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嘉兴技师学院离退休第一支部组织党员,进行了赴平湖“学党史 迎盛会”的一日主题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平湖市独山港镇金沙村的红色转角湾,这里与上海金山区接壤,水陆交通方便。在90多年前,即1927年,中共金山独立支部李一谔书记来到转角湾,发展了平湖境内第一位共产党员朱轶凡。转角湾成了平湖红色革命的发源地,是早期平湖地下党活动的中心,在这里最早成立了平湖第一个党组织,因此,被称之为是金平湖最早日出的地方。 1929年2月,由金山、平湖交界地区的共产党员、“红队”队员和农运积极分子等参加了金山(浦南)县委发动的松江县“新街暴动”。1929年6月,一批党员骨干在转角湾茶馆准备开会时,突遭国民党军警包围,有被枪杀,也有被捕,史称“转角湾事件”平湖的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摧残,平湖党组织的活动也随之停止,但是,革命的火种却深深地埋在了平湖的大地。据了解,自2016年,独山港镇在原转角湾处复原了当时中共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景,并展示了相关史实资料;还在展示室旁边开辟了转角湾党支部活动场所,独山港镇还与金山卫镇共同打造了第一条跨越两省的红色线路——“红色记忆长廊”。今日的转角湾,已成为“红色记忆长廊”的重要节点。 接着,我们来到了位于独山港镇赵家桥村的中国航天科普馆丰碑馆。该馆以详实的素材资料、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示了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和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神四返回舱实验舱正直巡回展出 据介绍,1992年8月,当时担任黄姑中学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姚爱英老师发起了“不追歌星追科星”活动,并以该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名义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封慰问信和黄姑中学师生的捐资款。当年10月,该院寄来了回信。从此,两地书信往来不断,结下了不解之缘。 该航天馆丰碑馆展厅共为四层,一层为我国“两弹一星”发展的风云史话,展示了航天技术在国防军事领域的运用,介绍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发的历史。二层为中国航天发展成就展示,现场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类卫星模型,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史,实景介绍了探月探火工程。三层展示了23位“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还有科学家的人物塑像和工作场景。四层为“岂止宇宙”沉浸式互动体验区。<div><br></div> 通过对“红色转角湾”和航天馆丰碑馆的参观学习,全体党员深刻的感悟到:在转角湾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平湖的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开启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展现出了“坚定理想、敢闯敢拼、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的革命精神。转角湾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红色记忆长廊”将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近三十几来,平湖市独山港镇厚植航天文化,播撒科学种子,拉近了青少年学生与航天的距离,这对于亲子研学、现场教学等活动,鼓励和启蒙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