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形成的意图,无论是随拍还是伟大艺术创作,皆是如此。优秀的摄影师与作家一样,需要使用正确的逻辑和架构创建视觉语言,让观众可以在“阅读”中发现更深层的含义。<br><br>图像的主题、构图、光线都是实现视觉语言的技术手段,但是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又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好的照片尽管它们彼此不同,但都源于同一个根源:摄影师对照片有一个强烈的目标,然后用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表达。<br><br>本文我想以一个“自检报告”的方式,向您展示如何发现作品中混乱的视觉语言,并通过正确的方式修整该问题。<br><br><b>自检:主题的创建是否正确?</b> 一张好照片不仅仅向我们展示现实的一瞥,甚至还能够提供见解,构建叙事或传达情感和氛围。这一切都围绕一个永恒不变的元素:主体。就像电影需要围绕主演展开故事创作一样,静止的图像亦是如此。<br><br>摄影师需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赋予该主体一个独一无二的解释,并围绕此创建图像的主题。简单地说,主体是照片的“所属”,而主题是与照片“相关”的内容,这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br><br>有些场景的主题很简单,只关注一朵花、一个人或一个图案的特点等等(主体即主题)。也有一些非常复杂的主题,比如新闻摄影或超现实主义摄影(主体服务于主题)。不管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都需要准确的将主体元素转变成图像的视觉焦点,使其在场景中脱颖而出。<br><br><b>拍摄逻辑的修整建议:为主体建立主导地位</b> 为主体建立主导地位,将首先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视觉焦点。为了实现该效果我们需要主体有着更大的视觉重量。通常重量是重力对物体施加的力的度量,但是二维图像没有质量,因此视觉重量是一个元素吸引眼球的力的度量,以下是常见三种类型的视觉重量对比:<br><br><b>空间中的视觉权重对比:</b> 大小:大元素比小元素具有更大的视觉重量,通常主体元素相对于其他元素的画面占比更大(或在距离上更接近)。<br>密度:更多元素填充到特定空间,会增加空间的视觉重量。<br>负空间:场景中空白的空间不包含任何视觉重量,因此放置在该空间中的任何物体看起来都较重。<br>色彩中的视觉权重对比: 色调:深色在视觉上的重量比浅色更重。<br>饱和度:饱和色看起来比不饱和色重。<br>色相:暖色在视觉上的重量比冷色更重。<br>心理的视觉权重对比:<br><br> 纹理:纹理的元素看起来比没有纹理的重。纹理使元素看起来更加立体,从而赋予了质量和物理重量外观。<br>景深:较浅的景深能使焦点中的元素的视觉权重增加,这是由于焦点和未聚焦区域之间的对比度所致。<br>感知重量:大脑的感知也会参与视觉重量的对比,人类与生俱来存在七种欲望,按程度递增依次为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图像中相关的元素和增加其重量。<br>简而言之,主体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并在视觉产生更强的视觉重量,就可以实现我们所需的主导效果。拍摄架构的修整建议:为主体建立视觉层次 根据场景中所显示元素的实际主导级别建立视觉层次,可以让观众通过视线的移动,按照特定的顺序在复杂的图像中更有效地获取叙事信息,帮助观众高效自然地理解拍摄的主题。通常人们可以感知三个主导级别,分别是切入点(初步行为)、联络点(视觉引导)和关注点(价值信息),该视觉层次结构应与主题的概念层次结构相匹配,因为我们需要创建不同的级别,而不是连续体。 切入点(初步行为):缺乏切入点的图像会增加观众的认知负担。通常场景中的主导元素默认为图像的主体,但是在视觉层次的建立中,主导元素也可以用作图像叙事的切入点。这是场景中视觉重量的最大级别,也是最受关注的级别,通常由前景中的单个元素组成。<br>联络点(视觉引导):没有规定一张照片只能有一个主导元素。在一个场景中组合多个元素时,可将一个或多个次要元素看作为联络点,通过视觉引导与主导元素进行并置,使观众的视线产生线性流动,遵循该优先级穿过场景。<br>关注点(价值信息):如果说切入点和联络点是为了提供叙事的背景信息,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叙事的细节,那么关注点将是视觉层次中最重要的价值信息,也就是观众视线的最终驻足点,通常是我们构图中的主体或兴趣点。<br>小结:通过更改场景元素的视觉权重,建立不同级别的主导地位,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立主体,还可以在视觉上更加强调主题。配合视觉引导方向创建的视觉层次结构,帮助观众快速有效地与作品进行视觉交流。自检:对构图的理解是否正确? 任何一位摄影师都对构图有着直观的概念,但是却往往停留在技术层面。因为很多摄影师在看到一个场景时,第一时间不是考虑场景的情感与氛围,而是在大脑中搜索与之匹配的构图规则,这导致我们最终因为构图而构图,过多地看重经验法则,而并非根据构图的形式传达场景信息。拍摄逻辑的修整建议: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如果您想更好的应用那些经验法则,在拍摄逻辑上建议您先理解开放式和封闭式这两种构图形式。虽然他们还未被广为人知,但可以形象地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解析构图。在封闭式构图中,场景元素通常会被整齐地放置。通过限制视线徘徊,将观众的视野缩小到画面中的主要对象。构成部分的所有元素帮助观众看清主题或对象。在开放式构图中,通常运用线条、形状、纹理、颜色等元素,使观众的视线在画面中流动,来创建一个高度动态的场景。视线流动甚至可以超出图像的边缘,使画面信息突破框架约束,让观众很容易在大脑中去自然地发散,思考物理边缘之外发生了什么。拍摄架构的修整建议:通过构图形式确立构图方式 在拍摄前,摄影师必须明确希望观众观看到的图像以及想通过视觉传达的信息,这将决定构图的形式。虽然构图在形式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需要使用适当的方式才能得以展现。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主体、画面以及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立正确的构图方式。构图形式对主体的分析:<br><br> 封闭式:在封闭式构图中,我们倾向于将主体放在构图中的兴趣点上,例如三分法的分隔线交点处,框架构图的框架内,汇聚线的中心点。让主要主体脱颖而出,立即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开放式:在开放式构图中,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引导建立视线的流动,图像中的主体不一定是最终视线的驻足点,甚至主体就是一种联络点,使我们有机会在视线上超出照片边界的限制。构图形式对画面的分析:<br><br> 封闭式:在封闭式构图中,最重要的是画面形式上的完整,图像的所有基本特征都包含在构图内,所要表达的内容都在构图中得以呈现。开放式:在开放式构图中,不需要考虑构图内容的完整性。相反,它不受框架的约束,甚至可以向外延伸,通过观众的开放思维产生画面之外的联系。构图形式对心理的分析:<br><br> 封闭式:这种构图形式十分看重构图的均衡,四平八稳,适合描绘稳定一致的静态主体,让人感觉完整和平静。开放式:开放式构图可以打破构图的均衡,让观众以更具想象力的方式与图像互动。通常一个开放的构图可以消除形式上的静态和稳定感,从而创造出更加自由和动态的氛围。小结:尝试着在作品中使用开放或封闭的构图形式,看看如何将观众的视线驻足在画面中,或让观众的眼睛在画面中游移,根据所要传达的拍摄效果,匹配最佳的构图方式。自检:光线是否使用得当? 光线在视觉语言中,既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技术手段,但是仅需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就足以将图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大部分摄影初学者而言,对光线的理解仅仅是照亮黑暗的场景,获得正确曝光这样简单。然而光线创造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影响了它们的外观,不同的光线能够在摄影中营造深度,情绪和氛围等等。我们需要根据拍摄目标,综合考虑光线的质量、方向、基调等信息。光线质量的修整建议:柔光与硬光 光线质量可以创造图像的视觉氛围,摄影中有两种主要质量类型:硬光和软光(柔光)。一个摄影师必须知道硬光与软光的区别,并熟练地创建以适合特定的拍摄。无论是柔光还是硬光照在一个物体上,我们会看到以下信息:<br>阴影:一个不透明的物体阻挡了光线,从而投射出的黑暗区域。<br>高光:这是阴影的反面,是光线照射的明亮区域。<br>过度:明暗反差之间的变换效果。 硬光与柔光的主要差别在于阴影与高光,硬光会投射出强烈的阴影,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照片的某个特定部分,通常光线和阴影之间的过渡非常明确且粗糙。而柔光是一种较少阴影,明亮的平衡光。在柔光下,光线和阴影之间的过渡更加渐变且平滑。 光线的软硬主要取决于光源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相对的大小。靠近拍摄对象的大光源会产生非常柔和的光线,因为光线会环绕拍摄对象。反之,远离我们的拍摄对象的一小束明亮的光线会产生带有坚硬清晰阴影的硬光。 例如,太阳是一个大型光源,但距离太远,所以最终直射的阳光产生了较硬的光线。但是,阴天时的云层会在太阳和物体之间扩散。云会散射来自太阳的光,从而在各个方向照亮物体,产生柔和的光线。什么时候应该使用硬光或柔光? 硬光和柔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氛围,这是我们应用的第一准则。硬光增加了主体的深度和复杂性,高对比度特性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感,并为您的照片增添前卫,坚韧的外观。摄影师使用坚硬的光源使他们的被摄对象显得强壮而严肃,产生一种棱角分明的感觉。 硬光和柔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氛围,这是我们应用的第一准则。硬光增加了主体的深度和复杂性,高对比度特性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感,并为您的照片增添前卫,坚韧的外观。摄影师使用坚硬的光源使他们的被摄对象显得强壮而严肃,产生一种棱角分明的感觉。 柔光比硬光更讨人喜欢。它看起来更自然,使您的主题显得更柔和平滑。柔光比硬光更宽容,并且所需的修饰更少,所以在人像摄影中它可以帮助抚平瑕疵。因此柔光通常用于拍摄人像,时装摄影,旅行摄影和食品摄影。光线方向的修整建议:顺光、侧光、逆光 光不仅具有硬或软的特性,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帮助我们增强拍摄的主题。我们对立体事物的感知来自三个维度:高度,宽度和深度。但是,照片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在纸上时,图像只有高度和宽度两个维度。如果我们想在图像中营造深度感,我们则需要根据光线的方向性,产生阴影增强我们对主体深度上的认知。 顺光:通常来自摄影师后面的光源,直接照在拍摄对象上。这种类型的照明的特征是它会使拍摄对象变得平坦,不会产生较大的阴影和对比,场景中所有元素受光均匀。虽然无法体现场景元素的深度感,但是提供了非常明亮和清晰的主题 侧光:如果您真的想定义主体的三维特征,最好将主光源设置为侧光。侧光将通过创建阴影和高光来增强轮廓细节,被摄体从明暗反差和立体感,甚至是影调层次上都会有较好的表现。这在人像、风光、建筑等需要营造立体感的摄影题材中非常流行。 逆光:逆光可以通过用光线勾勒出对象并增强轮廓,或与其他光源组合提供一个小的分离,相比其他类型的光线会带来了一定的拍摄难度。<br><br> 例如,逆光的情况下拍摄人像,需要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来填充被摄者脸上的阴影,让我们得到方向和质量上的平衡。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使用填充光,直接获得一个完全失去细节的主体轮廓,我们将此类的拍摄效果称之为剪影,对于某些创意摄影而言,这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光线基调的修整建议:高调与低调照明 高低调光线的运用可以为图像奠定基调,对情绪的传达产生重大影响。高调和低调图像的核心是都控制对比度,但是方式上却截然不同。高调照明可以使明亮的被摄对象具有更多的补光和更柔和的阴影,补光用于增加场景中的环境光量并降低对比度。整个场景包含大量的高光和中间调,阴影占据画面的极少部分。这种照明通常用于食品和人像以及产品广告等拍摄题材中。明亮的场景通常暗示着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信息,这种外观还可以带来真实性和开放性。 与高调照明相反,低调照明更具戏剧性,从高光到阴影的过渡更快,整个场景包含大量的阴影,中间调和高光占据画面较少部分,并且通常会产生很大的对比度。低调照明通常用于拍摄更严肃,更生动或更具叙事性的场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深层的负面情绪。小结:从本质上讲,光线应有助于叙事的进行和氛围的渲染,因此它们应与主体以及构图配合使用,而不是为了套用某些技术,而产生与您的拍摄意愿相背离的作品。结语大多数的摄影初学者都更喜欢了解某些拍摄上的技巧,例如接触更高级的构图规则,或一些热门的拍摄创意,使学习摄影的过程变得有趣。但是却很少学习一些非常简单的概念和基础理论,这使得很多人一直限制在技术的层面,而无法突破通过作品传达拍摄意图的瓶颈。希望这份摄影师的“自检报告”,能够纠正您在拍摄中混乱的视觉语言,更好的理解主题、构图和光线这三大基础要素。<br><br> 巨人摄影