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做知识的灌输者、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抛出问题,让学生张嘴去说、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使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实际,才能将课堂打开,深入学生的内心,才能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里子”。</p> 执教者思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对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握教学重难点、提升数学素养等方面仍需要多下功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对于各位前辈的指正,我都会虚心接受,并且在今后的课堂中多摸索、多改进、多请教,使自己的课堂越来越好,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共同进步,共同成长!</p>

学生

课堂

课例

教学

旧知

复习

学习

重难点

认识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