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创意问答】试说典故(四十五)

旋律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樑惠王对孟子说:“自己对国家是很尽心的了,看看邻近的国家,也没有象我这么,可是临国的人民没有减少,我的人民也没有增多,这是怎么回事呢”?孟子就用作战来比喻:“有的人逃跑时,有的人后退了五十步,有的人后退了一百步,退五十步的人可不可以笑退一百步的人呢”?梁惠王说:“不可以,虽然不是退了一百步,但都是逃跑啊”。孟子的意思是,梁惠王虽然自己觉得治理国家是尽心了,但其实与其他国君只是程度上的差距而已,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当然国势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以后,人们将这个故事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这个故事典出哪里?</p> <p class="ql-block">《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商鞅在秦国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得罪了很多人。一次,赵良特地去见他,说:一百张羊皮,比不上一领狐腋贵重,1000个人随声附和也比不上一个人仗义直言。武王允许大臣们直言谏诤,国家就昌盛;纣王的大臣不敢讲话,商朝因而灭亡。您如果不反对语武王的做法,那就让我直言而您不予责备。然后,赵良指出他实行严刑酷法,刻薄少恩,积累园恨,长此以往,势必引祸于身。但是,商鞅并没有认真地反省,秦孝王死后,商鞅即遭受构陷,被五马分尸。</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说说典故名。</p> <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自西周而形成的学在官府的“王冠之学”逐渐走衰。因而,教育家孔子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整理成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在杏坛开课授徒,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从文献中可以看出,“杏坛”并非实指,现今流行的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实地之说,形成于宋代。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周围种植杏林之后,人们普遍将这里视作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如今,教育界将什么地方称为“杏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旋律</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秋色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